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鈞續道:“圓規與直尺,實則為墨子所言之'規'與'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然規為圓,矩為方,故我稱之為圓規與直尺。“
頓了頓,他又取出一個稍大的齒輪模具,與小齒輪并置,輕輕旋轉。隻見小齒輪的齒嵌入大齒輪的齒縫,轉動時,兩者嚴絲合縫,配合無間,如同天造地設的一對。
陳宮眼前一亮,不禁贊歎:“此物确實巧妙!一輪動,另一輪随之而動。你言之有理,此種咬合比繩索、木杆強多了,絕不會滑脫!“
張遼也轉動齒輪,發現小齒輪轉動時,大齒輪以緩慢而有力的節奏同步旋轉。他若有所思地問:“此齒輪除改變轉速外,還有何用?“
馬鈞點頭,面露興奮。他重新擺好齒輪,取出一根木軸與一根曲柄,裝在大齒輪上。轉動曲柄,小齒輪帶動大齒輪一同轉動,另一端的木軸連着一個小型水勺,隻見水勺被機械地提起,如有人不斷提水。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毫無阻滞。
“此即齒輪之妙!“馬鈞興奮道,眼中閃爍着狂熱的光芒,“我用齒輪做了一個簡易提水裝置。小齒輪速快力小,大齒輪速慢力大。如此可用小力提起重物,如從井中汲水!“
衆人見此,不禁相視一眼,目中滿是震驚與贊歎。張遼低聲道:“此物若用于軍中,可解不少難題!“
“正是。“成廉颔首,眼神中閃爍着軍事家的銳利光芒,“提水隻是一例,戰場上運糧、架橋,甚至攻城器械,說不定皆可用此齒輪!“
呂玲绮看着齒輪的運作,突然靈機一動:“馬鈞小哥哥,我有個想法。這齒輪制作如此複雜,又需精确無比,為何不将它畫下來?若有圖樣标注尺寸,或許其他工匠也能照着做。“
馬鈞愣了一下,随即拍手叫好,那模樣像極了捕獲了獵物的小獸:“小姐此言甚是!我确實該将設計畫下來。隻是...我畫工不精,恐難準确表達。“
董白走上前來,端詳齒輪片刻後說道:“此物雖複雜,但若标明尺寸,确實可行。我可協助你繪制,将每個部件尺寸精确标注。“
劉洪在旁深以為然:“此法甚好。圖紙若精确,可使技藝傳承,不再局限于個人經驗。若标注齒數、齒距、輪徑,甚至可計算出轉速比例。“
馬鈞興奮得手舞足蹈:“如此一來,我的設計便能為更多人所用!隻是,如何标注這些數字呢?“
劉洪捋須思索道:“可用墨家的度量衡。一寸、一分、一厘,精确标明每個部件尺寸。“他頓了頓,目光炯炯:“更妙的是,若掌握了數字關系,便能預測齒輪運轉效果,無需反複試驗。比如兩個齒輪,若一個有三十齒,一個有十齒,則大輪轉一圈,小輪必轉三圈。這就是比例之理。“
衆人聽得入神,甄伏突然開口:“此圖紙若成,可否抄錄一份獻予溫侯?讓他也見識這天工奇巧?“
馬鈞點頭,神色卻有些忐忑:“不知溫侯會否青睐此物。我隻是一介村童,所學皆為野路子...“
“溫侯最重實用之才。“張遼笑道,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他常言,亂世用奇謀,治世尚巧技。你這齒輪若能助民生、強軍備,溫侯必然重視。“
馬鈞聞言,激動得臉色通紅:“若能得溫侯垂青,便是我畢生之幸!我定竭盡所能,做出更多有用之物!“
呂玲绮看着馬鈞那副激動的模樣,不禁抿嘴一笑。這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少年,眼中竟有如此澎湃的熱情,令她不自覺地肅然起敬。
馬鈞興奮之餘,又取出幾張簡陋的圖紙,上面畫滿了各種齒輪組合的草圖。他指着一處設計道:“我還在思考一種大型水磨。若用齒輪連接,可将河流之力傳至磨盤,如此便無需牛馬人力推磨了!“
劉洪仔細端詳圖紙,不斷點頭:“此構想甚妙。水磨若成,一日可磨百石糧,遠勝人力。“他沉思片刻,又道:“此外,齒輪還可用于測量時間。我曾見過一種漏壺,内有齒輪傳動,可準确計時。“
“測時?“馬鈞瞪大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這是何等妙用!我從未想過!“
呂玲绮在旁好奇道:“如何用齒輪測時?難道齒輪會自己走?“
劉洪解釋道:“非也。齒輪本身不走,但可連接水滴或沙漏,借其穩定流動帶動齒輪。如此一來,齒輪轉動便與時間對應。更妙的是,可用不同大小齒輪,精确劃分時間。“
馬鈞眼中閃爍着智慧的火花:“先生此言,令我茅塞頓開!若齒輪可測時,或許還能測距、測重...待我好好思索!“
與此同時,衆人已被這場奇思妙想的交流深深吸引。嚴平夫人輕撫額,向馬鈞微微一笑:“馬小官人果然聰慧過人。溫侯曾言,治世當以德,亂世則須用奇才。你這等心思,正合溫侯之意。“
馬鈞聞言,臉上泛起紅暈,激動得不知所措:“夫人過獎了。我...我隻是喜歡搗鼓這些東西。若能為溫侯所用,為百姓謀福,便是我最大的心願。“
呂玲绮看着馬鈞那副腼腆卻又自信的模樣,心中對父親更添一分敬佩。在這個隻重武力與謀略的亂世,父親竟能看重這等“奇技淫巧“,确實是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