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虔愕然,難以置信地看着呂小布,眼中充滿了困惑:“溫侯此言當真?就這樣放我走?“
“丈夫一言,驷馬難追!“呂小布再次拍拍呂虔肩膀,眼神真誠,“歸去養傷吧!“
呂虔深深地看了呂小布一眼,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緩緩起身,向城中走去。他的背影有些蹒跚,卻仍保持着一種頑強的尊嚴。
太史慈上前,眉頭微皺,低聲道:“溫侯,就這樣放他走?此人若回到曹操麾下,日後必成心腹大患啊。“
呂小布望着呂虔遠去的背影,目光深邃如古井:“非我所欲得之人,強求何益?更何況,天下英雄,豈止一人?“他轉身上馬,“收拾行裝,我們繼續前行!“
離開湖陸,一行人繼續向昌邑進發。
萬裡晴空下,隊伍綿延數裡,旌旗獵獵,馬蹄聲聲,宛如一條鋼鐵巨龍,蜿蜒在古老的大地上。
步練師在馬車中與母親低聲交談,車簾微掀,春風拂面:“母親,溫侯此舉實為明智。以德服人,遠勝強攻。那呂虔雖不從,但溫侯的氣度必讓他心生敬意。“
步練師母親捋了捋鬓角散落的白發,目光慈祥,點頭道:“女兒有見識。溫侯非莽夫,知曉取舍之道。這般胸懷,日後必成大器。“
步骘策馬靠近馬車,微微俯身,補充道:“虔雖忠義,然所部不過千人,得之無益,棄之無損。溫侯大局在心,實為明智之舉。此番出征,愈發讓我看清溫侯非比尋常之處。“
與湖陸的肅殺之氣不同,遠處的昌邑城門大開,城中百姓夾道相迎,歡聲笑語不斷,一派歡騰景象。城門口彩旗飄揚,鼓樂齊鳴,顯然是早已準備多時,等候溫侯到來。
山陽郡太守自從袁毅離開後便空置,衆人正納悶究竟何人管事,忽見一隊人馬出城而來。為首的是一位身着青色儒衫,面如冠玉,眉宇間透着儒雅與睿智的中年男子。姿态閑适從容,一舉一動盡顯風度。
“在下涼茂,字伯方,拜見溫侯!“青衫男子翻身下馬,拱手施禮,聲音溫潤如玉。
呂小布早已聽聞涼茂大名,見其舉止不凡,心中暗喜,連忙翻身下馬,還禮道:“久聞涼司空掾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涼茂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之前曹公征召,未敢不從。如今聞溫侯英才蓋世,特來相迎。“
二人寒暄之後,涼茂親自引領呂小布一行入城,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來到太守府。府中已設下盛宴,各色美食琳琅滿目,香氣四溢,暖意融融。
宴席之上,杯盞交錯,氣氛熱烈。
“溫侯雄才大略,如今據有半壁兖州,前途不可限量。“涼茂舉杯相敬,清亮的酒液在陽光下閃爍着金色的光芒,“茂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呂小布放下酒杯,微笑道:“伯方但說無妨,我最喜聞直言。“
涼茂也放下酒杯,神色轉為凝重,眼神中透着一股銳利的光芒:“以茂看來,溫侯若欲成大業,當先避其鋒芒,後取其要害。“
“請伯方明示。“呂小布眼中精光一閃,身體不由自主地前傾,顯然對涼茂的話充滿了興趣。
涼茂環顧四周,确保座中都是親信,然後壓低聲音,緩緩道來:“當下袁紹盤踞河北,袁術占據南陽,皆為強敵。而曹操帳下名将謀士如雲,兖州也是溫侯巧取後憑無雙手段壓制。但溫侯若與之正面交鋒,恐難取勝。“
涼茂伸手在案幾上清理出一片空地,用酒水在桌面上畫出一幅簡略的地圖,手指依次點過各個重要的位置,酒水在木案上留下一道道暗色的痕迹:“茂以為,溫侯可先取洛陽,穩固後方;再占漢中,直取益州;益州既定,再圖涼州,控制西北;最後收并州,形成犄角之勢,屆時縱有二袁,亦難撼動溫侯大業!“
席間衆人聞言,無不驚歎于涼茂的戰略眼光。
