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四穿戰國:我在大秦當山大王 > 第14章 老翁

第14章 老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甘泉宮内,成蟜正蹲在地上,手中握着一根細長的樹枝,興緻盎然地逗弄着一群忙碌的螞蟻。

正玩得忘乎所以之時,後背猛地被人用力拍了一記。這突如其來的一下,驚得他瞬間彈跳而起,嘴裡不由自主地冒出一連串的咒罵。待他滿心惱怒地轉過頭,看清來人是誰的瞬間,嚣張氣焰頓時煙消雲散,連手中的樹枝都被慌亂地扔到了一旁。

“阿母,您……您怎麼還未就寝?”成蟜結結巴巴地問道,雙腳不自覺地往後挪了挪,試圖拉開與韓太妃的距離。

韓太妃一臉恨鐵不成鋼地瞪着他,随後揚起手,成蟜立刻條件反射般抱住自己的腦袋,“阿母,孩兒知錯了,您不要打我!”

然而,韓太妃揚起的手并未如他所料那般重重落下,隻是替他拍去了身上沾着的塵土。

“蟜兒,有一人,阿母想要你見一見。”

“何人?”成蟜問完,又緊跟着補充道,“是哪國人士?”

“齊人!”韓太妃答道。

成蟜瞬間洞悉了母親的意圖,他不悅地說道:“阿母,先前您命我出使韓國,我做到了。然您當時曾許諾我,往後絕不涉足朝堂紛争,可如今為何又出爾反爾?”

韓太妃用那雙美麗的眼睛将他掃視一遍,仿佛未曾聽見他的話。“我兒,”她說道,“王位之争,從來都是血雨腥風。你不争,他也不會容你。倒不如趁他如今羽翼未豐,将他扯下來,讓他的屍骨成為你我母子的墊腳石。”

她的聲音平靜而輕柔,這番驚人之語卻讓成蟜隻覺五雷轟頂,頭腦嗡嗡作響,面孔頓時白得沒有一絲血色。

“阿母!”成蟜呼吸急促,聲音中滿是震驚與不解,“兄弟相殘,弑兄奪位,此等千古罵名,阿母當真不怕遭人唾棄嗎?”

“怕?哼!”韓太妃伸手捧住兒子的臉,“蟜兒,史書,向來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成蟜内心深處對母親的這番言論極為抵觸,然而長久以來養成的對母親的順從習慣早已深入骨髓,此刻,他終究還是選擇了服從。“阿母,孩兒定會盡力而為。”

“好!”韓太妃頓時笑逐顔開。隻見她擡手一拍,從不遠處的樹影中走出一人。

此人身材高大,面龐之上罩着一副青銅面具。待他走近,成蟜透過面具的縫隙,瞧見了一雙幽深的桃花眼。

鹹陽城的冬日很快就過去了,春日匆匆而至。仿佛隻是一夜之間,凜冽的朔風便化作了輕柔的惠風,厚重的冬裝陡然間顯得累贅不堪,街頭巷尾,人們紛紛褪去臃腫,換上了輕薄鮮亮的春裝。街道兩旁的松柏,也愈發顯得郁郁蔥蔥,煥發出勃勃生機。

桑語坐在轺車裡,困意如潮水般陣陣襲來。可秦王政端坐于旁,令她不敢有絲毫懈怠,更不敢輕易阖眼打瞌睡。

眼見轺車辚辚,已然遠離了宮城。桑語心中的疑惑再也按捺不住,遂輕聲問道:“君上,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嬴政淡然說道:“《呂氏春秋》業已編纂完成,相邦特邀寡人前往其府邸,共賞這部嘔心瀝血之作。”

桑語應了一聲“哦”,心底卻暗自思忖:這件事,與她有什麼關系嗎?

一時間,車内陷入了沉寂,二人皆默然無語。正昏昏欲睡,桑語似乎嗅到了淡淡的橘香,心中不禁一動,正欲伸手掀開車簾,探尋是否有售賣橘子的商販,卻聽得嬴政的聲音道:“楚地的橘子,嘗嘗吧。”

嬴政将一顆小燈籠似的橘子,遞到桑語手裡。桑語接過橘子,口中連聲道謝:“多謝君上。”

她雙手捧着橘子,指尖輕撫那微涼的果皮,思緒突然如同野馬脫缰。

她突然憶起,前些時日,她便聽聞呂不韋将《呂氏春秋》公示于城門,以千金重賞求“一字之師”。這一消息不禁令她心生一念,倘若将“宮廷玉液酒”或“奇變偶不變”之語張榜于鹹陽城門,同樣以千金懸賞,尋人的效率會不會大大提升?

不過她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想法,且不說她根本拿不出“千金”,更何況尋人之舉一直秘而不宣,是以其他名目暗中進行,即便在玄女山上,也少有人知悉内情。她一直擔心若是大張旗鼓,恐會打草驚蛇,迫使那人更加隐匿行蹤,反而不利。

她之所以自己這般高調,一是因為她所做的事情本身就足夠高調,二是出于她始終抱着“我不向山走去,山便向我走來”的想法。畢竟,主動現身與被迫現身,當事人的心裡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桑語心中又蓦地湧起一股對即将與呂不韋會面莫名的憧憬。她不禁想象着這位留名青史的奇人會是何等風采。

曆史上,呂不韋作為嬴異人的支持者,他在這對父子身上收獲了巨額的回報。如今他已經是真正的掌權者,以佐政的名義握緊朱筆,用權利織就相邦華服。他的野心已經不止局限于秦國之中,《呂氏春秋》正是最有力的證據。

呂不韋和嬴異人,或許并非僅僅是伯樂與千裡馬,更是志同道合的君臣。他遇見嬴異人的那天,兩個人的命運都發了改變。嬴異人的谥号是“莊襄”,雖然他在曆史故事裡始終扮演着“配角”,但是時人對其的評價,根據這個谥号可見一斑。

春秋戰國的曆史上,還有一位“莊襄公”,那就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襄公”,被曆史稱為“垂拱而治之君”。

谥号是死後由後人評定的,是對這個人一生行為的蓋棺定論。谥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進行了道德約束,尤其是那些擁有至高權力的特權階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