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雨中來信 > 第17章 米蘭

第17章 米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一直在用他的方式關注我們,支持我們...現在輪到我們幫他完成未竟之事了。”

俞辰凝視着素描中自己的背影,突然明白了祁豐眼中那份複雜情感的來源。

——那不僅是長輩對晚輩的認可,更是一個藝術家對另一個藝術家的惺惺相惜。

“好吧。”他深吸一口氣,“但我們需要制定嚴格的計劃,平衡學業、公司和這個項目...”

“已經做好了。”祁骁得意地打開電腦上的日程表,“看,學期中的遠程會議,假期集中工作...還有,我聯系了MIT建築系的教授,他說可以把這個項目作為實踐學分。”

俞辰忍不住笑了:“你什麼時候做的這些?”

“飛機上。”祁骁眨眨眼,“十二小時,足夠規劃未來兩年了。”

陽光漸漸西斜,為公寓的每個角落鍍上金色。

俞辰翻看着祁豐書房裡的素描本,每一頁都讓他驚歎不已。

——那些流暢的線條,獨特的視角,超前的構思...

如果祁豐當年堅持走下去,現在會是怎樣的建築大師?

“對了。”祁骁突然想起什麼,“蒙蒂邀請我們明天去科莫湖的别墅,說有些參考資料在那裡。要一起去嗎?”

“當然。”俞辰合上素描本,“不過在那之前,我想先去個地方。”

-----

第二天清晨,兩人站在米蘭理工大學的建築學院前。

這座世界頂尖的建築學府,是祁豐當年作為交換生學習的地方。

校園古老而充滿活力,拱廊下的學生們抱着模型匆匆走過,牆上貼滿各種設計展覽的海報。

俞辰和祁骁按照蒙蒂的指示,找到了當年祁豐常去的那間繪圖室。

——現在依然是建築系學生最愛的地方。

“就是那個位置。”祁骁指着靠窗的一張繪圖桌,“蒙蒂說父親總坐在那裡,可以俯瞰整個庭院。”

俞辰走過去,輕輕撫摸桌面。

歲月在上面留下了無數劃痕和墨迹,其中是否有一條屬于年輕的祁豐?

他想象着那個與自己有着相似天賦的年輕人,坐在這裡勾畫夢想的樣子...

“感覺如何?”祁骁站在他身後,雙手搭在他肩上。

“奇怪。”俞辰輕聲說,“就像...走進了你父親的記憶。”

離開建築學院,兩人漫步在米蘭的街道上。

陽光透過古老的拱廊,在地面投下斑駁的光影。

祁骁突然停下腳步,指向一家咖啡館:“蒙蒂說這是父親最喜歡的地方。”

咖啡館保留着上世紀的裝潢,木質吧台被歲月磨得發亮。

他們點了蒙蒂推薦的濃縮咖啡和提拉米蘇,坐在角落的小桌前。

“敬父親。”祁骁舉起小小的咖啡杯。

“敬夢想。”俞辰與他輕輕碰杯。

苦澀而香濃的espresso滑過喉嚨,俞辰突然理解了祁豐對這家店的偏愛。

——這裡的味道像極了堅持夢想的滋味,先苦後甜,餘韻悠長。

-----

科莫湖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

蒙蒂的别墅坐落在湖邊的小山坡上,視野開闊,可以俯瞰整個湖面和遠處的雪山。

“歡迎!”蒙蒂在門口迎接他們,“祁豐說你們去了建築學院?”

“您怎麼知道?”祁骁驚訝地問。

“他猜的。”蒙蒂笑着引他們進屋,“說俞辰一定會想去看看。”

别墅内部是典型的意大利風格,簡約而溫馨。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書房——整面牆的書架塞滿了建築典籍,中央的大桌子上攤着各種模型和圖紙。

“參考資料在那裡。”蒙蒂指向一個老式文件櫃,“祁豐當年做的所有關于橋梁的研究和計算。他說對你們的新方案可能會有啟發。”

俞辰和祁骁花了一下午翻閱那些資料。

泛黃的筆記紙上,年輕的祁豐用工整的字迹記錄着各種公式和構思,旁邊是随手畫下的速寫。

——飛鳥、波浪、風中搖曳的樹...所有線條都充滿動感,仿佛下一秒就會從紙上飛出來。

“看這個。”祁骁突然抽出一本薄薄的冊子,“《青嶼湖開發計劃》...這不是你家鄉嗎?”

