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忙和了半個月,趕在梅雨季來臨前,将麥子曬幹裝入麻袋。
這期間,家裡的男人們每日都會輪換着去曬場守麥,一是擔心被鳥雀啄食,二是怕下雨打濕發黴。
幸得老天眷顧,日日都是好天氣。
當初沈瑤同姨父家和舅舅家都說好的,這首批冬麥的種子會給她們兩家各兩鬥。
“阿瑤,先不急着選麥種,咱們過下稱。”田中正這幾日嘴角都是咧到了耳後根,夜間做夢都在笑。
隻見他随手掂起一麻袋新麥站在主屋廊下,示意女兒将秤砣取來。
“爹,這還需要過稱嗎?”田寶珠笑着将杆秤遞到爹爹手裡。
大夥齊齊望着田中正的動作。
兩畝地攏共收了五麻袋的麥子,這怎麼看收成都是很不錯的。
田中正才不管這些,哪怕心裡頭也知曉,他還是要親眼看到結果,然後告訴鄉親們冬麥不僅能種,而且收成不差。
讓當初笑話阿瑤的那些人都睜大眼好好看看。
五麻袋的麥子都稱完,一共是二百七十斤,折算下來一畝地能産一石多的糧,且還是在冬日裡。
田中正情緒很是激昂,放下手中杆秤嘴裡連道三個好。
若是照着這收成,隻要好好伺弄田地,佃農們不僅能交上賦稅,手裡還能有餘糧。
這怎麼不算是一壯舉?
阿瑤她這是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啊。
黃梅看着丈夫有些失态,上前握住了他的手,猶豫再三還是問出了口:“阿瑤,這種冬麥的法子你确定要讓趙小福遞交給那當官的?”
“阿瑤,這事要不再仔細想想。”苗氏也在旁相勸,不是見不得阿瑤好,而是怕某些人會壞事。
若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得到還能在冬日種麥。
雖是為民的好事情,但各處氣候田地肥力不同,她們擔心萬一中間出了岔子,阿瑤不僅要被人罵的狗血噴頭,恐怕還會結下許多仇。
這法子還是她們自個村裡曉得就行。
沈瑤将挑好的麥種遞到姨母和舅母手中:“年前我就托表哥下鄉收山貨時,替我勘察各地的氣候和田地,不說旁的,就咱們青峰鎮下轄的村子裡,都有好幾處能種冬麥,其實這法子呈遞上去,知府大人是否采納也未可知。”
這話說得也有理,那些當官的哪會務農,肯定不會輕易相信采納。
長輩們哪裡曉得這件事情,沈瑤和楊繼宗還有趙小福早已商議好,如何說服房縣知府采納此法。
家裡有了新糧,自然是要邀請大夥嘗嘗新糧的味道,沈瑤和爹娘一商議,就舀了一鬥麥子去曬場磨面粉。
學堂還有幾日才開學,這些日子沈瑤眼睜睜看着楊繼宗從一白面書生曬成黑皮農家小子。
至于她?她總算比楊繼宗白了些。
除了收麥的第一天她和表姐文英跟着忙了整日外,後面她們三人都在廚房給大夥做飯,搞後勤工作。
麥子要磨成面粉得去曬場用石磨磨,還得拿篩子過篩。
所以沈瑤便拉着楊繼宗一塊去幹。
一鬥麥子去掉麥麸能磨出七斤精面,這樣白淨的帶有麥香味的面粉沈瑤真是太久沒見過了。
一直以來大夥吃的都是糙米和粗面,如今能嘗到自個親自耕種的面粉,怎能不激動。
“子安,你有想吃的面食嗎,饅頭,餅子,還是面條?”沈瑤視線落在楊繼宗手裡拎着的面袋上。
楊繼宗将面袋換了隻手拎着,牽起沈瑤的手将人往身邊帶了帶:“肉包子。”
當初身陷采石場時,阿瑤送來肉包子的味道他至今都忘不了。
“好,回去我就剁肉餡。”
楊繼宗貪戀和她獨處的時光,刻意放緩了腳步,“阿瑤想吃什麼面食?”
“雲吞面。”沈瑤忍不住吞咽着口水,“咱們快回去,我都有些餓了。”
這天晚上,大夥不僅吃到了肉包子,雲吞面,還有烙的金黃的蔥油餅。
一碗雲吞下肚,沈瑤覺得還差些滋味,思來想去終于想到差了什麼——黃豆醬。
正好用新磨的面粉做。
不過要想做好黃豆醬還得再等等,梅雨季節是做醬的好季節,溫度濕度都剛剛好。
黃冬生從城裡回來,狼吞虎咽的吃下一碗雲吞面兩個肉包子,還覺得不夠,又讓他娘給扯了一碗面條才夠。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幸虧咱們現在的日子好起來了。”黃松柏看着兒子的吃相忍不住笑。
可不就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