徐幹擊節贊歎,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涼司馬此策,真乃遠見卓識!此謀一旦實施,溫侯天下可期!“
仲長統亦點頭稱許,胡須微顫:“孔皎之謀,實為良策。溫侯若能循此計行事,必能成就霸業!“
步練師眼前一亮。她低聲對步骘道:“涼茂才學過人,溫侯得此良助,如虎添翼。“
步骘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欽佩:“茂之戰略眼光,确實非同尋常。以洛陽為跳闆,取漢中為門戶,進而圖謀四方,此乃大格局!我步骘也自愧不如啊。“
呂小布聽罷,目光如炬,心中暗道:“妙哉!三國時期,人人都有大局觀,個個都是千裡馬。重要的是有一個伯樂!“随即轉向涼茂,真誠道:“伯方可願随我共圖大業?“
涼茂起身,鄭重拱手,目光堅定:“茂願效犬馬之勞,助溫侯成就霸業!“
呂小布大喜過望,當即命人再添美酒,席間衆人舉杯相慶,酒氣熏熏,笑聲不斷。
次日拂曉,晨光熹微,草木染金。
呂小布整頓軍隊,率衆離開昌邑,涼茂也一同随行,向洛陽方向進發。
隊伍行至乘氏附近,山路崎岖,林木蔥郁。忽然,一名斥候飛馬而來,塵土飛揚,馬蹄聲急。他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溫侯,前方發現大隊人馬,正在圍攻乘氏城,為首将領乃薛蘭、李封二人!“
呂小布聞言,心中大震。他想起前世曆史中薛蘭李封圍攻乘氏,殺死了李乾,導緻李氏族人投靠曹操,其中包括優秀将領李典和李進。這一切若再次發生,将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他面色驟變,眼中怒火燃燒,聲音如雷:“李黑,馬上帶人将薛蘭李封二人帶過來!讓他們立刻停止圍攻!“
衆人皆是第一次看到溫侯發此雷霆之怒,心中不免疑惑:難道是因為薛蘭李封許久沒有攻下乘氏,延誤戰機嗎?
不久,遠處已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隻見涼茂與樂進策馬疾馳而回,馬蹄揚起一路塵土。他們身後還跟着兩位身着甲胄的将領,正是薛蘭和李封。二人面色惶恐,顯然已知溫侯震怒。
薛蘭、李封二人翻身下馬,連忙拱手施禮:“拜見溫侯!“聲音中透着一絲驚慌。
呂小布臉色鐵青,目光如刀,直刺二人:“二位将軍進攻乘氏戰況如何?“
薛蘭低頭,不敢直視溫侯怒容:“溫侯獨自招引衆多人才,我等也想着為溫侯招攬人才。而李封是李氏之人,所以我們便來到乘氏想要說服李氏宗長李乾。“
李封憨厚地撓了撓頭,一臉無辜地說道:“我們也是剛到乘氏,還未開始進攻,隻是在嘗試招降李乾。剛已經被李黑将軍以溫侯旨意暫停了。“說着看了一眼李黑,眼中透着一絲不滿,仿佛認為李黑的出現打擾了自己立功的機會。
聽到這裡,呂小布臉色緩和了幾分,眉頭舒展開來。看來李乾還沒死,曆史的車輪尚未碾過這一關鍵節點,還有轉圜的餘地。
“我們不是曹操,動不動就屠城。我們都是大漢子民,而且李封也是李氏族人啊。“呂小布語氣緩和下來,目光依次掃過衆人,最後停留在李封身上,“李封,你既是李氏族人,更應當勸說而非強攻啊。“
李封低頭拱手,聲音低沉:“李乾是我大哥,是我們宗長。我想嘗試說服大哥,但是他不聽啊。“
呂小布看着這個樸實的漢子,心中有了計較。他知道曆史上的李乾并非不通情理之人,隻是被薛蘭李封的強硬态度所激怒。此時若能以和為貴,或許能避免曆史的悲劇重演。
“既如此,我們親自去見一見李乾。“呂小布沉聲道,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若能勸降李氏一族,便是我軍一大助力。“
說完,他翻身上馬,率領衆人向乘氏方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