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一個身形高壯的中年男子一拍大腿,“趙家村不就是那個趙童生所在的村子嗎!我隐約聽說他在教趙家村的村民識字認數!”
“你這麼一說,我也想起來了!”
“難道這事是真的!我以為是哪裡傳出來的謠言呢!”
“哎呀,之前我們村村長也提過,說去找趙童生,讓他也教我們識字認數,我們那會兒都以為這是作假的消息呢!”
“我得趕緊回去找找村長!”
“我也得回去找村長!”
這件事如同草絮沾染上星火,驚掠荒原,隻一天就傳遍了好幾個村子。
這樣星星點點的火光,在縣城同樣蔓延開來。
二房一家在縣城擺攤,四籮筐的蔬菜,十幾條凍魚腌魚,還有七八十顆雞蛋,一家子分了三個攤位。
臨近過年,家家戶戶都想在過年的時候吃頓好的,這些東西在縣城裡,更是不缺買主。
趙二郎是家裡算數學得最好的,但他最初做買賣的時候不是很順利,因為有些主顧過來購買,總想在他這裡占些便宜,見他忽然會算數了,知道在他這裡占不到便宜,便找了些借口,橫豎不想在他這裡買。
趙二郎也不是個憨傻的,怎麼可能看不出這些人眼裡的彎彎繞繞,他帶來的東西又不差,價格也并不是十分昂貴,并不愁售賣。
這些人不在他這裡買,總有人會來買的,他可不着急。
他才不會為了盡快賣完自己手裡的東西,又被這些人坑騙了去。
從前坑騙了他,他沒去找他們的麻煩就已經是足夠豁達了。
果不其然,不多時有了新的主顧,生意進行得很順利。
縣城裡的人比之鄉下,學識基礎還是要高一些,一些常用的字和算數他們還是會的。
當他們看見趙二郎熟練地計算,并且沒有任何錯誤,都感到驚訝。
看趙二郎的穿着,便知道趙二郎是周邊村子裡的人,不由好奇問他:“你這算數是在哪裡學的?你家裡也送你去學堂念書了嗎?”
他們心想着,這家人家裡一定不窮,舍得送孩子去學堂裡念書學算數。
趙二郎臉上立刻揚起大大的笑容,甚至滿臉都是驕傲:“是我大哥教我的,我大哥在念書!”
那些買主倒也沒有太過在意,旁邊幾個賣菜的倒把這話聽到了心裡。
他們和趙二郎沒有太多的交集,卻也是眼熟的,大家都是在這條街上擺攤賣貨的鄉下人。
趙二郎從前會被城裡一些奸詐的買主給坑這事,他們心裡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些,還有兩三人偶爾會好心地提醒趙二郎,讓他别什麼都聽買主的。
但不代表他們自己也精通算數,隻是比起趙二郎要好那麼一星半點。
此時見趙二郎如此大的變化,旁邊一個中年婦女,倒不是個抹不開臉面的人,趁着趙二郎空閑的時候去請他幫忙:“這位小郎,我見你算數算得十分清楚,我剛才賣的東西有點多,這沒什麼頭緒,你能幫我算一下嗎?”
趙二郎剛學會算數沒多久,今天也是他第一天到縣城實踐運用,正是興緻高漲的時候,當然願意幫助這個大娘。
就連買東西的主顧,見他算賬如此利落,臉上的不耐煩也消散了兩分。
就這樣,趙二郎倒是沒有太多的時間顧及自己家的攤位,把攤位交給弟弟後,一會兒被這家請去幫忙算賬,一會兒被那家請去幫忙算。
大家請了他幫忙,都是在這小巷子裡來做小本生意的,也不是不懂那些人情世故,這家給他兩顆菜、那家給他一顆蛋做謝禮。
等這縣城裡小集市的人都散去,隻剩下零散幾個人偶爾來逛一逛,大家這才詢問趙二郎。
“怎麼才幾日不見,你的算術本領就增長了如此之多!”
“你說是你大哥教你的,你大哥挺有本事啊,是哪家店鋪的賬房嗎?”
“我知道他大哥,他大哥是縣學裡的學生,從前他還和我炫耀過呢,不過你從前不是說你大哥沒時間教你們嗎?”
趙二郎與有榮焉:“我大哥不僅教我,把我們全家都教會了,還教了我們村子裡其他人呢!”
“我今天帶來的這些菜蔬、雞蛋和魚,就是鄉裡鄉親們為了感謝我大哥送我們家的!”
他這話說出來,衆人就不信了。
大家表面上雖然沒說什麼,可背對着趙二郎卻撇了撇嘴,互相使眼色。
待趙二郎回到自己的攤位,他們才兩三人一塊湊做一堆:“他說這些話也要别人信,哪家的讀書人不是寶貝疙瘩,怎麼可能為了幾條魚、幾斤菜,就讓自家讀書人教全村人識字認數。”
“是啊,還以為這個趙二郎是個老實的,沒想到這麼喜歡吹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