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皛給媽媽送去外公讓捎帶的韭菜,進了店随手放在後廚作勢就要離開。
經過前台,荷母正刷着手機短視頻,聲音在荷皛聽來震耳,吵得她頭痛。擰眉準備說道兩句,但之前自己說過很多次,每一次都白說,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荷母每次的說辭都是:“我老得耳朵都聽不見了,你體諒一下。”
加之雖然她們母女倆早就和平共處,但這個和平僅限于除了荷皛事業以外,出于母女親情天性的話題。若是再有類似的問題發生,大約她們還是會掀起矛盾。
荷母眼睛盯着手機,卻心不在焉。時刻分出精力觀察荷皛,這段時間荷皛從來不提蜂場的事情,發生的困難她不找她幫忙。她本質上不同意她創業,作為母親還是願意出錢。
她斜視荷皛的動向,走了個神荷皛已經到門口了,她連忙找了個話題:“荷文博這兩天幹什麼呢?”她已經兩天沒回家了,一是守店,二是實在不想面對不省心的兒子。
“偷學廚藝呢。”荷皛如實回答,“最近興趣高漲,拜了個業餘的師傅。”
荷母一聽火氣又上來了,意外道:“什麼時候村子裡有個廚藝好的師傅?今天我就回家,打斷他一條胳膊,看他怎麼做菜。”
荷皛微歎口氣說:“這件事交給我吧。”
荷文博這個年紀,不能用強的,得先禮後兵。
“這事兒得找姜姨幫忙。”
荷母稍稍放下心來,好在這件事上女兒是跟自己同一個戰線,“我給你姜姨發個微信,你放心去找她吧。”
再無話可說,荷皛發動電驢就去鎮政府。
鎮政府在幸福街前面一條街上。
早上正吃着飯,鎮長的電話打了過來。
鎮長對回鄉發展的年輕人很有好感,也多有照顧。當時荷皛回來開蜂場,注冊商标,拿鎮名當品牌名,前前後後鎮長幫了不少忙。
除此之外,鎮長本身就是富和村的人,他父親跟外公是一起長大的,關系比較好,所以私底下她還管鎮長叫叔。
鎮子本來就不大,所以人脈關系網密集,擡頭不見低頭見。荷皛平時也會幫鎮長搞一些自媒體等互聯網上的東西,去年還負責了助農直播。
鎮長也沒多說什麼,隻說讓她上午去一趟。
鎮政府今年從市政府那裡撥款在為民街修建了新區,今年正陸續往那兒搬。還有一些舊時的文件和桌椅闆凳什麼的放在舊區。
荷皛車停在舊區停車場,直奔會議大廳去。
推開門,才發覺今日貌似要講件大事,她平常不大見的幾位領導幹部都在這兒,應當是剛開完會。
大家一水兒地眉開眼笑,清河鎮要有好事發生了吧。
鎮長支走其他人,隻留下一個去年剛剛選調來的碩士生。他體态圓潤,很有福相,面色紅潤,待人也謙和有禮。有很多事是他跟荷皛對接。
“曹叔,海明。”荷皛打過招呼就被安置在前排座位席上。鎮長示意宋海明講解一下今天會議主要的事情。
宋海明在電腦上播放PPT,一句話概括總結:上面要往下派人了。還是個能有望幫助清河鎮做大做強,走向光明的人。
清河鎮要發展經濟,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是農業和一些輕工業。這兩年來國家大力支持文旅發展,淄博親民周到的燒烤、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新疆廣袤怡人的自然風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好例子。
荷皛認為清河鎮發展旅遊業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清河鎮最出名的是茶葉和鼻煙壺,然而清河鎮坐擁得天獨厚的地勢。山水相依,空氣怡人,手工藝發達,也造就了特别之處,例如刺槐和蜂蜜。
她之前也跟鎮長提過,“人們在清河鎮有可以自立門戶的優勢。”但奈何一直未有成效,使得大家不得不外出打工,清河鎮勞動力流失大,老齡化嚴重,因此不斷惡性循環。
鎮長指着電腦上蓋着紅章的文件,頗為激動地說:“我之前跟市裡提了,這次就有成效了。”
據鎮長的小道消息,這次下派的男人是文旅局的,叫周惜柏。985畢業,實力出衆,在文旅這方便頗有自己的想法。
“最主要的是他父親是财政局的。”鎮長和宋海明笑得眼尾紋都要漏出來。
荷皛心裡也高興,這是來了個救星。她看着手機上男人的照片,笑容不減,直誇贊這人生了副好面容。
這倒實非虛話,真是長得英俊。
“他後天就到,到時候會邀請你們這些創業的年輕人來參會。”鎮長這話的意思就是荷皛到時候要來。
以往都是她來參會,但她這次拒絕了:“曹叔,這次讓姜唯來吧。她比我更清楚媒體策劃上的東西,對于文旅創新方面的事更能提出好意見。其實我之前的分析一多半也是姜唯的看法。”
宋海明送荷皛出門,臨走時說:“清河鎮要舉辦鄉民文藝彙演,這次是下文旅局和鎮政府聯合舉辦。”
也就是說,這次文藝彙演也是一種考察。可往往更讓人感興趣的是下句話。
“這次彙演獎金不少,而且這次下派的一個目的是扶持像你這樣的新農人。”這意思表達夠明顯了。
宋海明言盡于此。
荷皛隻覺意亂,迷迷糊糊地不分方向亂開電動車,不多時就到了集市口。
每月帶3和8的日子都會趕大集,攤位前後左右綿延幾百米,可媲美過年的大集。
思緒神遊之時,荷皛被遲昉的聲音拉回。
他問荷皛:“你也來趕集?”
荷皛回身停下電動車,摘下頭盔才看清遲昉載着荷文博,車筐裡空無一物,菜兜子一棵菜都沒有,是剛來呀。
荷文博下車,從荷皛手中接過電動車停放在空閑的地方,跟旁邊的攤主打了招呼,“哥,幫我看一下車,馬上回來。”
遲昉照例停靠在荷皛小綠車旁側。
三人一起走進熱鬧擁擠的集市。
攤位分列道路兩側,賣蔬菜水果、衣服鞋飾、香辛調料、生肉熟食等等,幾乎生活中所需要的都存在,就像是一家大型的流動商超。
有不少眼熟的攤主一直待在舊地方,其餘則是流動式的,沒聽說這個位置有什麼說法。
可笑的是,這三個人逛了百十米後買的東西很少,沒有裝滿一袋。隻買了一些香辛調料。
其餘的例如蔬菜,荷皛說:“外公種了,老媽家也有。”
再如水果,“大伯家有。”
遲昉看着争論的姐弟倆,不免失笑,想勸解又被荷皛眼神警告,她發了微信說:“别買太多,荷文博想學做菜。”
最後遲昉挑挑揀揀,買了一點應季蔬菜和生肉。荷皛負責打價抹零頭,荷文博負責提着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