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村後山有箬竹,阿姐說了包粽子便是用的這箬竹葉,恰好前兩日阿姐說想要吃粽子,此時采這箬竹葉不是包粽子又是做什麼?
林姝點了點她的小鼻子,笑道:“猜對了,我問過阿娘,家裡有一些陳糯米,不多,但一人一個粽子的量還是夠的,就當給大家添一道小食了。”
林小蒲聽到這話,已經開始提前咽口水了。
阿娘包的粽子什麼都不放,隻伴着那箬竹葉的清香便好吃得緊,阿姐說的那堿水粽子又該有多好吃呐?
兩人回去的時候,三嬸張巧花還沒走,正和何桂香一起說說笑笑地績麻呢。
“都說我手巧,我看二嫂的手可比我巧多了,瞧這搓出來的麻線粗細勻稱,色澤也又白又亮,不像我,這一團亂麻都不知道該從哪何處下手……”
“你啊,少打趣我,我廢這般功夫,絞的這些個麻線團都不及弟妹幾雙鞋和帕子賣的錢多。”
林姝悶笑。果然不管在哪裡都少不了商業互吹。
張巧花過來一同績麻本就是為了修複關系,得知林姝要做吃食,這吃食還是用糯米做的後,也不績麻了,動作麻利地收了東西就走。
糯米比精米都貴,她可沒臉繼續留着,再留下,那就是守嘴讨吃了,羞人。
何桂香連忙拉住她,“還早,多留一會兒。”
“不早了不早了,再過一會兒該做晚食了。我總不能叫玉書他爹餓肚子幹活罷。二嫂,趕明兒我再來找你。”
說完一把拉開何桂香挽留的手,端着自己裝麻的竹簍,跟身後有人趕似的,一會兒就走遠了。
林姝莞爾,這三嬸的确是個敞亮人。
就沖阿娘說的,以前大伯娘欺負她的時候三嬸願意站出來替她說話,這人就差不到哪兒去。至于以前那些龃龉,彼此說開了理解了,便揭過不談了。
“小蒲,觀音豆腐的做法你已經看會了,今日全權交給你,可行?”
林小蒲被委以重任,當即一挺她的小胸脯,“沒問題。”然後說幹就幹。
林姝則搗鼓起她口中的堿水粽子。
家裡剩的陳糯米的确不多,何桂香取來一個小陶罐,裡面的糯米隻剩一個底,勉勉強強倒了一碗,約莫有個七八兩,浸泡後吸水膨脹,米粒變得飽滿,包五個大粽子不成問題,若是粽子個頭再小些,十個都不成問題。
箬竹葉多得是,倒是不用省葉子,林姝打算包小一些,争取一人能吃上兩個。
糯米淘洗過後放入盆裡用水浸泡着,然後開始制堿水。
上回用大竹篩晾的黃荊枝葉已經曬幹,直接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收好。
林姝取來小爐子生了火,取一小把幹黃荊枝葉點燃燒盡,燒出來的草木灰再用滾水過濾,如此得到了一碗純天然堿水。
小半個時辰之後,糯米已經吸飽了水分變得飽滿十足,濾幹水分後倒入那黃荊枝葉制的堿水,攪拌均勻。
何桂香已經貼心地備好了勺子、筷子和草繩等物,笑吟吟地看着她忙活,問道:“可要阿娘幫忙?阿娘不會,但可以學。”
林姝眉眼含笑地婉拒,“阿娘自去忙活别的,這麼幾個粽子,我一會兒就包好了。”
混入了堿水的糯米已經呈現出了一種淡黃色,林姝動作麻溜地将兩片翠綠的箬竹葉背靠背貼合,卷成了尖筒狀,舀一勺糯米放入,再用筷子将底部捅緊。也不嫌麻煩,每放一勺糯米便捅一捅,直至後頭快填滿尖筒時,改為用勺底輕壓,這樣一來熟透的粽子就會變得緊實不松散。
長葉的邊下壓,林姝手指将葉子一轉再一繞,尾部壓入縫隙,再用草繩捆緊,一枚稍顯袖珍的圓錐形小粽子便包好了。
林小蒲将将濾完了觀音柴,将觀音柴漿汁沉澱後,便湊過來一起看,見阿姐包粽子跟編花兒似的,一臉驚歎地道:“阿姐手好巧,我都沒看清楚阿姐是怎麼包的,這粽子就包好了。阿姐你能不能教教我,我也想學!”
林姝點了點她的小鼻尖,打趣道:“雖然我是你阿姐,但拜師費也得意思意思給點兒罷?來,誇誇你阿姐,誇得我滿意了,我便手把手教你,包你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