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雨持續下了兩天才結束。
緣溪村始終被白霧籠罩着,出行也就變得困難起來,江之聆目前見過的村民隻有洛一淼和常來串門的程讓。
外面的天色時常是同樣的一片灰黑,牆上的挂鐘就隻是用于區分時間。
程讓來的時候往往是下午兩三點,洛一淼家裡有個很大的儲物間,裡面放滿了儲備糧,她平時不怎麼自己做飯,這些是拿來應急用的。
“比如像現在這種暴雨天,”洛一淼解釋說,“我猜田裡種的東西多半已經被淹死了,這情況也沒辦法出去找點東西吃,隻能動用儲備糧了。”
她長長地歎了口氣:“希望這雨早點停吧,不然隻能坐吃山空了。”
谷物還算新鮮,也沒有發黴的迹象,江之聆覺得有點意外。
人工糧食在中央基地已經占據了主流地位,濃縮營養劑的研發被評為災難時代最有用的産品,一些媒體稱其“拯救幸存者于水火之中”,自然食材因為稀少價格也随之水漲船高,連江之聆都很少采購。
江之聆問:“田裡種的東西還能保證整個村的口糧?”
“大差不差吧。”
針對農作物短缺的問題,中央基地的研究院也一直有專門的項目負責,他們做了很多次嘗試,最終也隻能無奈地向民衆宣布:
土地還是這片土地,隻是作物不再适宜生存了。
不同的生物上表現出了不同的異變特征,植物已經是其中最為溫和的了,它們不像動物一樣充滿攻擊性,隻是自發的減少了自身的價值,從另一個方面威脅人類。
在其中有些異變隻是單純的延長生長周期或者改變了顔色,尚且在人類能接受的範圍内,比如中央基地裡暢銷的改良土豆、平菇和芽苗菜。
“有些品種的菜生長周期本來就短,現在發生變化後也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内,時間久了大家就習慣了。”洛一淼又笑了聲,“村裡人本來就少,需求量也少,湊活着勉強夠用吧。”
“其他種類呢?”
他說的是肉類食材,中央基地尚且能用人工牛肉之類的補充營養,緣溪村大部分食材都來源于自給自足,這就是個大問題。
按照現階段動物的異變狀況,好像已經把各個路都堵死了。
但是洛一淼卻挑了挑眉:“這也不一定,主要看運氣。”
“怎麼說?”
“可能因為這裡太偏了,感染隻在剛開始那段時間嚴重了一點,後續雖然時不時也會發生,但總體還算得上平穩。這裡地勢好,你看見的房子是十年前農村改造的時候統一規劃過的,大型的猛獸一般不會來襲擊村子。”
洛一淼說着指了指窗外,隐約可見遠處的紅頂建築:“那邊是一個被改造過的飼養廠,村裡的雞鴨鵝在第一批病毒爆發後就被處理掉了,後續誕生無異常動物的概率低但也不是沒有哦,廠裡早年引入了自動化設備,這些都可以交給機器做前期處理。”
“怎麼,很驚訝?這裡沒你想的那麼落後吧。”
江之聆五味雜陳:“……還好。”
“才怪,我看你臉上就寫着‘不相信’幾個字,”洛一淼毫不客氣戳穿他,“其實高科技的隻有那個廠,聽說是前些年有開發商想搞什麼前沿環保農業,還給村裡改造了太陽能電路,不過後續搞完沒多久就被放棄了。”
江之聆敏銳地反問:“聽說?”
“哦,不知道小橙子有沒有跟你說,我其實不是這個村的當地人。”
她斟酌了一下,笑道:“我也是逃難來的。”
洛一淼的态度輕描淡寫,倒是和江之聆先前的猜測差不多。
程讓在一旁從廚房裡探出腦袋,他的臉上手上沾了面粉,艱難地舉着胳膊說:“水姐,之前的紅豆還有剩嗎?”
洛一淼說去找找看,便轉身回了儲物間,江之聆看着程讓手上的一坨,默了兩秒問:“你在做什麼?”
“呃……紅豆夾餅,應該是,奶奶說她想吃點甜的。”程讓默默收回了手。
江之聆:“……”
程讓趕緊說:“條件有限,當然沒辦法和外面做的一樣咯。”
江之聆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去而複返的洛一淼打斷了他,她把一小袋紅豆丢給程讓,說:“村裡人少又有些是上了年紀的,所以一般每天是統一開火煮飯,這段時間不是下雨麼,就讓小橙子來我這邊做飯再挨家挨戶送過去。”
聽她的描述倒不像一個村,更像是聚在一家的幾口人。
“說到這裡,”洛一淼語鋒一轉,“你要不要一起來?”
江之聆表情有一瞬空白:“我?”
洛一淼很陳懇:“對啊對啊,我不會做飯嘛,小橙子總說我做出來的東西吃完不用被病毒感染就能升天,這段時間一直是他一個人忙,很辛苦的。”
程讓也擺出可憐兮兮的樣子:“是啊是啊,我每天風裡來雨裡去的,每天在幻想要是水姐也會做飯就好了。”
他們一唱一和,莫名讓江之聆想到了當時在中部避難所裡碰到明喬之前的場景,那個叫段梨的負責人也是這麼不容他拒絕地把他帶到閱讀室的。
兩件事都和許又今有關。
算了。
江之聆歎了口氣:“……行吧。”
*
許又今發燒的這幾天狀态一直不大好。
剛來緣溪村的時候倒是有點好轉,吃了藥又睡了好長時間後難得身上不再那麼燙了,卻在晚上又發起了低燒,始終短短噓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