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誰在外面......”
“是......”
是脈脈嗎?還是......
無人應答,周遭的“怪物”聽見銅鎖門環聲,走遠了些,卷耳也貼緊了大門:“是......是影嗎?”
依然無人應答,她有些害怕自己聽錯了,重複了一遍:“是影嗎......是你嗎......是......是嗎......”
四周靜悄悄的,好似隻有她的聲音,連她的聲音也靜悄悄的,斷斷續續的。
“是有人在外面是嗎......是影嗎......皇上讓你在這......對嗎......你......你能回答一下嗎......我......我......”
我有些害怕,我非常......害怕。
其實,她和這位黑影衛,也并不熟識,不是嗎。
門内門外都變得靜悄悄起來,而後,好似是萬籁俱寂,卷耳聽見一聲輕輕,卻重在她心裡的門環叩門聲。
有人。
有人在......
-
時節一晃就入了夏,皇城近日花開得好,晨起小宇子送了一束百合去到鳳栖閣,又告知了靜嫔,晚些時候,皇上過來用膳。
這幾月,宮中斷斷續續的又再添了三位宮妃。
也都賜了嫔的位份。
隻不過皇上最常去的還是鳳栖閣,要麼就是去邵陽殿看皇後和小殿下。
隻是燕妃娘娘每每在邵陽殿,都難得與皇上搭上話。
當然,最常陪伴的,還是黑夜裡,宮燈下的公務。
葉尋溪到鳳栖閣宮門口時候,已然睡着了,他平日睡眠時間本不多,特别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很忙外,他現在要花時間,去各個宮裡。
他記起從前讀話本子的時候,偶爾還和師兄們插科打诨,戲說,說皇帝的日子真好過。
妃子,金銀,那麼多。
他隻是戲說,不豔羨。
他其實看過的話本子也沒那麼多,僅有的幾個,也隻是聊以山中乏味的日子。
那會兒日子很長,練功習字,總覺得一天大部分時光,去日苦多。
哪料得到,如今日子,一天天,才是,真長啊。
徐靜依然出來迎接了他,葉尋溪也依然牽着她的手,一同入了殿内。
相處許久,徐靜在他身側也并不再似最初般拘束,他們會像平常夫妻一般,晚飯後會去後苑走走,消消食,夏日天長,等回來了,葉尋溪會繼續批閱奏折,徐靜就在他身邊研墨,或者自己翻翻書,再閑的時候,她會拉着葉尋溪一起研制古方香料,用以好聞,也用以驅趕夏日蚊蟲。
也是相處這許久,他才知,這位來自江南的姑娘,不喜歡吃甜食。
也是有一日,葉尋溪把印章落在了鳳栖閣,左右也是忙,不差這一刻,他從青魚殿,不知怎麼......走到都雲殿。而後,再走到了鳳栖閣。
一進殿門,便看到宮人慌張的神色,他搖了搖頭,示意不要聲張。
而後,便看到一桌子的川味辣菜,徐靜辣的滿額頭的汗,動作卻還是斯斯文的在啃着一隻麻辣兔腿。
葉尋溪覺得有些好笑,他也的确笑了出來,很久沒笑過了,他竟突的又有些難過。
此時徐靜猛的一回頭,嘴上還有絲絲紅油,她怔了片刻,手上的兔腿慢慢放在了桌上,而後朝他下跪,行禮。
“參見......皇上。”
葉尋溪道:“日後,吃自己想吃的吧。”
徐靜擡眼看着他,葉尋溪依然走近扶起她:“别怕,朕也吃自己想吃的。”
“那皇上......想吃什麼,臣妾......臣妾可以學着做。”
“茶團。”他慢慢的回答。
又道:“但勿須你動手,一切交給小宇子。”
“那臣妾可以知道,茶團是......”
“是朕最喜愛的食物。”
葉尋溪拿了一邊桌上備好的錦帕,替她擦拭了嘴邊的紅油:“就......和你最喜愛的川菜一樣。”
-
秋日裡,邊關戰事又起,和從前不同的是,這次朝中有将。
葉尋溪點了孫家的小将軍,孫牧,為副将,這也是......是卷耳名義上的家人。
而赴邊關的大将,他點了晗露殿,孟嫔的家兄。
孟左常。
這是一員猛将,入營短短幾年,聲名鵲起,比之邱老爺子當年,不遑多讓,他手下更有許多,當年被邱氏排擠過的好戰将,包括他也收用了許多徐氏子弟。
這次葉尋溪破格提拔他,也是遭衆多非議,孟家在朝堂上,不算多大的家族,甚至不算皇城人眼中入流的家族,所有聲名,都靠這個孟左常打出來。
此人對待部将,重情重義,亦賞罰分明,對于敵人,則是好勇,好殺,無論——男女老少。
這也是此人用兵打戰以來最大的弊端。
他本也不想啟用,可他想勝。
他真的想勝。
做這個決定後,葉尋溪去了晗露殿,孟嫔和靜嫔不同,她很明媚,活潑,甚至有些愛鬧。
他平日去鳳栖閣中多些,孟嫔便會在他跟前使些氣,他也會哄的,隻是有時候,他也不知道,他在幹些什麼。
也許他也知道,他是一個皇帝,他要平衡前朝後宮,他要權力。
雖入了秋,還有些悶熱,孟嫔見他來,并不搭好薄衫,隻是把白嫩的手臂伸來,有些用力抱住了他,語氣也有些嗔怪:“皇上三天沒來看臣妾了......”
葉尋溪喚她小字:“是嗎,朕以後會抽空多來看芯兒。”
孟芯兒這才笑起來,依然把手臂搭在他肩上:“皇上......臣妾讓人冰鎮了西瓜,今夜用完膳,一同用些可好?”
其實最近很忙,因為邊關戰事,但葉尋溪還是點了頭:“好。”
她便含着笑,葉尋溪也輕輕伸出手,替她搭起散落的薄衫。
一連數天,他幾乎都宿在晗露殿,等邵陽殿傳來皇後不适的消息,已是皇城的深秋。
其實,林徽徽身子不好已不是一日兩日,自從生下孩子,她便一直這樣,身體每況愈下,人也郁郁寡歡,成雨燕常陪在側,還有孩子,可總也不見好。
他趕到的時候,成雨燕正抱着孩子,見他來,眼神有些哀怨,更有些無措。
太醫院幾位太醫都在,都挨個兒跪着,神色惶恐,繼而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