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家教學回來後,之後的幾天裡傅知喬都過的很清閑,可惜的是這種清閑并未持續太長時間。
因為她給秦惜玉的化的素顔妝火了,秦家姑娘們得了她的教導,每次出門見客都化這種妝容,以至于越來越多人發現這種妝容的妙處,于是也學着化了起來,素顔妝就這麼在京城流行起來。
這個結果實在出乎傅知喬的意料,同時她也更加确定自己結交貴女這一步沒有走錯。
在大魏,世家貴族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相信過不了多久,她的太白樓也會成為京城裡一大特色。
京城的女子對美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她此次的目的不應該僅限于太白樓,或許,扶雲閣也可以開到京城來了
上個月她給餘柔岚去了書信,說自己在京城一切都好,并讓餘柔岚帶着小月過來。
算算日子,估計也快到了。
傅知喬這幾日派了人在城門口守着。
兩日後,下人們成功接到了餘柔岚。
許久沒見到女兒,餘柔岚第一件事就是摸摸她的臉。
“瘦了!”餘柔岚鼻頭一酸,她不明白傅知喬為何要如此耗費心力來京城開酒樓,明明青州的産業也發展的很好。自從女兒離開自己身邊,餘柔岚的心一直是懸着的,直到看到傅知喬面色紅潤她才放下心來。
傅知喬拉着餘柔岚看了已經裝修的差不多的太白樓,還跟她彙報了自己這段時間内取得的成果。
餘柔岚聽後又欣慰又心疼,這麼短的時間就把酒樓的雛形弄好了,她輕拍了傅知喬的手背,嗔道:“娘知道我的阿喬很厲害,但女孩子家家的,不必那麼辛苦,再說了,青州的産業已經足夠我們下半生衣食無憂了。”
傅知喬撇了撇嘴:“娘!”
“好好好!娘不說了,你知道的,無論你做什麼娘都是支持的。”餘柔岚隻是不希望她太辛苦。
傅知喬聽後露出笑容,與餘柔岚說完話,她才把目光轉向了小月:“小月,我給你的那幾道菜準備的如何了?”
在來京城之前,傅知喬把拟定的菜單和制作方法都留給了小月,并囑咐她要好好練習。
如今來了京城,是時候檢驗的她練習成果了。
餘柔岚對小月的廚藝很滿意,笑着說:“自打你走後,家裡這幾個月的吃食都是小月做的,我覺得她做的不比蓬萊居的差!”
不比蓬萊居的差這個評價倒是不低,這讓傅知喬對小月廚藝的期待提高了幾分。
銀杏拉着小月去了廚房,自從得了傅知喬的菜譜後,小月一門心思全撲在了研究做菜上,她不敢說自己的廚藝十分精進,但面對即将到來的考驗她也是絲毫不怵的。
廚房裡,小月深吸了一口氣,挽了挽袖子準備大幹一場,她檢查了廚房裡現有的食材,最後做出來傅知喬指定的三道菜。
分别是姜酒鴨,火焰醉蝦和米酒蒸雞,菜色雖不多,但用于展示廚藝已經完全夠了。
傅知喬依次嘗了幾道菜的味道,其中她最喜歡的是姜酒鴨,鴨塊充分煸出油脂變得焦香,包裹在鴨塊上的料汁十分的濃稠,咬上一口,焦香伴随着酒香瞬間在口腔裡爆開。
她放下筷子,“很不錯,這道姜酒鴨你已經做的十分地道了,不過,其他兩道菜的火候沒有掌握好,尤其是米酒蒸雞,蒸的時間太久,雞肉已經變柴了。”
傅知喬提點了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小月都了記下來,準備按照她的要求繼續改進口味。
此次進京,跟着小月一起過來的還有兩個廚子,高個子名叫韓榮,矮一點叫做湯行康,他們倆是傅知喬從青州招過來的人。
江湖中有這樣一句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手藝人的獨門手藝基本上是不外傳的,要麼傳給自己的兒女要麼傳給徒弟。
這兩個廚子年近中年卻始終無出頭之日,傅知喬用幾個菜譜秘方收買了他們,并且承諾會讓他們當上大廚這才說動了兩人,簽下十年長約後兩個人跟着她來到了京城。
一個好的廚師對酒樓的發展至關重要,傅知喬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從青州帶人過來更為方便。這兩個廚子是青州人,他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隻能全身心依附于她,不會産生二心。
廚子的人選定下來後,傅知喬就把酒樓的菜譜給了他們,并讓小月帶着他們一起練習。
因為有三個人要練習炒菜,導緻小廚房裡的用菜量劇增,每次出去采買都要安排兩三個人才勉強夠用。
傅知喬幹脆讓郭家村的村民送菜上門。
郭家村派過來送菜的人叫郭武,他已經連續給小院送了五六天的菜了,與以往不同,今天他送完菜還多問了一句:“東家可要收蘿蔔?”
今年莊子上的蘿蔔大豐收,可蘿蔔這玩意家家戶戶都用種,賣也賣不上價錢,吃又吃不完,順着來給小院送菜的功夫他就提了一嘴。
廚房裡的人把郭武的意思轉達給傅知喬。
“蘿蔔?”傅知喬沉思片刻,“拿給我瞧瞧。”
白白胖胖的蘿蔔裝滿了整個背簍。
郭武拿出一個蘿蔔,主動掰開給傅知喬看,“東家,您看,這蘿蔔是剛從地裡拔出來的,水靈着呢!”
傅知喬哪裡會識别什麼好蘿蔔壞蘿蔔,不過她看着這些新鮮的蘿蔔,一個想法浮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