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剛立冬,天氣就冷得出奇。西北風裹挾着雪粒子在宮巷間橫沖直撞,似乎誓要将整個天地變成白茫茫的一片。
等了幾個時辰,雪小了些,風也終于消停了,寒氣卻愈發凜冽,直透骨髓。
掃雪的宮人們将脖子使勁兒往衣領裡縮了縮,手中的竹帚掃過積雪,在阒寂中拖出細碎的沙沙聲。
桑語斜倚在木柱旁,定睛盯着飛檐下垂挂着的冰棱,手指不停地搓弄着一根被積雪壓斷的枯枝。
算算日子,她以“昭昭”的身份潛入這秦宮,不知不覺間,竟已過去了三個多月。
這段時間裡,她自覺沒有錯過秦宮中的任何一個角落,哪怕是牆角旮旯的老鼠洞,她都仔仔細細地翻找過了。然而,姜弋卻依舊杳無音訊,生死未蔔。
對于姜弋,桑語除了愧疚還是愧疚。
落入秦軍之手,必定會備受折磨。而姜弋所遭受的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在替她承擔。
若不是為了掩護她逃離秦軍的圍困,姜弋也不會淪為階下囚。可當下,阿五的來信一封接着一封,催促的口吻愈發急切,她不得不去斟酌權衡。
或許,她隻能對不住姜弋了。
桑語心煩意亂,擡手猛地一甩,那根枯枝便裹挾着她的惱意,“嗖”地飛了出去,直直落回雪地裡,濺起一小些雪沫。她輕歎了口氣,伸手拎起倒在地上的竹帚。
該去幹活了,不能繼續這般躲着偷懶了。
她剛走出幾步,忽聽得一陣靴聲橐橐,其中還夾雜着窸窸窣窣的衣裳聲。
隻見七八個褐衣寺人疾步走過,最末兩個正拖拽着一團青影。掃雪的宮人們不敢多看,皆急急低頭避讓。
被拖行的女子仰着臉,散亂青絲間露出半張糊滿血污的面孔。鮮血與雪水混雜,觸目驚心。若非胸口處微弱的起伏,根本分不清她是死是活。
桑語認得那是玉宸殿的阿芷。
昨日黃昏她還見這姑娘蹲在井邊浣衣,臉和手指都被凍得通紅,今日怎麼變成這幅模樣了?
桑語深吸一口氣,極力平複着内心的波瀾,剛要擡腳向前,斜裡突然伸出的手扯住了她的衣袖。
回首望去,原是同住一處的采采。采采蹙着眉搖搖頭,眼神滿是阻攔之意。
桑語将采采冰坨似的手包在掌心,順勢将那有些礙事的竹帚塞了過去。她的聲音壓得極低,卻字字清晰有力:“相信我!”言罷,扭頭喝了一聲“慢着”。
素色裙裾掃過碎雪之上蜿蜒的血迹,桑語橫臂一攔,阻住了寺人們的去路。她微微昂首,朗聲道:“刑不上大夫,法不施宮闱。宮人犯錯,哪怕罪大惡極,也該交由宮規宮法來懲處。爾等這般粗暴拖拽,視人命如草芥,豈不是藐視宮規宮法,藐視君上?”
尾音未散,隻見一位瘦得精猴似的寺人好整以暇地彈了彈衣袖,冷笑一聲道:“你算什麼東西,也敢來管這等閑事?你莫非是不想活了?”
他使了個眼色,示意站在最左邊的一人将桑語推開。可那人尚未靠近桑語身旁,便忽的一聲慘号,跌出老遠。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在場衆人無不驚得瞪大了雙眼,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眼前這個乍一看平平無奇的女子,竟深藏着這般的身手。
精猴眨巴眨巴眼睛,随後穩住神色,陰陽怪氣地笑了兩聲,“這賤奴打碎了公子的青瓷香薰,就算被打死喂狗……”
桑語打斷他的話,“前些日子,公子因心念百姓,孤身出使韓國,不費一兵一卒,為秦國赢得百裡沃土。以故,黔首多感頌之。可若明日市井中有小兒傳唱,公子縱奴虐殺宮人……”淺淺一笑,眼中那股冷意卻并未稍減,“諸位覺得,公子會不會再剮了誰喂狗呢?”
這番話一出口,寺人們頓時面面相觑,一時之間竟都不知所措。就在此時,一陣輕飄飄的掌聲忽地從不遠處傳來,緊接着,一位身姿纖柔的女子緩步而出,她發間的碧玉金步搖在暮色中泠泠作響。
那女子的目光直直地落在了桑語的身上,蛾眉一挑,朱唇輕啟,“好個伶牙俐齒!然《秦律》載:‘奴傷主器,黥為城旦’,汝豈不知耶?”
在半奴隸半封建的社會裡,奴隸隻是會說話的工具,沒有絲毫的人權可言。所以先秦的“法律條文”認為,奴隸損壞了主人的器物,是對主人财産和權威的冒犯,必須接受黥刑懲處,緊接着還會被發落去做城旦苦役。
這城旦之刑,專門針對男性囚犯,他們的日子暗無天日,夜晚要在寒風中修築長城,白日裡又得強撐着疲憊身軀站崗放哨,一刻不得歇息。而女犯所受刑罰為“舂”,日複一日地從事着舂米的勞役,同樣苦不堪言。
或許僅僅是一次無心之失,“奴”便要永生被沉重的枷鎖束縛,被押解着去承受這最重的勞役刑,豬狗不如地活下去。
這樣看來,倘若隻是被拖拽而死,于他們而言,竟成了主人大發慈悲的“恩賜”。
可是,可是…………
桑語緩緩垂下眼睑,望向阿芷。這一望,心間猛地一揪,鼻子酸得眼淚馬上就要掉下來了。
阿芷那原本緊閉的雙眼,不知何時已悄然睜開,眼眸之中不見絲毫絕望與恐懼,恰似一潭毫無生氣的死水。
對上桑語投來的目光,她仿若拼盡了最後一絲氣力,嘴角勉強扯出一絲笑意,死水泛起微瀾。雙唇微微翕動着,可最終,仍沒能發出一絲聲音。
桑語不安地移開眼,斟酌了片刻,緩緩說道:“奴愚鈍,于秦律實無所知。但奴幼時,阿母嘗述一事,言穆公昔失良馬,為岐山之下三百村夫所獲,分而食之。官吏将這些人抓捕後,穆公非但未罰食馬之野人,反賜以酒。後十五年,崤山血戰,野人感穆公恩德,以死相報。穆公賴此得脫,且虜晉惠公夷吾,遂獲全勝。穆公愛馬,更愛民。今瓷裂猶可補,人命豈容再複?還望公主垂憐。”
文嬴聽後,細想了一會兒才道:“你這話倒也在理,隻是……玉宸殿的宮人自有其主,我既不知前因後果,也不好貿然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