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伊始一片混沌,無萬物生靈,無明星替,一截樹枝偶然掉落此世,就此紮根于天地存活,樹冠撐托起天,根須紮聚成地,至此新的世界誕生成形。
樹體将阻礙新生的混沌吸收,孕育果實。
萬物講究因果緣法,樹枝留于這個世界生長,得到養分,便将天地支撐,迎來日月與種族生靈,孕育法則。
法則由因果樹吸收天地混沌所轉化,出世即掌握世間大部分的主宰權,是為“天道法則”。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因果樹并非天道法則的母樹,但天道仍懷有尊崇之心。天道法則孕育的時間過久,久到四族已渡過漫長的方智繁衍時代,才出世。
但天道法則出世時出了意外,不知為何,四族首領同時殒命,意識轉化為法則的力量,從而脫離标準,生出受影響的極惡意識,不再公正。
另一個法則是何時誕生的呢?
大抵是因果樹發現自己所孕育的法則脫離“标準”,生出情緒再度孕育的存在。或者是天道法則的極惡意識作怪,制造無數苦難将生靈玩弄,蔑視生命,以至于源源不斷的情緒引入因果樹所存在的領域不被接納,從而在樹下不斷積累鑄就祂。
因果樹孕育的法則位分為兩種——主宰法則和輔位法則。
主宰法則隻有一個,是為天道法則,受萬物景仰。而輔位法則
是由萬物生靈而出現,卻又不在萬物之中歸劃,一旦所依賴的信仰、存在不再出現,輔位法則會被消逝,或者失去力量,終究也難逃死亡的命運。
從能量來源看,祂隸屬萬物生靈的七情六欲,其中生靈中人族的情緒更加複雜化,因此祂是以人體形法則出世,而非像天道法則一樣無形态。
不過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多久。
過多的怨恨憎惡形成單一的能量融入到祂的身體裡,祂一天天看着那些黑色的怨氣将純白的法則位變更為純黑,承受苦難的記憶,這些都在沖擊着出世不久的法則意識。
法則沒有強弱之分,隻有先後之名。
但這些怨氣像拔苗助長一樣促進祂極速的成長,祂也變得強大,卻也脆弱,脆弱于源于苦難的記憶,很多時候都在被動的接受它們。
隻有因果樹所存在的領域能抵制外界因素,隔絕所有,本能驅使祂趨利避害,很長時間祂都呆呆的坐在樹下,承受代價。
因為所承受的記憶過多,祂已記不清何時開智的。
大概是異世魂遠離故土孤身一人的悲恨,又或者是村落發生洪澇,一個孩子強烈的生欲。
天災人禍、至親背叛、生離死别等等,太多太多的悲恨了,每一個都有可能喚醒祂混亂的意識。
一個村落的孩子尋求了兩位法則。
天道法則帶走了魂魄意識,她擁有了被抛棄的軀體,同時也擁有了新的名字——陳非。
因為過多的情感,陳非魂體一分為二,理智與感性的剝離,轉化成另一個自己——陳是。她把清醒的意識變成枷瑣,自己跌入輪回記憶的深淵,陳是作出理智選擇,将自己鎖在因果樹地底沉眠,殘留幾縷化為影子潛伏在陳非身上。
陳非失去作為法則的記憶,短暫的擁有了作為凡人時無憂無慮的時光。
落後的小村莊裡,和睦良善的家人,注視她的目光總是慈愛溫厚。幼年時陳非怕電閃雷鳴的雨天,總是蜷縮成一團在角落裡,會被父母親人依偎在懷裡哄着,淺淺入睡。或許不是在懵懂時害怕代表天道法則的雷聲,不是害怕天道法則,隻是沉浸在她不熟悉的愛裡,隻是想從這些細節裡感受到被愛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