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沁回來,就看到陸以甯這樣一副眼神:寵溺的,掩飾的,蠢蠢欲動的,欲蓋彌彰的。
Amazing。這可真是太驚奇了。
“你眼神不對。”
“什麼不對?”陸以甯收回目光。許昭彌這時候已經跑遠了。于曉沁就順着他的目光看去,恰好瞧見許昭彌的背影消失在扶梯之上。哇哦。墨鏡都被她下意識地往下撥了那麼一下。
“我終于知道你的審美了。”
陸以甯切了一聲。不承認也不否認。
許昭彌當晚值夜班,馬不停蹄地準備起Plan B。在着手寫之前,她還特意去綠野超市轉了一圈,進行實地調研。
這一版的方案不再僅僅聚焦于商場,而是将重點放在了對綠野的分析上,旨在讓對方充分了解他們的努力以及對本次合作的高度重視。
而且這次實地調研她還有了新的突破,許昭彌從采購委員會那裡了解到綠野正在優化華北區冷鍊成本,她向大姚請教,用模型連夜估算,如果參與年貨節,那麼連華的中央倉儲系統可以幫助綠野降低幾乎高達23.6%的履約成本,這個數據正好卡在他們綠野董事會公開數據可以查詢到的要求的降本阈值上。
就真的很有誠意了。
方案寫好後先給大姚過了一遍,得到了大姚的高度贊揚。随後她便将方案發給了李總。
是在晚上到家準備洗漱的時候,手機突然彈出郵箱的來件提醒。李總回複道:“方案翔實有創新,綠野潞城店可以考慮嘗試,我先向集團彙報。”
許昭彌的心裡開滿了小花兒,一朵兩朵,紅的黃的,那麼燦爛。其實難嗎?不難。這樣的方案誰都可以寫出來,難的是那份堅持。很多人會在遭遇第一次閉門羹的時候就選擇放棄,或者放不下商管的身段。所以真正的挑戰,往往不是外在的障礙,而是内心的勇氣和堅持。
許昭彌之後在職場的很多次勇往直前都是從這個夜晚拉開序幕的。她很開心,把李總回複的截圖發給了陸以甯,迫切期待着能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答複。
陸以甯這會兒正在喝酒,不是酒吧夜店,就一安安靜靜的私人小酒館,隻有他一個人,凄凄涼涼的。
他脫了大衣,解開袖扣。表情清清冷冷。在低頭倒酒的時候,他看了一眼手機屏幕上進來的消息,回複了一個“加油”。
酒液入口,滿是苦澀,每年的這個日子他都要來上這麼一壺。每年給空座位上的人倒酒的時候,他的眉頭都會皺起,臉色蒼白難過。可今天他卻笑了一下。是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改變。
到一月的時候,氣溫徹底冷了下來。三樓正好有家冬裝店打折促銷,許昭彌給自己買了件羽絨服,又給爸媽和爺爺買了幾件新衣服寄回了家。陸曼青喊她來家裡吃餃子,說過冬必須要常吃餃子,這樣才不會凍耳朵哦。
許昭彌就帶着禮物去看她。陸曼青品味時尚,也不缺衣物,許昭彌給她買了支洋甘菊味道的護手霜,是她自己常用的牌子。她記得陸曼青說過好多次喜歡這個味道,果然收到禮物後的陸曼青很喜歡。她也有禮物送給許昭彌,叫何阿姨從樓上取下來,是一條嶄新羊絨圍巾,質地手感都特别特别好,許昭彌有點受寵若驚了。
同樣吃驚的還有陸以甯。那是陸曼青年輕時候和Velourisa 設計師一起設計的,獨一無二,是她人生最輝煌時刻的證明,也是她具有情感曆史意義的一份最珍貴禮物。薇珞詩有多高端呢?最貴的一款羅紋圍巾售價四萬九千歐,折合人民币約三十八萬,是全球奢侈品羊絨圍巾中曆史最悠久材料最優質的奢侈品牌。
許昭彌知道Velourisa,但不知道這條圍巾的來曆,自然也不知道它的價值。她隻覺得感動,好好收藏起這份心意,貼心陪陸曼青一起包餃子。外面下着大雨,天氣惡劣,可屋子裡卻亮着暖色光束,有歡笑、有暖氣,其樂融融。陸大少爺難得“屈尊降貴”,和幾個女人一起上桌包餃子,還被人家嘲笑。他包的餃子實在太醜了!許昭彌就那麼看着他自暴自棄,一會兒把面團捏成烏龜,一會兒捏隻小船,就是不好好包餃子。不小心和他對視一眼,發現他目光卻落在自己身上,彼此心跳都漏了一拍。許昭彌微微臉紅,卻還是朝他樂出了聲,開心得像個小傻子。
安旎的電話就是這時候打來的。她這飛機差一點就降落不了了,哪知潞城天氣這麼惡劣?她先經紀人和團隊提前一周回了潞城,是自己偷偷改的機票,所以沒有工作人員來接她,事先約好的順風車也因為惡劣天氣被取消了,安旎罵罵咧咧給陸以甯打電話。是在飯桌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剛剛端上來,大家剛準備開動,陸以甯挂了電話後便起身往玄關走。
“我出去一趟。”
陸曼青聽到電話裡安旎的聲音,知道他要去見誰,起身攔在玄關前說什麼不讓他走。許昭彌從沒見過他們母子之間如此劍拔弩張的場面,自己也吓了一跳,就很尴尬地坐在那兒,偷偷去看陸以甯的表情。
安旎終于回來了嗎?怪不得他剛剛這麼着急,外面風雨這麼大,一個人被困機場一定很害怕吧?何況她還是個大明星,被人認出那不就糟了?許昭彌亂七八糟想了很多,再看陸以甯皺眉沉默的表情,忽然就很理解他了。
“那讓彌彌陪你去。”陸曼青最後這麼說。她不願與陸以甯争吵,這是她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沒想到陸以甯竟然也沒拒絕,走過去牽起許昭彌的手,幫她把衣服取下,随後與她一同來到車庫。
許昭彌就這樣稀裡糊塗坐上了他的車。
車子開的很快,陸以甯看起來十分着急。
“您把我放到路口就好,我打車回家吧。”等車子開出去好遠,許昭彌才反應過來。
“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