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階下廣場兩側的司樂隊伍開始演奏音樂。秦人尚簡亦尚武,崇尚的音樂也充滿渾厚遼闊的氣質。
“公主,該獻禮了。”婢女在禮車外面提醒青荷。
“好。”青荷起身,在婢女的扶攜下走下禮車。
青荷雙手捧起白玉做的托盤,托盤上正放着青綠色的扶龍玉。
一陣清風徐徐吹來,拂動了青荷額前的發絲。青藍色的眼影、粉豔的朱唇、腮上的紅暈,與藍色的禮服相得益彰(燕國尚藍,藍色是燕國的吉色)。
青荷手捧扶龍玉,緩步走上秦王殿的台階。
兩側的秦國官員都在看着這位美麗的燕國公主。她的身材纖細卻挺拔有力,面容嬌美卻明媚可愛,雙眸閃耀卻又含蓄深情。風吹動了她的藍色外氅,上面的荷葉花紋竟栩栩如生般似風中搖曳。就這樣,青荷一步一步走向台階上的秦王嬴政。
嬴政目不轉睛地看着青荷一步步向他走來。他的眼神深沉而又柔和。終于,她來到了他的面前。
青荷雙膝跪地,手捧扶龍玉至眉眼上方,略低頭,說道:
“天行常健,地勢醞坤。
民與天地,自然偕行。
天有意示,玉有扶龍。
萬世華夏,民生泱泱。
今之燕藍,祈願上蒼。
護佑燕民,萬世碩豐。
獻之扶龍,龍行雲祥。
敬告上蒼,誠心願求。”
青荷真摯的嗓音比演奏的音樂還要動聽,也許,天地之神真地聽見了她的祈求。
呂不韋上前接過了扶龍玉。說道:
“秦氏之民,曆代勤懇。
君臣同心,施善治法。
今之世事,堅忍偕行。
願天庇佑,護我秦民。”
“獻禮畢。”呂不韋宣布道。
接着,所有人往大殿内走去。
青荷既是燕國公主,也是燕王喜的使臣。因此,她被安排坐在太後趙姬側下方的位置。
早朝開始。
青荷起身走到中間的位置,雙手作揖、雙膝跪地,對嬴政行了大禮。接着,她說道:“啟禀秦王陛下,燕王一向敬重秦國,遂以扶龍玉贈秦。如今燕地極寒,農耕受災,燕民流離,藍夏代燕王祈求大秦王上,借糧于燕。燕王将感念于心,世代與秦交好。”
嬴政看着台階下的青荷,冷漠犀利的眼神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丞相,将孤與太後之決議告知藍夏公主。”嬴政對呂不韋說道。
“臣遵旨。”呂不韋說道:“秦王陛下體恤燕王苦心,同情燕國百姓,願借六千石基礎糧,分四次,兩年為期,借于燕,望燕能度過此次災劫。不過,大秦亦有一請求。”
青荷說道:“請丞相明言。”
呂不韋繼續說道:“如今秦正興修泾水渠,望燕能派五千壯丁協助大秦修建此渠。直至渠成,五千燕民方能歸燕。藍夏公主,您意下如何?”
青荷思考了片刻,說道:“藍夏感謝大秦王上與太後對燕國的相助之情。藍夏即刻快馬傳書于燕王,等候燕王示意。容藍夏先行告退。”
青荷作揖,轉身走向台階,欲退出大殿。她現在需要馬上修書給師傅。
“慢。”嬴政突然說道。
“王上,可還有旨意?”呂不韋輕輕詢問嬴政。
嬴政慢慢站起身,緩步走下王座。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這位年少秦王。
青荷也轉過了身。
嬴政來到了青荷面前,一邊看着青荷,一邊說道:“請告之燕王,本王欲留藍夏公主永留鹹陽,一生伴秦。”
青荷瞬間擡頭,睜大了震驚的雙眼看向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