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姐給初月報了個演技班,學怎麼調動情緒,怎麼做角色分析,怎麼捕捉鏡頭,怎麼速記台詞,後續則根據個人需求選擇不同的專項班。
初月進步很快,報給楚姐,加了個台詞訓練課和古裝特訓課。
初月普通話标準,但她台詞功底較弱,平時全靠感情輸出,老師主要教她發聲基礎和台詞處理。
每天清晨,初月早早起來,全副武裝晨跑,跑完練台詞,大姨媽來了也不懈怠。她之前積極跑龍套,班上也知道,這麼個大美女突然要進娛樂圈,都特别好奇。
不過,再好奇,大半個月過去,大家也習以為常。
三個室友裡,白富美楊馨本身精力旺盛,每天早出晚歸。嶽苗愛學習,漸漸跟着初月習慣了早起,剩下郗玲玲躺兩天,也早起了。
晚上有空,初月把近十年大火的高質量劇集拎出來一部部觀看。這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長尾劇大部分優點突出,短闆少。
初月一部部看過,自己給自己寫小論文。
劉斐天天和初月視頻,對此好奇,初月說:“研究一下這些年大火的女主角,試一下不同的表演方式。”
她小學還跟着媽媽看劇,長大後沒耐心,遇到不合邏輯的地方總想吐槽,基本沒怎麼完整的追劇,看的都是些角色剪輯或cut版。
實際上一部劇不可能做到完美,初月要看的是這些優秀劇集的突出特長。
初月:“邰溪厲害,還是她爆劇最多,我感覺她以前演技更好,每個劇話題都很熱,沒看我也知道。”
劉斐:“她很會營銷,她經紀人特别厲害,好像也是晉嶼經紀人。”
不知為什麼,晉嶼在網上風評很好,但身邊大多數人對他無感。
初月:“會營銷也得有演技啊,她演戲雖然喜歡瑪麗蘇,有點模式化,但真的美!有種說不出來的勁,就讓人忍不住看她,覺得她有戲。”
初月看着看着,冒出一句:“大丈夫當如是。”
“……”劉斐忍笑:“好中二啊,初妹。”
這時門開了,郗玲玲背着零食進來,話題打住。郗玲玲隔兩天就買一書包零食,問她要,她喜歡的小氣給,一般般的大方給。
這會初月伸出手,郗玲玲就說:“你不是要減肥?”
初月笑眯眯:“那也要吃。”
郗玲玲大方讓初月挑,看來這一書包都是沒吃過的新口味。她打開平闆,以為初月在做她那個面部肌肉訓練,就說:“要不你再演一下邰溪。”
昨天初月一時興起,在宿舍表演‘我是邰溪’和‘我是浦熙月’,演得那叫一個活靈活現,沒化妝,臉也不像,神态動作特别逼真。
三個室友都震驚了,知道初月在演戲,這,這是不是有點厲害啊……
初月來了興緻:“那有什麼,我給你演個老太太吃面!”
這可是她今天新學的,廣受好評!
郗玲玲:“……”
初月的大學生涯平靜而不乏樂趣,穩定積累着各項新技能。電視劇看煩了,她就看看電影,有時還會演個片段,手機自己拍自己。
三月中旬,劉楚給初月找了個新的試鏡機會。
劉楚:“《鴛鴦記》那個來探班,和你拍了合照的編劇楊老師記得吧。這個是她參與完成的劇本,校園青春劇,給你的角色是女二。”
初月眼睛一亮:“當時她說下次找我演戲——”
劉楚:“是真的。”
初月很開心,小小的問一句:“這個劇女主是誰啊。”
劉楚:“還要試鏡,小成本網劇,找的是在校學生,你算是楊老師看中,特地邀請的。”
“先說好,這個劇其實我比較猶豫,導演研究生剛畢業,她和另一個編劇是高中同學,這個網劇是她第一部作品,前邊隻拍過幾個短片。”
導演徐曉靖想拍的是電影,但即使讀了國外的研究生,有過幾年劇組經驗,作為電影導演她還是太年輕了。
她那個電影劇本一直沒人看上,決定曲線救國,就通過她爸的關系立了這個網劇項目。劇本删删改改,寫出來13集,人家平台要求是至少18集。
但故事已經很完整,再加人物加沖突都會顯得畫蛇添足。
導演她爸就請來了楊老師,劇本到手,先誇,說不錯,故事相當完整,但展示怎麼上課,怎麼努力學習,怎麼考試的情節太多,情節平淡。
楊老師和導演原編劇都仔細聊過,定好方向就閉關。
十天時間,改好的劇本拿來一看,21集的框架有了,延續原本的風格,不狗血,沒車禍,沒多角戀,有的隻是青春的成長。
更難得的是,她将原劇本那些怎麼上課,怎麼努力學習,怎麼考試的情節融彙到一起,與主線劇情相結合,故事完整,人物個性鮮明。
徐曉靖和原編劇田箐都服氣了。
項目很快啟動,制片人是導演她爸的熟人,請了個經驗豐富的副導演,有成熟的劇組班底,該有的都有——
但導演畢竟是新手。
“她拍的幾個短片我看了,可以說有潛力,有天賦,網劇拍出來到底怎麼樣,誰也沒法保證。但楊老師給我看了劇本,我認為值得一試。”
初月馬上表态:“我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