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林子夏都在為“吃”忙。一邊聽着廣播,一邊勤勞地包着扁食,感覺過了很久,手都酸了,但看了看表,結果也就過去半個多小時。看着眼前還有一半的肉餡,心想,那就再包半個小時。這要是不趕緊包完放冰箱,估計就要壞了……
“接下分享一首美國女詩人Emily Dickinson的詩,題目叫To Make A Prairie《建一座大草原》。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原文:
To make a prairie
It takes a clover and one bee,
One clover, and a bee.
And revery.
The revery alone will do,
If bees are few.
大緻就是說:建一座大草原,隻需要三樣東西,一棵三葉草、一隻蜜蜂和一份想象力。如果蜜蜂缺貨,隻需要一份想象力即可。這樣一首短短的詩,不過就是要表達一個非常簡單的意念、一種感受,那就是我們的想象力幾乎無所不能。提醒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是不是常常忘掉了我們擁有的想象力。如果我們不再擁有有想象的能力,多麼的可惜啊……”
林子夏的思緒随着廣播裡的聲音飄蕩,忽然塵封已久的記憶好像被勾了出來!是的,想象力,如果什麼都沒有,至少還有想象力。或許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自己想象的世界,那反過來也行得通。
顧不得手上還沾着面粉,林子夏趕忙起身小跑到書桌前,抓起桌上的筆,任意翻開一頁紙,先是大大地寫下“想象力”三個字,接着又在這三個字周邊奮筆疾書,等停筆的時候,一頁紙上畫的亂七八糟,估計隻有她自己能看懂都寫了什麼。
接着又回到餐桌前,稍微調整了一下包扁食的順序,試圖提高自己的效率,實際上速度是更慢了。林子夏明顯感覺到自己有些不耐煩的情緒,心想:要不就這樣吧……剩下的肉餡炒一炒當個菜……不行,剩下的這些皮不用完,下次也不知道啥時候再用……别急,慢慢來……多少有些強迫症……包完吧……
霎那間,無數個念頭齊飛,着急着趕緊弄完,但一下子又弄不完,于是就有一股勁在暗暗較量、消耗。就像日常中,也總是無意識地在各種較勁,被各種念頭幹擾。莫名地不知從哪就冒出一個“擔憂”:操心一下自己的事吧?!事業好像進展有點慢……債務的大山還壓着……婚姻好像也沒有着落……瞬間腦子裡一堆亂碼,越想越焦慮,不知不覺就被情緒帶走,掉進情緒的漩渦,坐立不安……實在不行,要不算一卦吧?
在面對未知和不确定的時候,如果自己内心無法安定,那隻能找“玄學”了。
吃過午飯,林子夏坐下來蔔了幾卦。一方面是好玩,另一方面也是想有個心理安慰。
這一卦,無咎,再來一卦,還是無咎……都無咎…
無咎,就是沒有過失,當然也沒有驚喜。卦辭也幾乎一緻地提醒林子夏“審慎穩進,不必急于求成”。
林子夏心想:Ego太狡猾了,暗暗帶節奏,想讓“我”擔憂,着急,越對抗越消耗,這就是當局者迷。反倒卦象很中肯,讓“我”别急,平常心,回到“中道”上,跳出來看看現在能做什麼。這是多麼大的智慧。回到中道上,一切自有它的節奏,隻需保持覺察,“順流而下”就好。順着“心流”,節能減耗,沒有較勁就沒有消耗。
正是這樣一個中肯的建議,讓林子夏明白“擔憂”也是在提醒和考驗自己:是否有信心?是否堅定地讓心帶着走?
當“幹擾項”變多的時候,能否保持清醒?如果“擔憂”持續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被幹擾的程度也一次比一次小,那這就是進步和成長,說明定力在不斷變強。
确實,堅定地做自己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要穩紮穩打,一步一步走好。
無咎二字是古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提醒林子夏保持平常心,好壞都平常心對待。不是不操心,而是“操心”不解決問題,因為操心隻不過是在較勁,而較勁隻是在無謂的消耗。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放輕松,回到現在,看看現在能做什麼?!因為人最可把握的也隻有當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