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榮哪料到楊繼宗會有幫手,被同行的人攙扶起身,捂着脖子惡狠狠的出言威脅。
“等着,你們都給我等着。”他就不信楊繼宗沒有落單的時候。
眼瞧着這些流犯落荒而逃,衆學生這才丢掉手裡的石頭和木棍奔到楊繼宗身邊異口同聲詢問:“老師,您沒事吧?”
楊繼宗擺擺手表示沒事,随後示意衆人先把竹子背回去。
晚間,當村裡的鄉親們從娃口中得知有流犯在河邊尋釁滋事,立馬就坐不住了,他們要去找薛裡長,讓他來解決此事。
衆人急沖沖的去卻是氣沖沖的回,姓薛的竟然不管這事。
楊文英站在廊下臉色發白,抓着沈瑤的手,聽着哥哥同大家道歉。
這郭昌榮明顯就是沖着他們兄妹來的。
“阿瑤,那人不是好人,流放途中他為了能填飽肚子,将自個的娘子供人玩樂,還,還……”楊文英縮在沈瑤身前瑟瑟發抖,如需要保護的乳燕。
沈瑤伸出雙手将她環顧在身前安撫:“不怕,我們都在家,諒他們不敢亂來的。”
“既然薛裡長不管,那咱們自個管,往後咱們都留意着些,不是咱們村的人不讓進,若是碰見有流犯入村咱們就給攆出去。”
“沒錯,咱們各家各戶現下都養着兔子,他們肯定是惦記着想偷,若真來偷雞摸狗,咱們就得狠狠的打。”
“來一回打一回!”
“對。”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就将這事給定了下來。
黃松柏也覺得必須這樣做,和大夥離開時不忘叮囑外甥女和楊文英平日莫要單獨出門。
翌日,晨起。
沈青山邊用早食邊再三叮囑楊繼宗,他不在家時,楊繼宗身為男人必須得保護好家裡人。
楊繼宗擡手還沒發誓,就聽籬笆院外傳來一群婦人的呼喊聲。
“文英,阿瑤你們在家嗎?”
楊文英和沈瑤兩人立刻喝完碗裡的粥朝門口走去,“在,我們在家呢。”
站在門外的婦人們各個人手挎着一籃子,沖着兩小姑娘笑:“吃完飯和嬸子們一塊兒去山上挖野菜,去不去啊?”
去,怎麼不去。
沈瑤和楊文英回頭看了一眼飯桌上的家人,然後嘻嘻一笑,各自提起竹籃拿起小鏟子就跟着嬸子們出發了。
沈青山追在後頭喊:“你們别往深處去啊,阿瑤!”
沈瑤和楊文英哪裡聽得見,她們倆人被村裡的嬸子,年輕的媳婦們紛紛圍住。
有向她倆八卦問竹子制紙一事,還有八卦趙小福是不是真能考上童生的,最後再八卦一下沈瑤婚後幸福生活的。
嬸子們敢說,她們不敢聽啊,那些帶顔色的問題臊得兩個小姑娘面紅耳赤。
好在到了山腳下,漫山遍野的野菜轉移了嬸子們的注意。
楊文英頭回挖野菜,但不愁怎麼挖怎麼認,因為她身邊有很多熱情的人教她辨别。
能飼養雞鴨的鼠曲草;可炒食做湯做餡的黃鹌菜;能調經活血化瘀的益母草,鮮嫩的荠菜等。
看着手中挎着滿當當的籃子,楊文英心裡也很是滿足,她今日收獲得不僅僅是野菜,還有鄉親們對她善意的幫助。
兩人回到家中,将挖回來的野菜洗幹淨放在簸箕裡打算中午做了吃。
野菜餃子,野菜湯,聽着就很鮮美,很健康。
楊文英美滋滋的将自個挖的鼠曲草剁碎了灑在院子裡,咯咯咯的喚來養大的四隻小雞,看它們滿地啄食。
“阿瑤,你說咱們的雞啥時候能下蛋啊。”不然田伯父給她搭建在騾子旁的大/雞/窩豈不是浪費了。
沈瑤撸起袖子擡了擡手示意楊文英别看了,過來幫她把竹子擡到泥竈旁蒸煮。
“阿瑤!”楊文英幫她擡放到鍋旁,還是不死心,繼續追問。
沈瑤将砍刀遞到她手裡:“先把這些竹子劈斷扔到鍋裡煮,然後我再告訴你。”
于是楊文英立馬充滿了幹勁,直到第一捆竹子悉數入了鍋,沈瑤才告訴楊文英。
小雞要養到百日後才會下蛋,一百五十天後會越下越多。
沈瑤剛說完,楊文英就興奮極了,“那咱們的雞可以開始下蛋了呀。”
“是呀。”沈瑤學着她的撒嬌的語氣。
楊文英給了她一記貓貓拳,看着自個親手養大的雞頗有些成就感,“明日我再托冬生給我買幾隻雞回來養,到時候咱們天天吃蛋,吃不完就放到供銷社去賣。”
“行啊。”沈瑤并沒有打擊她的積極性,反倒很是鼓勵楊文英放手去幹。
楊繼宗中午從學堂回來的時候,就看見三位家中長輩連夜壘起來的泥竈裡煮着竹子,鐵鍋下的柴火燒得正旺。
院子裡兩個小姑娘一個在做繡活,一個在練毛筆字。
練毛筆字的那位很是不專心,邊寫還不忘往盤子裡摸一顆幹棗往嘴裡送,兩頰塞得鼓囊囊的,臉上造的似花貓。
“阿瑤,文英,我回來了。”楊繼宗将書籍放在沈瑤的桌子上,擡手摸了摸她的臉。
沈瑤瞪了他一眼,幹啥幹啥,文英就在邊上看着呢,怎還管不住手了呢?膽子真是一日比一日大,竟趁着她爹娘不在家可勁兒欺負她。
楊文英并沒有看到哥哥做了什麼,收了繡布放回屋:“哥,嬸子不和咱們一塊吃,那咱三晌午就吃野菜餃子吧。”
“成,我來擀面皮。”楊繼宗收回手,指了指沈瑤的臉,“有墨迹,阿瑤和我一起洗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