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告白不成功就會回檔 > 第30章 手環

第30章 手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徐知夏心力交瘁,歎着氣原地坐了會,隻覺得人生無望。

她在手環上慢慢敲字,寫了份銷假報告,提交給行政部門,說醫院誤診了,不是癌症是消化不良,她明天就能來上班。

就這樣雞飛狗跳折騰了半個月,以損失年終獎為代價,徐知夏不敢再癡心妄想翹班的事。那位新任代理局長在她心裡也榮升為3号反派。

1号反派當之無愧是異形,2号反派則是她最近剛剛整理出來的一個小小的眉目。

說是眉目比較委婉,或許可以稱作“嫌疑人”。

徐知夏自知不是一個邏輯能力很強的人,好在她足夠敏銳,于是用了一個笨辦法,就是事無巨細地歸類整理,将條類拟得足夠細,繁雜到她的大腦可以接受的極限,然後将那幾百起事件中的各類信息分别列出再歸納,最後從那些結果中聯想整理再歸納,這是一個一環套一環的摸索過程。有點類似于演算,但是感性化的演算,可以說她在憑空想象。

如果是周文靜,她會訓練出一個足夠安全且強大的智能程序,來幫她做這件事,那運作速度一定比徐知夏快,但不一定比徐知夏準,智能程序的發散聯想功能終究不如人腦,它沒有“直覺”,它需要足夠的邏輯才能往下推導,而人不需要。所以到最後在指引推理過程的還是人,它終究隻是輔助工具。

最後,不知為何,徐知夏将目光投入了現在所有人身邊最常見的東西——智能手環。

她異想天開:最近這幾年的所有受害者都佩戴了智能手環,或許和這東西有關。

這種想法其實很傻,就好像在說每個受害者腳上都穿了鞋,所以他們被害的原因和鞋有關。

何況幾十年前可沒有手環。

手環是這兩年科技飛速發展下的産物,定位類似于當年的手機,可以3D投影通話傳輸文件,内置人工智能程序,智能程度甩手機十八條街。簡單來說如果它們自由流竄于網絡世界,那将天衣無縫,你不會知道今天剛和你對噴三小時的遊戲隊友其實隻是AI程序。

不過現在也有人在用手機,複古派嘛,哪個年代都有。周文靜就是。

好像很少人會思考為什麼科技發展這麼快,幾乎呈一種爆發井噴形式。但周文靜會,并且她認為這不是好事——科技發展太快,而人類進化太慢,步子太大總有一天人類将掌握不住這種力量。

這聽起來很像那些科幻電影中的理念。

徐知夏很少考慮那些,她覺得現在生活比以前方便太多,就是生活成本也高了太多,且無法節省。

比如公共網絡費用——現在的無線網絡覆蓋效率很高,可以整個區域共用同一片網絡,等于你手環連上無線網,隻要不出市就可以一直連着這個網。

再比如公共交通費用,也是同理,市内出行公共交通工具免費,像公共汽車、地鐵、輕軌,手環驗證一下身份ID就可以免費坐。

手環的人工智能程序當然也需要付費,它可以幫你做非常多生活瑣事,接打電話回複文件做PPT訂車票,有配套設施的話也能幫你做菜洗碗洗澡打掃衛生,甚至角色扮演——這可太火熱了。

于是市民們每個月除了水電燃油費通訊費還需要交公共網絡費交通費設施維保費等等,算起來生活成本高了很多。如果不需要這些服務的話,得專門向有關部門申請,相當于要求這個社會屏蔽你,你可以因此每個月少交幾百塊錢。一般人不這麼幹,沒人想被社會抛棄。

這樣的科技與社會高速聯合發展之下,好處是被落下的人越來越少了。之前很多老年人并不願意接受這些手機互聯網新事物。

但是他們現在交了錢。

這是什麼概念。

一夜之間全球中老年人全部學會了用手環、上網、坐地鐵、使用智能家居。八十歲老漢科技公司編程再就業的事都時有聽聞。

要問他們手環哪裡來的,他們怎麼會願意主動去買手環。

手環是免費發的。

徐知夏握着鼠标的手指一頓——手環是誰發的來着?

她去摸表帶,絕對仿真皮膚觸感,戴了三年一次都沒卸下來過,中間沒有任何不适。

一開始,好像是買手機電腦送的,後來買家電也會送,這個免費的過程持續了整整三個月,沒趕上的後來想買,也是一個超級便宜的價格。那時候手環最大噱頭是3D投影,沉浸式觀影打遊戲之類的,定位是一款大衆娛樂設備。

但是當市場發現手環的持有率明顯高于手機的時候,手機就漸漸被淘汰了,開始研發有關手環的智能軟件。

徐知夏上購物網查了查,現在大家常用的那款原價一百塊左右,逢年過節還打折,發售公司是……興欣電子科技公司,主要産品就是手環和配套的一些智能設備,影響力蠻大的一家公司。

順手查了下公司法人,及法人的親屬關系——實在是之前整理受害者信息形成習慣了,看到個人就習慣性弄清楚他身邊所有關系。

張一江,畢業于寒江大學,沒有親緣朋友,隻有工作上有來往的一些人在他的關系網中。

這還蠻少見的。

這個年代,沒有家庭扶持,一個人想闖出名堂是很難的,遑論是這樣一份可以說得上開創性的事業。

徐知夏對他産生了巨大的好奇心。隻能說真得感謝大數據時代,她有這樣的機會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如果生活在舊時代,她這種人得憋死。

于是在她這番極其耗費心神的查詢搜索下——當然中途也拜托安回幫忙進入了一些高權限系統——徐知夏發現,這個人的身份,不對。

不對到什麼程度,就等于你在視頻軟件裡看娛樂圈晚會直播,發現其中一個正在領獎杯的大熱男星是你去世多年的某個親戚。

這個張一君,和當年那個死在周文靜家裡的流浪漢,在全球人口信息檔案最高後台裡顯示,是一個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