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而不阻止,就是縱容!
此事确實是承德皇帝有意而為之,他對端親王一脈并非全無戒心,謝卓打了敗仗隻是加大了他的猜忌心而已。而且,這場敗仗實在大的有點莫名其妙,主将羅振海受傷、守城将軍杜志雲帶兵追擊卻被拖住、謝卓帶兵突擊失蹤……這一環一環的都太巧合了。
巧合到讓承德皇帝不敢輕信,外界的猜測正是他所擔心的,端親王是否真的有不軌之心?
皇上的态度尚未明确,其他大臣們也不敢出來為端親王說話。
親王的位置本就容易引起皇帝猜忌,結果還來這麼一出,一時間端親王府的風評在京中急轉直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老王爺謝和山對皇帝的心思也猜的七七八八,皇帝無非是想借着這個由頭打壓一下王府,在知道自家孫兒安全無事後,他也樂意配合。
很快,老王爺被氣病、謝弛在同僚中被孤立、京中無人敢接左慕蕊遞出去的帖子……短短幾天,端親王府就從人人巴結追捧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就連與王府有姻親的,左慕蕊的娘家人也不敢貿然替王府出頭,更别談原先想與王府結親的人家,他們也都避嫌不敢上門了。
在這期間,唯一沒有在表面上疏遠王府的就是禮部尚書夫人郭素蘭。
在王府經受謠言折磨的時候,隻有郭素蘭願意上門看望,她雖然隻是私底下悄悄過來看望,但這個舉動足以讓左慕蕊大受感動。
“老王爺近來身體可還好?”郭素蘭關心道:“近日以來京城中的種種流言我都聽說了,我相信世子不是那樣的人!我家老爺已經托人去打探消息了,慕蕊你且放寬心,世子定能平安歸來。”
什麼叫患難見真情啊!
于昊英是禮部尚書,有關前方戰事的消息他肯定不如王府清楚,但不管能不能幫上忙,有這份心就已經足夠了。
左慕蕊身體不自覺前傾,她握住郭素蘭的手,眼中滿是感激之情,“等卓兒平安歸來,我就去尚書府提親!”
左慕蕊此刻并沒有想太多,她已經完全被情緒支配住了。
她一直都知道郭素蘭的想法,在王府面臨如此困境的情況下,尚書府一家卻沒有選擇避嫌遠離他們,這怎麼能讓她不感動?
郭素蘭睜大了眼睛,沒想到這一趟真的有意外之喜,她克制住内心的激動:“慕蕊,我并不是想讓你提親才這麼做的……”
“我知道。”左慕蕊打斷她,事到如今她也算看透了,之前那些想要與謝卓結親的人家都是沖着王府的地位來的,隻有禮部尚書一家沒有在王府低谷時選擇疏遠。
左慕蕊微微一笑,拉着郭素蘭說了好些體己話。她隻當禮部尚書一家有情有義,殊不知郭素蘭的計劃就是要在王府落魄的時候施以恩惠,讓端親王府牢牢記住自己的恩情!
富貴險中求,有什麼比雪中送炭更讓人記憶深刻呢?
郭素蘭并不是嫡女出身,她小時候在家中是看着主母的臉色長大的,好在她嫁的丈夫很出色,一步一步爬上了尚書之位。
如今她成了尚書府的主母,她的女兒是嫡女,熬了幾十年終于可以在嫡母面前出口氣了,她現在的目的是要把女兒于雅丹嫁入高門貴族,享受榮華富貴,延續家族榮譽!
當今聖上年紀大了,她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去伺候不惑之年的皇帝,可幾位皇子尚且年幼,還不到婚配的年紀。
放眼望去,全京城就隻有謝卓符合她的要求,而她剛好又跟左慕蕊的關系很好,她就把希望放在了謝卓身上。
謝卓是端親王世子,是皇家血脈,年輕前途不可限量,要是她的雅丹能嫁進王府,那麼未來的王妃之位就非她莫屬了!
郭素蘭在賭,賭謝卓沒有死在戰場上,賭端親王能挺過這次風波。
此行她是悄悄上門的,即便賭輸了,她也沒有損失,可萬一賭赢了,她就能将女兒嫁進王府,将來子子孫孫都會受到皇室蔭蔽。
于昊英能坐上禮部尚書這個位置,自然也有他的處世之道,他看的很明白,皇上是絕不可能在這個關節眼上處置端親王的。
一來,關于端親王意圖謀反的流言已經傳播了這麼久,為何皇上遲遲沒有行動?還不是因為沒有證據!在沒有确鑿的謀反證據下就把堂堂王爺給處置了,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二來,端親王世子謝卓正在戰場上殺敵,這個時候對他父親端親王下手,那承德皇帝忠厚仁義的形象豈不是蕩然無存?
所以于昊英對妻子去看望端親王妃這件事持中立态度,反正妻子和端親王妃交好在京城是衆所周知的,私下裡去探望一二并不會對尚書府造成什麼損失。
傅知喬并不知道左慕蕊已經跟郭素蘭兩人已經私底下把謝卓的親事定了下來,她此時正對謝卓的處境感到擔憂。
或許是剛過完年不久,百姓們有大把的空閑時間,流言愈演愈烈,謝卓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傅知喬眉頭緊皺,朝堂上的博弈她不懂,她隻知道民意風向現在對謝卓很不利,她不能任由謝卓被人污蔑。
此時辯解沒有任何作用,還不如另想辦法脫困,或許,她能為他做點什麼?
傅知喬再次找到盛安,詢問王府有什麼打算?難道就這麼任由外界污蔑?
盛安驚訝的看着傅知喬,王府的暗衛衆多,他已經被指派給了世子爺,就算老王爺有什麼安排也不會讓他去執行。
“傅姑娘,這件事不是你我能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