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平也道:“劉先生乃董白與玲绮的恩師,我等敬重,理所應當。“言語間盡是尊敬之意。
甄姜溫婉地說:“溫侯常言,老先生的智慧知識是這個時代的珍寶,即使沒有溫侯的叮囑,我們也自當以禮相待。“她的話語中流露出真誠的敬意。
甄伏與郭明也歡快地道:“溫侯已應允我們跟随劉先生學習。對老師當然得以禮相待啊!“兩位少女眼中閃爍着求知的光芒。
張遼等人聞言,心中對劉洪更加敬重。溫侯三令五申,要重視此等所謂的“科學之才“,對劉洪尤為重視。何況溫侯的妻女皆是其弟子,自然更加恭謹有加。張遼心中暗想:“溫侯雖為武将,卻知識淵博,連這等奇才都被他吸引,果然非常人也。溫侯曾言,'科學'乃改天換地之術,若能學得一二,我等或可助其成就霸業。“
劉洪面對衆人的禮遇,仍顯惶恐不安。張邈走近,親切地道:“遠卓先生,長途奔波,還是需要注意身體啊。“
劉洪望着張邈,眼中閃過一絲親切之色,畢竟正是張邈引薦于溫侯。他捋須微笑:“多謝孟卓兄挂念。能為溫侯出力,此乃我之幸事。“說罷,他的目光投向雒陽城牆,眼中閃過一絲憧憬,“隻願有生之年,能将所學盡數傳授,為這方土地帶來一絲改變。“
張遼聽聞此言,肅然起敬,躬身道:“先生高義,我等必當盡心護持。溫侯曾言,知識如劍,可定乾坤。先生之才,正是我主所求。“
陳宮笑着打圓場:“天色已晚,諸位還是先行入城吧。遠卓先生勞累了一路,更需好好休息。“
衆人這才意識到夕陽已經西斜,連忙作勢要入城。劉洪卻突然駐足,望着城門上方的匾額,輕聲念道:“洛陽...“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低聲道:“這千年古都,如今卻是吾輩新的起點。“
張遼與陳宮相視一笑,不再多言,隻是恭敬地護着劉洪緩步入城。
城門内,一個身影伫立許久,風吹起他的衣袍,獵獵作響,宛如一面旗幟。那是一個年輕的士兵,他望着劉洪等人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迷惑:“這就是溫侯所說的'科學'之人?看起來不過是個老朽...可為何溫侯和諸位将軍如此重視?“
他身旁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小子,你不懂。溫侯曾說過,天下英雄,不止于武。這位老先生的武器,是我等看不見的。“
老兵心中回想起溫侯當日訓話:“刀槍易得,人才難求。這位劉先生能算天文,懂地理,通機關,更通萬物運行之理。若有朝一日,我等能以火藥代弓箭,以機械代牛馬,那又何愁天下不定?“
年輕士兵似懂非懂,隻得點頭,卻無法抑制心中的好奇。他暗自下定決心,日後若有機會,定要一探這位老者的奇妙之處。
呂玲绮立于母親身旁,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雖然年紀尚小,但自幼習武的她目光如炬,一眼便看穿了城防布置的精妙之處。
“張将軍,“她指着遠處,聲音清脆,“這些箭樓的位置頗為奇特,既能互為犄角,又不甚顯眼。若敵軍來犯,定會腹背受敵。“
腦海中卻閃過父親教導她的軍事原理:“玲绮,記住了,戰場制高點的價值,遠超平地千倍。你爹我在現代——咳咳,我是說,我觀察過許多戰例,皆證明此理。“
一旁的成廉聞言,忍不住笑道:“小姐眼力驚人。這些防禦工事都是依地形精心設計的。那些隐蔽的暗哨,連城中百姓亦難覺察,更遑論外敵了。“
秦宜祿的妻子杜秀娘望着遠處田地裡的景象,輕聲道:“此情此景,倒讓我想起家鄉來。農人耕作,士卒護衛,實乃難得的安甯圖景。城中雖有殘破之處,卻處處可見希望。百姓安居樂業,方為真正繁華。“
董白舉目望着西沉的落日,感慨萬千:“記得上次離去時,尚是一片混亂。如今重返故地,雖物是人非,卻也算是塞翁失馬。這雒陽,或可成為我等新的家園。“
甄伏仔細觀察着街道兩旁的房屋,見軍士們正在搭建新的屋頂。她若有所思地說:“城中修繕井然有序,百姓也都充滿歡笑,想必大家都很開心。“
張遼解釋道,“我等分成三隊:一隊修繕房屋,一隊協助農耕,一隊維持治安。百姓們亦多配合,不少人主動相助。溫侯教導我等,得民心者得天下,故而處處以百姓為先。“
張遼想起溫侯當初設計這套三隊輪換制度時,曾戲言:“文遠啊,咱們人手有限,但隻要調度得當,也能事半功倍。記住,軍隊不僅是打仗的工具,更是建設的生力軍。“
嚴平端莊地點頭:“亂世之中,能有此氣象,實屬不易。張将軍,你等可曾遇到什麼困難?“
張遼沉吟片刻:“最大困難乃人手不足。幸得馬鈞小子想出諸多省力之法,新式農具助益良多。待更多百姓遷入,情況當會好轉。“
張遼心中不禁感慨:“溫侯真乃神人也!尋常人隻見馬鈞機巧,卻不知其潛力。遵從溫侯的重視奇技淫巧的人才。如今果然不負所望,創造了諸多奇妙器物,助我軍事半功倍。“
“馬鈞雖年幼,卻是難得的異才。“成廉補充道,眉間帶着欣賞之色,“他設計的水車與犁具,已在雒陽城孟津試用,效果甚佳。“
呂玲绮聽聞馬鈞之名,眼中閃過一絲好奇:“這馬鈞可是與我年歲相仿?母親大人,我想去看看能得到文遠叔叔和成廉将軍認可的人是什麼樣子的。想必是個不同凡響的少年吧?“
嚴平夫人含笑點頭:“自然可以。不過你須記住,縱使同齡,亦當以禮相待。“
“夫人寬心,“張遼笑道,“馬鈞雖性急了些,為人卻甚是誠懇。有他與小姐在,想必能為雒陽增添幾分生氣。馬鈞還給自己制作工具的地方取了一個名号,喚作'墨工坊',言說自己研習的乃是墨家機關術。不如我們都去看看吧,那邊很多新奇玩意。“
衆人皆稱諾,随即向墨工坊走去。陳宮走在最後,目光在這座古城的每一處細節上流連,心中已有萬千謀劃:“溫侯言這雒陽将成為我軍根基所在,今日所見,确有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