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趕到巫門前堂的時候,來客已經等了一盞茶的功夫。
方滢一渾身緊繃地坐在側方的客座上,一圈圈地轉着茶盞上的瓷蓋。
見到明熹,她有些局促地起身,朝明熹點了下頭。
明熹颔首回禮。
她不說話,明熹也不說話。一時間,空曠的堂内靜悄悄的,氣氛漸漸凝固起來。
方滢一面露難堪,噎了許久,才憋出一句硬邦邦的問候:“……明巫。許久未見,身體恢複得如何?”
明熹難得地惜字如金,點了點頭:“甚好。”
堂内又安靜了下去。
明熹的面色和語氣都是和善的,舉止也挑不出錯,隻是不肯開口緩解此時的尴尬。
她“友好”地盯着方滢一的臉,看到這個一向不動如山的人,竟然也露出了這樣“失态”的窘迫神情。
又等了很久後,明熹擡手:“請坐。”
方滢一卻沒動。
她深吸了一口氣,将一份請帖放在了明熹身側的案幾上。
明熹垂眸看了一眼:“這是?”
方滢一:“後日仙門将舉行賞梅會,這是拜帖。”
明熹任它放在那裡,沒有接過:“上面寫的名字,是‘明熹’還是‘賀天’?”
“……”方滢一幹笑了一聲:“自然是明巫的名字。”
明熹:“如此,甚是感謝。不過方仙此來,一定不止是為了送一份請帖吧?”
方滢一:“近日仙門動蕩,若無巫門上下鼎力相助,隻怕此時仍然不得安甯,是以我奉師母之命,親自來給巫門送上賀禮與請帖,以示敬意。”
明熹:“既如此,請帖我收到了,多謝方仙。我送你出去?”
“……”方滢一咬緊牙關,站在原地沒動。
明熹等了片刻,再次擡手:“既然事情還沒說完——方仙,坐下說吧?”
方滢一錯開和她對視的視線,在客座坐下:“明巫是坦誠之人,那我不妨直言了。仙門前門主唐額叛變一事,在仙門轟動一時。如今唐額身死,門主之位也因此空缺,仙門門内對此争吵不下,已有月餘。”
明熹作耐心聆聽狀,見她停頓,“茫然”地點了點頭。
像是聽不懂她要說什麼。
方滢一:“……原本門主之位,由我師母何之惕擔任最佳,可師母在先前的事變中身負重傷,法力枯竭……雖然不止因此徹底失權,但在門内的地位也大不如前。門内一緻決定,新門主應從新一輩的門生中挑選。”
明熹面露“疑惑”。
方滢一直白地看向她:“可否請求明巫與巫門,看在往日交情上,助我成為仙門新任門主,這也是師母何之惕的懇求。”
明熹神情微妙地變換了一瞬。
我和你有個屁的交情,她心道。
明熹:“方仙這不是說笑了嗎?别門内務,我們巫門怎好出手幹涉?”
“……并非幹涉。”方滢一說,“自仙門遭受重創後,至今沒有舉行過任何雅會。後日的賞梅會具有别樣的意義,一來,是為了酬謝四門相助之人,二來……也會變成新任門主嶄露頭角的機會。”
明熹:“也就是說,你們在場應酬的情形,會成為仙門長老衡量新任門主人選的一個參考?”
方滢一:“是。”
明熹不裝傻了:“所以你想讓我、讓巫門的前輩們,在後日的賞梅會上做出一些表示。”
不是問句,而是肯定。
方滢一:“是。如今新門主人選,除我之外還有幾人,隻是除了一位姓張的師弟,其餘都不足為懼。師母原本就與門中長老有隙,如今師母失勢,他們更不會認同我。所以我想請巫門相助,如果事成,諸多承諾,我也已與巫門各位前輩道明,明巫若是想聽,我亦可簡述。”
明熹:“不必了,師姨聽了就好。而且你的請求,我也不會答應。”
方滢一繃緊了肩背。
明熹站起身:“巫門那麼多前輩,我不過是個無名小卒,答應與否,對你也沒那麼大的分量,再者——方仙,我沒記錯的話,我倆好像沒什麼交情吧?”
“且慢——”方滢一攔下她,垂下眼皮,聲音漸小,“我知道……我先前開罪了你。”
明熹沒接話。
“……我會道歉。”方滢一也不再拉扯那些文绉绉的敬語了,“但我當上門主,對你百利而無一害。”
明熹挑眉:“願聞其詳。”
方滢一:“如果張師弟當上門主,他既非師母之徒,也非王淂徒孫,于你是不過一介陌生人。可我師母、師祖都與巫門關系匪淺,尤其我師祖。即便我曾經确實怠慢過你,可有我師母在,我今後必然會受她指教,讓仙門和巫門交好。我也可以私下承諾你,你若有所求,但凡我能實現的,我都可以答應,你要我和于師妹道歉、賠償,怎樣都好;你要什麼仙器寶物,我都可以給你找來;或者……你想讓臨風重歸仙籍、洗清誤會也行。怎樣都行,如果你不信任我,我可以立下字據。”
明熹全程安靜地聽着,隻是在聽到其中一條時,意外地正眼看了她一下。
“你說的這些,其中有一條确實讓我心動,不過就算你今天沒有找我,這件事,我也遲早會做。”
方滢一神情複雜:“你是指……臨風的那件事嗎?……行,好……我說了,什麼都可以。”
“不不不,你别急着答應啊。”明熹說,“那件事,我會做。但不是通過你,更不是通過什麼交易。那什麼雅會我也會去,不過不是為了站你,我還是那句話,你的請求我做不到。方仙,我送你?”
“……”方滢一臉色難看得猶如豬肝,聲音艱澀得不像話:“不必了。我自己認得路。”
明熹于是真的沒去送她,連半步都沒挪,聽勸地站在原地。
方滢一腳步匆匆,逃也似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