俞辰接過冊子,心跳加速。

這是一份度假村的設計構想,地點正是他長大的青嶼湖畔。設計日期是1985年,遠在他出生之前。

“父親去過青嶼湖?”

“不隻去過。”蒙蒂走過來解釋,“這是他畢業後接的第一個項目,可惜後來因資金問題擱置了。”他翻到某一頁,“看,這是他最得意的水上别墅設計...後來用在了馬來西亞的一個項目上。”

俞辰盯着那熟悉的線條——懸挑的屋頂,流動的空間...難怪他第一次看到祁豐的學生作品時覺得似曾相識。

青嶼湖邊的度假村就有一座類似的建築,他小時候經常在那裡寫生。

“這太不可思議了...”他輕聲說,“我從小就在祁叔叔設計的建築旁畫畫,卻完全不知道...”

命運的紅線在時空中交錯,将過去與現在編織成一張精妙的網。

俞辰突然想起夏令營那天,祁豐看到他的手繩時異常的反應——那不是對陌生孩子的感謝,而是對命運巧合的震驚。

“蒙蒂先生,”他猶豫了一下,“祁叔叔他...知道我是青嶼湖的孩子嗎?”

“當然。”蒙蒂奇怪地看着他,“祁豐說正是看到你的設計風格,讓他想起了那個未完成的項目...他說你的空間感與他一脈相承。”

傍晚時分,三人坐在湖邊的露台上,享用着蒙蒂夫人準備的傳統意大利晚餐。

葡萄酒、橄榄油、新鮮的面包和番茄...

簡單的食材在夕陽下顯得格外美味。

談話從項目細節轉向了更輕松的話題。

蒙蒂說起年輕時和祁父的冒險,他們如何在歐洲各地搭便車旅行,如何在羅馬的噴泉邊徹夜讨論設計...

“祁豐一直說,建築不是冰冷的混凝土,而是有溫度的藝術。”蒙蒂舉杯對着湖光山色,“就像這棟别墅,每一處線條都考慮到了與自然的對話。”

俞辰想起自己設計時秉持的理念,再次被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震撼。

他看向祁骁,發現對方也正注視着自己,眼中滿是溫柔的理解。

飯後,蒙蒂帶他們參觀了别墅的藏書室。

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俞辰發現了一本相冊,封面上燙金的“MIT 1982”已經有些褪色。

“可以看嗎?”他小心翼翼地問。

“當然!”蒙蒂熱情地說,“那是我們畢業那年的紀念冊。”

相冊裡是年輕的祁父和同學們在各種場景下的合影——在繪圖室熬夜,在建築工地實習,在畢業典禮上歡呼...

其中一張特别引人注目:祁父站在模型前領獎,身邊是一個亞洲女性,兩人手捧獎杯,笑容燦爛。

“這是林志遠的妹妹,林雨菲。”蒙蒂指着那位女性,“她和祁豐是我們那屆最出色的兩位學生。那座獲獎的博物館設計,其實是他們合作的...”

祁骁猛地擡頭:“林志遠的妹妹?我從未聽說過...”

“啊...”蒙蒂突然變得有些尴尬,“這是個...複雜的故事。雨菲後來去了法國,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建築師。她和祁豐...總之,最好讓你父親自己告訴你。”

這個欲言又止的回答在空氣中留下無數問号。

俞辰和祁骁交換了一個眼神,決定不再追問。

夜深了,湖面泛起銀色的月光。

回米蘭的路上,兩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思緒中。

太多新信息需要消化。

——祁豐與林家的淵源,青嶼湖的項目,那個神秘的林雨菲...

“你覺得...”俞辰打破沉默,“蒙蒂先生說的'複雜故事'是什麼?”

祁骁搖頭:“不确定。但父親願意分享過去的作品,已經是大進步了。其他的...給他點時間吧。”

出租車駛過米蘭大教堂,月光下的哥特尖頂直指星空。

俞辰靠在祁骁肩上,閉上眼睛。

今天發生的一切像一場夢,卻又真實得令人心顫。

——命運的紅線将他們與祁豐的過去緊密相連,而那座未建的橋梁,将成為通向未來的紐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