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邈聽罷,微微颔首,接着說道,語氣中帶着幾分冷靜的分析:“陳宮先生所言極有道理。不過,僅僅依靠流民的力量還遠遠不夠。要想讓軍屯迅速成形并發揮作用,我們還需借助世家大族的資源。眼下戰亂頻仍,世家雖握有良田,卻苦于無人耕種,這些土地對他們而言已成為沉重的負擔。若能說服他們參與屯田,出資出力,不僅能緩解糧草的初期壓力,還能穩住世家的立場,避免其另投他人。”
他頓了頓,目光環視衆人,繼續說道:“以我張家為例,家族雖有不少良田,但如今因戰亂荒廢,已無力耕種。若能參與雒陽,我願主動出資提供耕具與種子,并安排族人協助管理。而其他兖州的世家,我相信也有相似的難題。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利,定能争取他們的支持。”
張超聞言,點頭附和,語氣中帶着幾分肯定:“孟卓兄說得對。世家雖注重自身利益,但他們也懂得趨利避害。如今曹操在兖州推行鐵腕統治,對世家大族壓迫極深,已有不少人心生怨怼。我們若能讓他們看到雒陽的潛力,讓他們明白參與屯田不僅能保全家族血脈,還能積累财富,他們自然願意合作。這對我們與世家的關系,反而是一次修複與合作的契機。”
此時,張遼輕輕皺眉,眉宇間透着一絲隐憂,開口說道:“既然世家願意參與,那便需要制定明确的規則,否則他們若借機壓榨流民或侵占公田,勢必引發百姓的怨恨。這不僅會動搖流民歸附的根基,更會拖累整個軍屯計劃,甚至引發内亂。”
陳宮點頭贊同,補充道:“文遠所慮甚是。世家雖是助力,卻也可能成為隐患。我們必須制定嚴密的制度,明确他們的權責。土地的所有權必須明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公田完全歸屬溫侯,世家僅享有管理與收益分成的權利,絕不能擅自侵占公田。
另一部分就是世家的私田,和農民的私田,以及新開發的天地.這些都是自己的土地,每年隻需要按照要求提交響應的公裡所有糧草的分配比例和耕種計劃,都需由屯糧監督官掌控,絕不能讓世家大族随意幹預。一旦發現違反者,必須以鐵腕手段處置。”
他停頓片刻,目光轉向呂小布,語氣堅定地說道:“如果主公能以雷霆手段震懾世家,配合明确的規章制度,軍屯便能長久而穩固。”
呂小布聞言,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寒光。他緩緩站起身,環視帳中衆人,語氣中透出幾分威嚴與殺氣:“誰敢私占公田,欺壓百姓,便是我的敵人。世家也好,流民也罷,所有人都要守我的規矩。規矩不容破,誰敢破,便要付出代價!不管他是名門大族,還是庶民百姓,都休想在雒陽橫行霸道!”
他頓了頓,語氣稍稍緩和,卻依舊堅定:“秩序,是我軍屯之本;無秩序,便無長久之計。張邈,此事由你主導,整合世家與流民的資源,合理分配土地與人力。而陳宮負責制定軍屯章法,張遼協助監督,必要時,高順可出動陷陣營震懾不法之徒。我不希望聽到任何借口,若有人妄圖挑戰軍屯的規矩,不論身份,一律嚴懲。”
張邈拱手應道:“主公放心,邈必竭盡全力,确保軍屯有序運轉,絕不讓主公失望。”
張遼也抱拳說道:“主公大計,我等必将竭力維護。若有膽敢挑釁軍規之人,定當斬之!”
陳宮微微一笑,輕輕點頭:“有如此部署,軍屯制度必能穩固推進。雒陽不僅将成為我們的糧倉,更能吸引天下流民歸心,逐步形成威懾四方的根基。”
呂小布重新坐回座位,手中羽扇輕搖,眼中透着深遠的目光,語氣中充滿不容置疑的自信:“軍屯之計,不隻是為了養兵,更是為了養民、養勢。雒陽穩,天下動。讓流民有家,世家有利,百姓有糧,我軍才能真正無懼四方。諸位,成敗在此一舉,不容有失!”
帳内衆将齊聲應道:“謹遵主公之令!”
高順補充道:“軍屯初期還需要防備外敵騷擾。曹操和其他勢力若得知我們實施軍屯,可能會派人來擾亂糧草運輸或襲擊屯田區域。我建議在屯田區域附近設立哨所,加強巡邏,同時儲備糧草,以防突發狀況。”
張邈點頭贊同,沉聲說道:“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盡快建立完善的糧草收購與儲備體系。目前雒陽的糧食儲備恐怕難以支撐長期運轉,因此必須迅速從周邊地區采購糧食、豆類、肉類等基礎物資,确保供應不斷。薛蘭,這項任務便交由你負責,務必在軍屯初期保證軍中糧草充足,同時為後續行動做好儲備。”
薛蘭上前一步,拱手答道:“屬下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重托。不過,初期大規模采購糧草所需的資金數額龐大,恐怕還需依靠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陳宮微微一笑:“這不難解決。世家出資,本就是為了保全自己。隻需給他們看到利益的回報,他們自會心甘情願。軍屯收成後,他們也能優先分到部分糧食,算是對他們的回報。”
呂小布拍案定論,語氣中充滿了雄心:“就按此計劃行事。張邈負責全盤統籌,張遼和高順率軍巡視屯田區域,确保軍屯安全和秩序。薛蘭負責糧草的收購和調配。張邈、張超,你們負責說服兖州世家歸附,讓他們出資出力參與屯田。我要讓雒陽成為百姓心中的天堂,敵人眼中的鐵壁。無論是旱災、蝗災,還是曹操的窺視,都休想動搖我呂布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