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山獵的野豬肉家裡留下半扇,很是給大夥補足了往日虧空的油水。
沈瑤喝着豬蹄湯,發出一聲喟歎。
她的另一個碗裡肉菜高高壘起,都是家人給夾的。
“阿瑤這回出去一趟又瘦了,下回送貨,讓你爹和舅舅去就成。”黃梅又夾一塊瘦肉送到沈瑤碗裡。
沈瑤筷子不停,扒了一口酸菜,越吃越開胃,碳盆擱在桌下供衆人取暖,大夥是吃得滿嘴油光,大汗淋漓。
衆人有說有笑的談着村裡近日發生的事情。
吃完飯後,幾個娃就着鍋裡的熱水将碗筷洗好。
黃杏早早就備好了山楂水,等娃娃們進了屋裡,将門一關。
桌上放着兩個大大的銀元寶,和一兩碎銀,在油燈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娘唉,這元寶可真大,你們一路揣回來怪沉的吧。”黃梅捂着嘴輕歎。
沈青山和黃松柏相視一笑。
“沉倒是不沉,揣了一路,夜裡緊張的都不敢閉眼。”
“真是辛苦你們了。”黃梅嘴裡說着辛苦,眼卻直勾勾的盯着兩個大元寶。
田寶珠都沒眼瞧自個娘,不過她也挺稀罕這兩個大元寶。
“姨母,你拿起來感受感受,看到底沉不沉?”沈瑤将兩個大元寶放到黃梅手裡。
黃梅一手一個,邊哎喲邊小聲道:“沉,真沉,妹子,你們也感受一下。”
兩個大元寶被大夥輪流握在手裡感受了一遍。
幸福喜悅在此刻蔓延開來,有錢可真好。
感受完,沈瑤便又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
楊文英熟練的翻開賬簿,記下沈瑤說得每一筆開支。
首先這批生絲最大的功臣當然要屬于萬河鄉的老人,以及自己,寶珠和文英,其次才是舅舅和父親。
所以,他們每個人除了有六百文的工錢外,還另有二十文獎金。
當初說好的,無論是養蠶,缫絲,每個人每月都有兩百文工錢。
田寶珠雙眸彎成月牙狀,“這可真是個好活,坐在家裡不用出門風吹日曬就能掙錢。”
黃梅很是贊同女兒的話:“但這活也不是誰都能幹的,阿瑤,明年向呂掌櫃供貨,可有啥打算?”
供貨的數目太大,光靠家裡人肯定是不行的。
大夥紛紛看向沈瑤。
沈瑤:“肯定是要招人的,明年先緊着咱們村裡的人招,教她們養蠶,缫絲,咱們出工錢。”
楊文英看着大元寶,又看向沈瑤,提醒她:“要不先把萬河鄉那片桑樹林買下,别到時候出了岔子,被旁人惦記。”
“對對對,還是文英想得周到,是該買下,就是不知得花多少錢?”
沈瑤也有這個打算,将自個先前就同劉公差打聽來的消息告訴衆人,荒地五百文一畝,頭三年還能免賦稅。
沈青山立馬第一個出聲鼓勵女兒:“買,必須得買,明日爹就陪你去丈量那片林子。”
若是錢不夠,他再進山打獵就是。
沈瑤又道:“還得建蠶室,往後肯定得大量養蠶,木架,養蠶的簸箕都得提前備下。”
田中正立刻舉手:“這事交給舅舅幹,舅舅做簡單的木工活還是拿的出手的。”
待說完這些事後,沈瑤又把将楊繼宗接回家的事情提了提,順便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沈青山坐在桌子旁,不出聲了。
黃杏揪着丈夫的後腰,心裡罵他,瞧他的态度把文英給吓的臉都白了。
,
“要我說,早該接回來了,子安要是樂意幫邢教頭管理那些苦役,就管呗,做好事,咱們又不攔着。”
嗯,沒錯,在黃杏的眼裡,楊繼宗本事很大,兄妹倆都是落了難的鳳凰。
一屋子的人隻有黃杏敢明目張膽的說這話。
“爹,接吧,我擔心後頭不能再這般輕易的交銀贖人了。”
沈瑤話音剛落,楊文英就站了起來,沖着沈青山夫婦倆保證:“叔,嬸子,這錢算我借的,等百壽圖繡完,有了工錢,我一定還。”
二兩銀子的工錢加上她這些日子存下來的,足夠接回哥哥。
“不用借,我這存的有,明日一早我就給你送來。”黃冬生沒了往日的嬉皮笑臉,很是鄭重的站起身來。
“爹——”沈瑤一撒嬌,沈青山哪還有拒絕的理由,誰讓自家女兒喜歡楊繼宗呢,接吧接吧。
于是,明日父女倆去丈量桑樹林時,就順便把人接回來。
楊文英也一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