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成廉也跟着道,“以咱們的實力,何須這般瞻前顧後?直接迎戰便是!“
他看到高順眼中閃過的一絲落寞,也看到張遼欲言又止的擔憂。這支軍隊裡的裂痕,不在戰術謀略,而在人心。這些并州老人,與呂布有着近十年的情誼,高順雖位居高位,卻始終是個外人。若是往日的呂布,或許會縱容這種偏見,但今時不同往日。
“諸位,“他緩緩起身,聲音不疾不徐,“文遠、仲達都是我軍肱骨之臣。并州、兖州将士皆為一體,共擔生死,同享榮辱。仲達方才所言,字字珠玑,都是為我軍着想。“
“文遠,“呂小布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且說說你的看法。“
張遼上前一步,铠甲在火光下泛着青銅般的色澤。他的目光掃過魏續等人,又望向高順,語氣中帶着多年從軍的睿智:“末将以為,軍中上下,當如一體。并州鐵騎固然骁勇,河内騎兵也是無敵,陷陣營亦是精銳。譬如人之兩臂,缺一不可。不可存在所謂的新人,外人。“
郝萌的目光不經意地與曹性相遇,兩人眼中都閃過一絲心照不宣的苦澀。作為河内出身的将領,他們比誰都更能理解高順此刻的處境。那種身為“外人“的疏離感,即便跟随呂布多年,依然如同埋在心底的荊棘,稍有觸動便隐隐作痛。
“說到用人之道,“呂小布的聲音打斷了衆人的思緒,“魏續、侯成雖是并州功勳,但郝萌、曹性諸位何嘗不是為我軍立下汗馬功勞?“
曹性握緊腰間的佩劍,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他想起當年初到并州時的場景——即便在戰場上拼死殺敵,依然會被并州老人以異樣的眼光相待。那時的郝萌總是站在他身邊,兩人相互扶持,才在這支鐵血勁旅中站穩腳跟。
“溫侯說得是。“郝萌突然開口,聲音中帶着某種特殊的感觸,“末将還記得當年在河内時,初入軍中,諸事艱難。若非溫侯不計出身、唯才是舉,我等何有今日?“他的目光轉向高順,“今日仲達将軍的處境,與當年的我等何其相似?“
這番話令堂内氣氛微妙地改變。魏續等并州老将面露思索,曹性則不由自主地走近高順幾步。那個昔日的場景仿佛重現眼前——兩個外來的河内小将,在并州軍中戰戰兢兢,直到在一場惡戰中用鮮血換來認可。
“某還記得,“曹性輕聲道,“當年在并州首戰,末将與萌弟幾乎戰死。那一戰後,并州諸将才真正接納我們。“他看向高順,目光中帶着惺惺相惜,“仲達将軍的陷陣營,不正是用赫赫戰功證明了自己?“
張遼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微妙變化,适時開口:“文遠記得,當年郝萌、曹性兩位初來時,也曾受人非議。可如今誰敢說他們不是我軍幹城?“
高順默默聽着這些話,眼神中閃過一絲動容。他看向郝萌和曹性,仿佛在這兩位同樣經曆過“外人“身份的将領身上,看到了某種共鳴。
“說得好。“呂小布看着這一幕,目光深邃,“郝萌、曹性能在河内軍中崛起,正是因為我軍不拘一格用人。今日仲達初來乍到,又何嘗不是如此?“
魏續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醒悟。他望向郝萌和曹性,似乎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這些年來,這兩位“外來者“是如何在軍中赢得地位的。再看高順時,目光中的輕蔑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若有所思的神情。
“末将鬥膽直言,“郝萌向前一步,聲音堅定,“當年我與曹兄能得諸位認可,全賴戰場上的真本事。今日仲達将軍統領陷陣營,不也是用實打實的戰功立足?我軍上下,本就該以軍功論英雄,何必計較出身?“
曹性也道:“不錯。我等當年是外來者,今日卻已是軍中骨幹。這些年來,每見新人入伍,末将總想着要善待他們,莫要讓他們也嘗那外人的苦楚。“
堂内一時寂靜,唯有燭火偶爾發出輕微的噼啪聲。呂小布的目光在衆人臉上掠過,看到了郝萌眼中的感同身受,曹性面上的惺惺相惜,高順神情中的一絲釋然,還有魏續等并州老将神色間略顯尴尬。
呂小布繼續道:“魏越、宋憲、侯成、魏續、成廉,你們都是跟随我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想必也明白,在這亂世之中,光有勇氣是遠遠不夠的。“
他走到高順身邊,目光掃過堂下衆将:“仲達的陷陣營,是我軍中一面堅盾。文遠的騎兵,是我軍中一柄利劍。而你們各部,都是這支軍隊不可或缺的筋骨。今日議事,本是為商讨軍國大計,豈可因私廢公?“
高順正欲開口打圓場,卻被呂小布輕輕擡手制止。“仲達,你且說說,若是你的陷陣營與魏越的騎兵配合,該當如何?“
這一問讓堂内氣氛為之一變。高順沉吟片刻,目光中閃過一絲戰術家的銳利:“末将以為,陷陣營可為盾,斷敵鋒芒;并州鐵騎為矛,乘勢突擊。首尾相應,當可攻守兼備。“
魏越聞言,眼中精光一閃。他第一次認真打量起這位素來沉默的将領,似乎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正是此理。“呂小布滿意地點頭,“我軍上下,當如手足。今日之議,也是為了讓諸位将軍知己知彼,共商戰策。魏越,你們幾個方才對仲達多有冒犯,該當如何?“
魏越等人這才明白溫侯用意,紛紛向高順抱拳施禮:“是我等眼拙,多有得罪,還望仲達将軍海涵。“
高順連忙還禮:“諸位皆是老成之将,高某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