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真少爺和替嫁小夫郎 > 第47章 第 47 章

第47章 第 4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果然讀了書的辦法就是多,趙童生讓他家裡人給咱們發了号碼牌,這就不怕今天白來一趟了。”

“聽說不買書也能去趙家的祠堂上課,這說的我都不想買書了。”

“八十八文一本又不貴,自個兒帶着書學會了,這書往後還能傳下去,這趙家以後書賣不出去了,趙家村的書堂不就關門了嗎?我們在家裡有書,還能對着書,教家裡沒有上過課的後輩呢。”

那些村民一想也是,趙家這書賣得多便宜呀,錯過這個村,可就真不一定能買到這麼便宜的書了。

即使臨近中午,院子裡也依舊人聲鼎沸,院門口被圍了個水洩不通,人們險些因為排隊又吵起來。

就連坐在人前登記号碼牌的趙家子孫也換了兩人,二郎更是累得口幹舌燥,恍然有種自己是田裡隻知道低頭犁地的老牛一般,睜着兩隻眼睛隻知道計數。

好在周用民幫着調整好村民的秩序,見趙二郎一副靈魂出竅的樣子,主動上前來要幫他記賬。

趙二郎可算是找到救星了,讓他在自己身邊,看着自己工作了一會兒,就讓周用民接替自己,他則到旁邊去抽空喝了兩口水,吃了些飯,這才覺得活過來了。

直到夕陽落下,還有幾個零零散散的村民,從其他人那裡聽到消息、看到号碼牌後,也攜伴前來領牌子。

趙家院子裡點着火把,将幾個登記的人面前的小木墩子照得亮堂堂的,這樣就更能讓人一眼看到趙家人眼底的疲憊,和讓人無法忽視的、幹了大量重複工作的呆滞。

最後一個村民從趙家院子裡走出去,趙家人才徹底松了口氣。

然而這還不算完,于氏看着院落一角堆得滿滿當當的東西,第一次沒有因為家裡出現這麼多物資而感到高興:“你說他們,要來打聽消息就來,要買書咱明碼标價,是多少就賣多少,這送什麼禮啊?!”

可人家大過年的上門拜年,不得帶點東西嗎!

這不是以後還要在趙家人底下上課學算數,家裡的菜蔬柴火什麼的,總能拾掇一些出來,拿來給趙家當新年拜年禮。

于氏累得口水都幹透了,轉頭看着滿臉疲憊的一家子,坐在堂屋的凳子上呆滞烤火,她擡起疲累的手招了招:“休息個什麼勁,快跟我過來把這些東西都收拾收拾,晾在這裡,這一晚上都不得凍壞了!”

她一邊叫着自己三個兒子跟她一塊收拾,一邊自言自語的念叨:“明天還得派幾個人,将這些東西都帶些去大集或者縣城賣掉,咱自家裡哪裡吃得了這麼多?還有這些柴火,家裡存的柴火已經夠用了,都挑到縣城裡去賣了。”

“賣了的錢,正好在書鋪裡買些墨塊回來。”

二房家趙二哥道:“還要買麻,直接就跟鄉鄰們家裡買好了,家家戶戶應當都有多餘的麻,若是不買,過個兩三日,家裡的麻就不夠造紙了。”

“那可得讓二郎把賬記好,不然以後不好分錢。”

正在堂屋裡計算鄉親們一共訂了多少本書的趙二郎,依稀間聽到奶奶說的話,險些忘記剛才算到了多少。

他這個活計還沒做完呢,奶奶又給他派上了新的活,他突然覺得這賬房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啊!

何悠這會兒也沒有閑着,正和自己的爹娘商量着怎麼安排書堂的課程。

既然書堂的事情已經安排到了大房家,二房和三房就不會再插手。

趙家大房一共有三個子女,老大便是趙墨才;老二在整個趙家孫子輩裡排行第三,大家都叫他趙三郎,今年已經十六了,大房家正在準備給他相看合适的人家;還有一個小女兒,今年才十歲,别看她年紀不大,卻極為聰明,算數知識也學得很好。

再加上大房間的兩口子,以及新娶進門的何悠,大房家裡除了趙墨才,一共六個人,也就是最多能帶六個小堂。

他們六個人包括何悠,心裡都很沒底,他們這就能到學堂裡去當先生,教學生識字認數了?

這怎麼想怎麼覺得像是做夢一般。

何悠倒成了這六個人裡的主心骨:“相公說,這幾日我們先在家自己練習着,如何給大家講課,等到初六後學堂開學了,我們就得獨自接待其他三個村子裡,那些要來上課的村民們了。”

大冬天的,大房的趙大哥擦了擦額頭上細細密密的汗珠,說話的聲音也有些結巴:“是、是得多練習練習。”

“可我這也從來沒有跟别人講過課,這事情怎麼就落到我身上了?早知道我就在家裡造紙了!”

就連何悠也在心裡想怎麼不是呢?早知道當初就和二嬸他們搶一搶造紙這個活計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