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四穿戰國:我在大秦當山大王 > 第16章 春秋

第16章 春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好!”

一字落地,車内又恢複了沉默。

午時,轺車終于行至相邦府。桑語僅投去一眼,便覺詫異非常。

她想象中的相邦府邸,應是以奇珍異寶點綴着門扉,四周高牆環繞,必極富麗堂皇之緻。但是此刻眼前所見,居然是一處幽靜的居所。

秦王政立在她身側,幽幽開口:“此處乃是相邦的……别院。”

這句話猶如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桑語的好奇。她别過眼去,口中贊歎道:“這别院,甚佳!”

家老早已恭候在門口,此時引着二人進内,一邊走一邊介紹道:“此院乃名士下榻之處。其中,實才實德之士,居上舍,食肉乘輿;尚不明底細的可用之才,居中舍,食肉不乘輿;而混吃混喝的庸人,則居下舍,食脫粟之飯,不過倒也不會餓其體膚。”

聽罷,桑語笑問道:“下舍之中,是否已經出現馮谖?”

家老亦是笑道:“有!此人名喚‘李斯’。”

呂不韋對門客的“分類”之法,實則借鑒了孟嘗君的門客管理策略。而馮谖,便是孟嘗君門下的衆多食客之一。他初時因家境貧寒而備受傭人輕視,卻憑借三次倚門彈劍哼歌的機智之舉,成功晉升為有魚吃的門客,最終為孟嘗君的政治事業立下了赫赫汗馬功勞。

李斯亦是如此之人,雖偶有行為乖張之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有着令呂不韋都歎服的過人之才。李斯入秦,絕非僅為編書,而是懷揣着勃勃野心,欲在秦國這片熱土上大展宏圖。

秦國向來重視任用外來人才,但是并未形成“養士”之風。呂不韋卻廣收天下名士,其門客約三千之衆。這樣的行為,在有的人眼中,要麼是居心叵測、其心可誅,要麼是沽名釣譽。

嬴政曾經問過呂不韋,“仲父要效仿‘四公子’?”

呂不韋的回答是長篇大論:“既學且疑!四公子者,出身皇族貴家,動辄豢養門客數千,且樂于結交遊俠,凡此皆需銀兩。彼等何以為之?門客何用?不過擴其聲望,令君主敬且忌。且門客皆操觚之士,以文字之力量,動人心魄,令其主得天下之人敬仰。吾今招攬天下之賢士,纂《呂氏春秋》非為吾之虛名,此吾與四公子最大之異也。”

“君上飽觀史書,自是知曉秦國曆代變革,皆離不開他國入秦之名士。然秦抑商,又素重農耕,故而士人入秦者寡。吾此舉,欲告天下士人,但有才能,秦願供高官厚祿,以禮相待。此亦臣大張旗鼓攬諸國賢才,共纂《呂氏春秋》之因由也。倘使六國才俊盡歸秦用,則天下一統之日,何遠之有?”

嬴政雖對呂不韋“養士”的真實意圖還是有所懷疑,卻也不再多問關于編纂《呂氏春秋》之事。

曲曲折折行過幾條小徑,到了一處竹樓之外。

守門的小僮将竹門打開,忙碌的景象即刻現于眼前:屋内擺滿了木架,木架内滿滿地堆放着竹簡,手捧竹簡的士人穿梭其中。立于窗邊的兩人似乎正在争論什麼,手還不停地比劃着。

嬴政的出現,讓這雜亂的畫面瞬間定格了,也瞬間變得安靜了。

隻聽一陣腳步聲響,呂不韋的身影緩緩出現在樓梯底端。他身着一件暗灰色長袍,以一根枯樹枝束發,倒像是位尋常儒士。

“君上到了!”呂不韋的語調很随意,俨然長者對晚輩般的口吻。

衆人這才如夢初醒,紛紛放下手中事務,整肅衣冠,齊聲行禮:“參見君上!”

嬴政擡手示意:“諸君免禮。”目光轉向呂不韋時,略帶歉意道:“途中耽擱,累相邦久候。”

呂不韋道:“不知君上所遇之事,可已處置妥當?”

嬴政搖搖頭,“雖非易事,然寡人必竭力為之。”

呂不韋捋須而笑:“君上既有此心,何愁難關不破?”

短暫的寒暄後,呂不韋走到木架旁,随意地抽出一卷竹簡,“《呂氏春秋》,恭請君上過目。”

嬴政接過竹簡,徐徐展開,目光沉凝地掃過上面工整的篆字:

“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嘗試觀於上志,有得天下者衆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

衆門客盡皆屏息凝神,忐忑地等候着評價。若是為君王所不喜,那他們這幾年的心血可能會付諸于流水了。

嬴政合起竹簡,颔首道:“至公治國,賞罰無私,方得太平。善!此論甚當!”

衆人聞言,緊繃的肩膀不覺松弛下來。

嬴政将竹簡遞給桑語,“你也看看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