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沐下午沒課,目前老師教的内容她已經都掌握了,于是系統安排了一下午的圖書館自主學習。
它說得很大義凜然:【宿主,作為一個優秀的卷王,你應該博覽群書,知識面廣闊,所以你可以自由安排今天剩下的時間。】
從沐:“呵呵。”這明明看着就像系統不知道怎麼安排才做的決定。
經過這兩天的相處,她已經清楚地知道這個系統的德行了。
本事不大,脾氣不小。
從沐從旁邊随手扒拉出一疊報紙,粗略地翻看了一遍。
這份報紙算是01區影響力最大的,學校也因此選擇長期和它合作,所以報紙有個專門的聯邦學院訃告闆塊,記錄着在任務中喪生的學生的名字,入學時間,所處隊伍和剛入學時填的理想。
“希望未來不會再有異變。”——一位學長的理想。
“希望我可以在學成後保護我的家人。”——一位學姐的理想。
每個人的理想都各不相同,但每個理想都傾注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期盼。
報紙日期對應的是學姐上次出去執行任務的時間。
從沐數了數,有十六個名字。
這代表了有十六名學生在任務中喪生了。
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可是能堅持兩年或三年的學生本身能力就算得上出衆,且聯邦學院每年招收的學生也隻有一千出頭,況且這隻是一次任務。
是啊,這隻是一次任務,學姐曾說過,從三年級至畢業,至少要執行十次任務。
隻有順利完成所有任務,才能順利畢業,被分配到不同地區處理異變。
從沐合上了報紙,她忽感心情很沉重,生命的脆弱在這張訃告上體現地淋漓盡緻,可能一個人從活蹦亂跳到毫無生機隻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她将這份報紙放回原處,起身走到書架旁。
就在她想仔細看看書名,挑一本順眼的時,意外聽到有人在不遠處說話。
“聽說了嗎?那個關系戶今天來上學了。”
“我們都開學一個星期才來上課,看來還是心虛呀。”
“可不是,當初那件事鬧這麼大才隻是休學了一年,背景得有多硬才能讓領導妥協。”
“妥協?這消息除了學校内部,外面也封鎖地嚴嚴實實,一點風聲也不讓透出去。之前有人在論壇發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被永久封号了。”
“啊?難不成這件事學校高層也參與了?那人的能量得有多大啊!”
“人家可是公主,她家條件這麼好,有個那麼愛子心切的母親和護短的父親,哪是我們普通人可比的。不過有這背景,去哪裡不好,偏偏來這兒。”
“誰知道呢,好日子過多了吧。”
“還好我是新生,二年級的學生有福了,誰随機組隊組到她可算是倒了大黴。而且不隻是一次任務,兩年呢!”
“謝天謝地,還好我也是新生。”
談話的兩人走遠了。
從沐随手拿了本《各區風土人情研究》,坐在位置上消化剛剛聽到的小道消息。
為了糊弄系統,她還特地幾分鐘翻一頁書,裝作很認真的模樣。
雖說獲得的信息比較模糊,但單憑“小公主”這個代指,她就明白了那人是誰。
時明佑,一個家境顯赫,但其他方面不好說的奇葩。
雖然從沐知道這麼形容一個女孩子不大好,但目前暫時找不出更合适的形容。
她是聯邦第一任總統時明芳的後人,母親時明憶是02區的區長,父親何雲在01區也身居要位。
照例來說,擁有着如此顯赫的家境,真沒什麼必要來聯邦學院,聯邦學院的福利和畢業分配的崗位應該入不了她的眼才是。
所以唯一說得通的解釋就是她是個有着奉獻精神的人。
據說她當時不顧低得吓人的畢業率和高得吓人的死亡率,死活要來聯邦學院,為此還不惜和家人大吵了一架。最後她母親妥協了,她如願以償地進了聯邦學院。
聽上去是不是很勵志?一個出生高貴的少女不懼艱險執意為了國家奉獻自己的一生的故事。
當年很多報紙和媒體不知道寫了多少篇贊美她的文章,誇她“為了人民的未來不惜堵上自己的生命”“出生顯貴但心系天下”,從沐就是在那時了解到的聯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