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破案了。難怪當時問她喂馬的事,完全沒反應。接着安慰道:“李老說你這種情況隻是暫時的,不要有心理負擔,放輕松。”
“但李老頭沒跟你說,他也無能為力吧。”
飛飛忽然脫口而出說:“你不是機器人吧”
「鱚寶」搖搖頭說:“是機器人就好了,直接重啟。但我是人,隻是常年用訓練人工智能的方式訓練自己。”
“那你試試重啟一下呢?
“如果是機器人出現了問題,人可以幫它們重啟程序,但我是人,我沒辦法自己重啟。”
“那誰可以幫你重啟?”
“大概隻有造物主了吧。”
飛飛自言自語道:“這已經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
從小到大,飛飛想過最多的問題是“活着的意義是什麼?”,好像從來沒有想過“活着”之外的存在,因為那看不見摸不着,既沒有被證實過是真實存在的,也沒有被證實過是不存在的。于是,幹脆就用孔夫子的辦法“敬而遠之”。
但如果真的有一個絕對的存在,那它在哪裡?
如果沒有,那這個世界為什麼又設計得如此巧妙?
雖然,人可以發明人工智能,編寫各種程序,甚至生産高智能機器人,但也都隻是在模仿人自己,人依然搞不清楚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最小的物質組成單位是原子還是量子還是弦,依舊無法證明。
不能被證明的是不是就不存在?就像看不見的是否就不存在?聽不到的是否也不存在?
人的測量工具越來越精密,可以被觀測到的東西越來越多,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看不見的未必不存在。不能被證明的也未必不存在。隻是在更精密的觀測儀器被發明出來之前,暫時看不見、暫時不能被證明而已。
那第一個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要來到這裡,為什麼以現在的形式呈現,人死後又會去哪裡?是死了就沒有了,還是死隻是眼睛可見的一種形式,而實際上隻不過是當前狀态的結束,又同時是下一個新的狀态的開始?
如果不讨論生前和死後,隻看活着的時候。從一個小小的受精卵開始,一點點長大,到成了人形,到脫離母體,獨立存在于這個世界,從小小的嬰兒,隻能依靠母親的哺乳與照料,到會走會跑,到漸漸長大成人,擁有生育下一代的能力,再到慢慢地衰老。這個過程又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要有這樣一個過程?有人說這是墒增,但又為什麼會有墒增?
如果連這個過程也不去追根究底,隻看呈現活着的狀态,餓了要吃、困了要睡,飲食男女,七情六欲,痛苦不堪。好像也有快樂,但痛苦貌似更多。為什麼明知道貪嗔癡不對,還要沉淪其中?
或許,人也隻是造物主的一個玩具,就像機器人對于人來說,也隻是玩具而已。
飛飛的一連串意識流式自問自答,并沒有得到「鱚寶」反饋,此時眼前的這個女孩好像靈魂出竅一般,怔怔地坐在那裡,空有一具軀殼。飛飛心想,這「鱚寶」該不會又“宕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