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覺醒的她 > 第63章 明以動也

第63章 明以動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子夏輕拍着手開心地說:“又到了看花看樹吃香椿炒雞蛋的季節啦!”

女孩二十多歲,跟着林子夏學琴半年,每周的見面,對彼此而言,都是一場重要的赴約。與其說是雙方的堅持,不如說是雙方的“用心”和彼此“成全”。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要長期穩定自發地做一件事,必定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内在的滋養且輕松不費勁的,不然僅靠隻有所謂的“堅持”和“毅力”是萬萬不能做到“自律”。正是因為這樣的“互動”,每個星期天的上午也變得越來越可愛。

對林子夏而言,琴像一根串起生命中那些零零散散的珍珠的線。學琴是磨練心性,教琴也同樣是在磨練心性。彈琴從來不是彈曲子,而是彈心。當氣質變了,才算入門!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學相長。老師常說:“要想自己有更大的進步,那就去教别人。當然,前提是你教的是對的,而不是錯的。不然,那就是在害人。”因此,在教琴這件事上,林子夏始終很克制。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的誘惑,很難不受幹擾。而抵擋誘惑的最好辦法就是帶大家讀書,了解古人的情志意趣,親近更偉大的人格。雖不至,心向往之。

兩人安靜地坐等水開,感受着陽光的溫度、窗外小鳥的雀躍、以及風吹樹葉的沙沙聲,一片歲月靜好的樣子。事實上,所謂的“歲月靜好”,重點在“靜”!心靜了,歲月自然好了。從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天地悉皆歸。

林子夏喝了一口茶,愉悅地說:“我最近在讀王維的詩,真是個妙人!以前不覺得他的詩有意思,跟李白的激蕩和杜甫的沉穩相比起來,總覺得寡淡了點。但是最近讀王維的詩,卻讀出了靜水流深的感覺。他的詩有一股‘靜氣’,能讓人‘靜’下來。比如我今天剛讀到的這句:‘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再比如:‘淼淼寒流光,蒼蒼秋雨晖。君問終南山,心知白雲外。’閉上眼睛,就是一幅生生流動的畫面。不是他的情感不夠濃烈,而是他将自己濃烈的情感消化之後的那種内在平和。從這一點上,杜甫和李白還是在‘人’的範疇,而王維已經超越了‘人’的範疇。”

林子夏對王維的生平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每個時代都活過千千萬萬個人,每個時代都有屬于那個時代所要面對和回答的具體問題,而那些被記住名字的人首先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在面對時代的問題時,必定是提出了有别于同時代其他人的思考以及行為的特殊性,這樣的人在西方被稱為“hero”,即英雄,而在中國曆史上則稱之為“人物”,這些人物活出了他們的“信念”。王維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如果回到盛唐時期,王維是那個長安城裡最明亮的天才少年,是所有王公貴族争先邀約的座上賓。寫詩隻是他才華的一小部分體現,更是早在十七歲就已經寫出像《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樣的傳世之作。同時,他的音樂天賦和繪畫天賦更是無人能及。尤其有一個故事說,王維看到王府裡挂在牆上的樂工演奏圖,居然能辨認出那一瞬間的動作,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的第一拍。以繪畫來說,王維開創了南宗的潑墨山水,影響了宋朝的文人畫。當然,就連後世所熟知的陶淵明都是王維一手捧紅的,并且根據《桃花源記》寫了一首詩叫《桃源行》,從此桃花源這樣的世外桃源意象,受到後世文人的追捧,那一年他也才十九歲。王維心中對桃花源的向往,讓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終南山經營他的别墅——「辋川别業」,還有專門的「辋川集」記錄他的山居生活,尤其是天天跟道友裴迪泛舟湖上,彈琴賦詩。

“王維的詩裡,也有不少送别詩,比如送李判官赴江東,送張判官赴河西,送張道士歸山,送劉司直赴安西。而其中最為後世熟知的應該就是《送元二使安西》。後來這首詩被譜成了古琴曲叫《渭城》也叫《陽關》。如白居易的《對酒詩》寫道:’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這裡的《陽關》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林子夏說到這裡,起身移步來到古琴前坐下,女孩也跟着起身來到琴前坐下。輕撚琴轸,調弦換調之後,深吸一口氣,彈起了《陽關三疊》,邊彈邊哼着詞,仿若置身千年前的那一場送别現場。“清和節當春。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和此時窗外清麗明亮的景色融為一體,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則将古人那種此去一别何時再見未有期的離情愁緒通過曲調展現的淋漓盡緻,一遍又一遍地疊唱再疊唱,對應送别時的一送再送又送不舍之情,層層推進,情真意切。

一曲畢,林子夏緩了好一會才開口說道:“現代人大概很難理解古人的這種離别之情……古人在交通、通信極度受限的情況下,每一次的離别都有可能是永别,因此,在那時候,每當離别之時,這樣的送别場景就會一次又一次地複現。現代人的交通越來越便利,通訊技術也越來越發達,于是離别也不再是件多麼傷感的事,雖然傷感但也不至于像古人那般。人們總說來日方長,實則世事無常,某一次的離别也有可能是永别。因此,要好好珍惜每一次的相見,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啊。”

林子夏頓了頓,對女孩說:“那咱們今天就開始學《陽關》吧!”

一人一琴,對面而坐,“聽唱《陽關》第四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