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軒回身,欣慰的拍了拍崔莺莺的肩膀,“不錯,學會開口說話了。”
崔莺莺:她隻是内向,不是啞巴。
吃過午飯,崔莺莺就拉着王仲軒試衣服。
“昨天趕的差不多了,等将軍試過合身的話,就可以收口了。”
這是一身文武袖,白色文袖外罩,藍色武袖内搭。等給王仲軒穿上身,崔莺莺又取來護腕給王仲軒帶上,整體下來十分的幹練,兼具雅與酷。她不覺滿意的點頭。
崔莺莺繞着看了一圈,問王仲軒道:“将軍覺得如何?是否有需要改動的地方。”
王仲軒轉了轉胳膊,又前後展了展胳膊,說道:“正合适。”
崔莺莺道了聲好,就幫王仲軒脫下,說道:“那我就收口了,明天将軍就可以穿上身了。”
下午,崔莺莺就加緊趕制,終于在晚上睡覺前做好了衣服。她進屋時,王仲軒已經睡下。崔莺莺便将衣服挂在衣架上,然後也上床睡了。
第二天醒來,崔莺莺發現王仲軒和新做的衣服都不在屋内,心裡高興王仲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後面的幾日,她又繼續做其他幾件,想趕在過年前都做出來。
時間一晃而過,等過了臘月十五,這日,崔莺莺正吃早飯,林大進來道:“夫人快換衣服去前院,朝廷的差官來了。”
“朝廷來人?來幹什麼的?”
“給将軍送俸祿,送封疆大吏的年禮,還有其他賞賜。年年都有聖旨,内官讓夫人也去前面聽宣旨呢。”
崔莺莺聽了,趕緊進屋換了正式得體的衣服,跟着林大來到前院。
這裡,王仲軒正和京裡來的差官說話,那差官見崔莺莺進來,起身笑道:“古有将相和,今者大将軍娶了崔相爺的女兒,真可謂是我們當今的一段佳話了。以咱看,你們夫妻定能和睦。”
王仲軒道:“借李公公吉言。”
李公公朝天一拱手,說道:“非我的話,此乃是陛下所言。”
王仲軒聞言,就朝着京城的方向行禮。
過後,李公公說道:“既然夫人來了,那就聽宣旨吧。”
王仲軒便帶着崔莺莺跪下,其他仆人也跟着跪了一屋子。
李公公宣:“門下,定西大将軍王仲軒精忠勇武,骁勇善戰,數月連平京郊,東南叛亂,途中又滅數起匪患禍亂,定傾扶危,撥亂反正,使海内晏然,賜黃金百兩,絹帛一萬匹,加封世襲武威侯,食邑兩千戶,封地晉陽。夫人崔氏,淑德含章,勤勉柔順,克娴雍和,刺封诰命,賜诰書,賞絹帛五千匹。其餘賞賜若幹。欽此。”
“謝主隆恩。”跪着的人齊聲說道。
宣完旨,李公公說道:“大将軍,夫人,接旨吧。”
王仲軒就和崔莺莺一起伸手過頭頂,接過聖旨,齊聲道:“謝主隆恩。”
李公公旁邊的小太監端過一個托盤,李公公說道:“夫人接诰書,制服。”
崔莺莺又伸出手去接過放着诰書和夫人制服的托盤,說道:“謝皇上恩典。”
做完這一切,李公公便趕緊去扶王仲軒起身。
“旨宣完了,大将軍快起身。”王仲軒就勢起身,崔莺莺也跟着起身。
李公公又拿出兩個禮單,說道:“一個是年禮的單子,一個是賞賜禮單,請大将軍和夫人過目。”
王仲軒接過來,說道:“多謝李公公。若李公公不棄,少留一飯,以略盡情誼”
“多謝将軍美意,隻是下官還要往沙洲去一趟,給那邊的郭将軍送年禮。時間緊,宮裡京裡還等着我回去複命呢。如今看這情況,年前是趕不回京裡了,隻能加緊趕一趕日程。”
王仲軒便道:“如此就不好耽誤公公的行程了,我派人護送公公出雲城。”
“哎呀,那敢情好,多謝将軍美意了。”
王仲軒便點了一隊士兵,又吩咐林大拿了些炭敬給李公公。李公公私下接了,臉上的褶子笑的一道比一道深。
王仲軒,崔莺莺親自将李公公送到門口,李公公笑道:“将軍辛苦守衛我大唐邊疆,可謂勞苦功高,我回去一定在皇上面前為将軍美言幾句。”
“多謝公公,公公慢走。”
李公公點點頭,高興的上了馬車,下令出發了。
直到皇差隊伍消失不見,王仲軒才帶着崔莺莺回了府。他将那兩份禮單交給崔莺莺,說道:“核對入庫吧。”
崔莺莺接過禮單,打開随便看了一眼,驚歎道:“賞賜不少呢。”
“除了金銀布匹,剩下的都是中看不中用。”
崔莺莺左右看了看,見仆人離他們挺遠,這才說道:“将軍可不能如此說。别的時候說也就罷了,此處還是要謹慎些。”
王仲軒點頭:“嗯,多謝你提醒。”
崔莺莺點點頭,便和王仲軒在外院分開。王仲軒去書房辦事,她則帶着林大等家丁去核對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