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東海回京,工部成了盤旋在景冥頭上的一塊陰雲。所幸有昀佑的陪伴,又想到晚間與昀佑的纏綿,景冥嘴角又不自覺地上揚。
“陛下偷樂什麼呢?”昀佑明知故問。
景冥意味深長反問:“昨夜,愛卿睡得可好?”
昀佑同樣低聲回應:“星漢燦爛抱滿懷,阿冥,你覺得呢?”昀佑的聲音略帶着愉悅的暗啞,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景冥。
景冥耳根泛起薄紅,如晚霞浸染白玉階,下颌線卻繃得筆直,将帝王威儀凝成九重宮阙的晨光。一聲短促的輕咳蕩開旖旎餘溫,玄色龍紋靴踏過丹墀時,已将那抹羞赧碾入龍紋雲袖的褶皺裡。昀佑面上笑意如晨露消散于朝晖,廣袖垂落如雲卷收,躬身行禮的弧度恰似量過禮制玉圭——左手壓右手的疊拜禮,拇指距額前三寸,正是《周禮》載錄最端方的君臣儀态。
可惜這份愉悅很快就被打破了。西陵數郡遭逢旱災,糧食欠收。事實上,容國每年都要更新國庫存糧,為的就是預防天災,使百姓不至挨餓,朝廷赈災也有定例,按照流程撥糧撥款就好。然而如何确保糧食能及時、足額發到災民手中不被貪墨,糧倉何時開放,種種細節還沒來得及細細思量。
昀佑靈機一動:“陛下,正好現在是運送軍糧的時候,何不将赈災錢糧與軍資軍糧一同交于臣?順便沿途發放,待臣到了受災地,便可不經他人之手,開倉放糧。”
景冥眼睛一亮,颔首贊許:“此法可行。你即刻動身吧。”
——————————
暮色浸透戶部衙門的青磚地,風輕伏在案前,指尖撫過一卷泛黃的《糧倉總錄》。燈燭搖曳間,他的目光凝在“西陵郡”三字上——去歲秋收豐稥,此地糧倉卻僅報存糧四萬石,較往年足足少了兩成。
窗棂忽被夜風撞開,案頭宣紙簌簌翻動。風輕伸手壓住書頁,餘光瞥見戶部侍郎蘇炳仁的朱批:“西陵倉廪充盈,足備三年。”墨迹尚未幹透的奏折疊在旁邊,同一處糧倉的存糧數目竟比《糧倉總錄》上添了五千石。
“不對勁……”風輕喃喃自語,抽過算籌在素箋上勾畫。算珠碰撞的脆響驚動了門外值夜的小吏,那人探頭谄笑:“風相還在核對陳年舊賬?這些瑣事交給底下人便是。”
風輕不動聲色地掩住算紙:“蘇尚書上月說的軍糧賬目有誤,本官總得給陛下個交代。”他故意将“軍糧”二字咬得極重,果然見那小吏瞳孔微縮。
更深露重時,風輕提着燈籠獨行在戶部庫房。蛛網密布的樟木架上,軍糧調撥令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數卷嶄新的《漕運紀要》。指尖無意中撫過裝訂線,戶部常用四目騎線,而這本冊子,是九目,是兵部冊本的裝訂方法——這是不是說明,兵部與戶部有私利往來?風輕登時後背發涼。
“這個時候了,風相還在查賬嗎?”陰影裡忽然轉出個矮胖身影,戶部一倉部郎中搓着手湊近,“下官聽聞風相在查軍糧舊案?早年的文書早被蟲蛀了,下官這就讓人……”
“王郎中倒是體貼。”風輕側身避開他欲接卷宗的手,燈籠光暈裡,對方指甲縫裡沾着的灰泥令人作嘔,“隻是本官記得,年初你還在滄州當倉曹,怎的對京中舊檔如此熟悉?”
王有德幹笑兩聲,袖中突然滑落一枚銅鑰匙。風輕俯身欲拾,卻被他搶先踩住:“風相小心腳下!”一個晃神,王有德倉皇沒入夜色的背影。
次日朝會,景冥的冕旒珠簾遮不住眼底寒芒。風輕捧着連夜整理的疑點奏報,卻見戶部尚書蘇炳仁搶先出列:“陛下,西陵郡守奏請增撥赈災糧,臣以為當從臨郡調……”
“不可。”風輕突然截斷話頭,“臨江三郡去歲遭了蝗災,存糧僅夠自給。臣建議啟用西陵糧倉餘糧。”他故意将最後四字咬得極重,然而蘇炳仁沒有表情的臉讓風輕有些沒底。
景冥的指尖在禦案輕叩,似笑非笑地望向風輕:“風相倒是把陳年舊賬算得清楚。”然後看看蘇炳仁,“那麼蘇卿,你去查下西陵的倉糧,與風相共商後續救災之事吧。”
退朝鐘聲裡,風輕被五王爺景禹拽到僻靜處。向來嬉笑的親王難得肅了神色,往他掌心塞了塊沾着機油的銅片:“昨兒修連弩機時,在工部廢料堆裡撿的——瞧瞧這紋路。”
風輕就着日光細看,銅片邊緣的狼牙紋與前北狄金礦的鑄印完全一緻。景禹壓低嗓音:“皇姐讓我查工部,結果挖出堆摻了鐵砂的銅錠。你猜這些廢料最後去了哪兒?”
“軍械司?”
“錯!全熔成了戶部的量器——那些稱軍糧的鬥,每鬥足足少了半斤!”
風輕瞳孔驟縮。他終于明白軍糧賬目為何混亂——有人用摻假的量器偷天換日,再将克扣的糧草神不知鬼不覺運出。而那些空了的糧倉,正好能吞下今年的赈災糧!
三更時分,風輕潛入戶部地窖。火折子照亮成摞的漕運單,最新一頁的“西陵”二字還洇着潮氣。他正欲細看,頭頂突然傳來木闆吱呀聲。
“風相夜訪,怎麼不點燈?”蘇炳仁提着琉璃燈拾級而下,燈影将他肥胖的身形拉成扭曲的鬼魅,“您找的可是這個?”他晃了晃軍糧調撥令,火漆印竟蓋着景泰王府的私章。
風輕按住袖中短刃:“蘇尚書好手段,連謀逆皇子的印鑒都留着。”
“風相說笑了。”蘇炳仁突然将調撥令湊近燈焰,“舊朝餘孽作亂,燒了多少要緊文書。就像這西陵糧倉……”焦糊味騰起的刹那,地窖深處傳來悶響,二十口貼着“軍糧”封條的木箱被撞開,滾出的卻是裹着泗錦的北狄箭簇,“呀!怎麼會這樣?”蘇炳仁故意驚訝:“不得了,得趕快奏明陛下,工部有人在戶部做手腳!”
風輕疾退三步,袖箭釘住蘇炳仁的官袍下擺:“原來工部熔銅錠,戶部運箭簇,你們倒是分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