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琴音不落 > 第17章 視察烽燧,嬴政傾心

第17章 視察烽燧,嬴政傾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位是鹹陽的鄭公子,與我一同前來查看一下邊境情況。”蒙恬向烽燧的官兵介紹嬴政。由于微服,隻能隐藏身份。

“拜見鄭公子。”燧長向嬴政作揖。

“燧長貴姓?”嬴政問道。

“小的姓厲,名弘。叫我老厲就好了。”厲燧長回答道。

“厲燧長在這北境烽燧任職多久了?”嬴政和顔悅色地問道。

“回鄭公子,我擔任燧長八年了。”厲燧長自豪地說道。

“八年,也算是老兵了。自從上郡并入秦國版圖,此地就是北境邊防的咽喉,上郡的百姓和官兵為大秦的安甯貢獻了巨大的力量。辛苦你們了。”嬴政感概地說道。

厲燧長聽到這番話,頓時熱淚盈眶。“鄭公子,如今天下大亂,作為邊境的士兵,能夠以己之力保護秦國百姓的安全已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了。八年太少,哪怕十年、十八年,隻要我還能為大秦守一天邊境,我就會堅持下去的。”厲燧長說着說着,竟有些哽咽了。

“如今,上郡的王郡守(王龁)治理上郡可還得當?你們平時的月饷、後方保障都還好嗎?”嬴政不緊不慢地問道。

厲燧長心中頗為好奇,這鹹陽的鄭公子可真是心懷天下又體恤士兵啊。他不敢遲疑,馬上回答道:“回禀鄭公子,王上任命的上郡守均非等閑之輩。原上郡守李冰本是治水奇才,在蜀地組織百姓修建了萬世奇功都江堰。後李郡守來上郡任職,鼓勵上郡百姓開墾農耕又畜養馬匹,同時整頓兵器制造,如今的王郡守也是軍紀嚴明,現在我們上郡的子弟兵個個都想為大秦東出函谷、北擊匈奴貢獻一份軍功啊!”

嬴政聽後,情緒很平靜,嘴角微微有些上揚。繼續緩緩說道:“剛才在來的路上,我們遇到了小批匈奴騎兵。”

厲燧長趕緊下跪,激動地說道:“小的看守烽燧不利,竟讓匈奴人翻越了長城,請蒙少将軍與鄭公子軍法處置。”厲燧長的額頭已布滿汗珠。

蒙恬看着嬴政等待指示。嬴政繼續說道:“烽燧均設在高處,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匈奴人?”

“回禀鄭公子,适才我們發現遠處有小股騎兵作戰,本想派人前去查看,現在想來,應就是公子和匈奴人的對戰了。鄭公子,此股匈奴人并非從我們看守的烽燧附近翻越長城。以小的多年來守衛烽燧的經驗,應該是從秦趙長城的邊界處的山林中偷越進境的。”厲燧長緊張地回答道。

“起來吧,既不是你們觀測不利,又為何要軍法處置。都起來吧。”嬴政上前扶起厲燧長,其他小士兵都不敢起身。蒙恬扶起其他的士兵。緊張的氣氛終于得到緩解。

“蒙恬,随我上去看一下大秦北境的山與林。”嬴政登上了通往觀測台的狹窄梯子,蒙恬與厲燧長緊随其後。

“夏姑娘,鄭公子邀請您上去。”嬴政的護衛對青荷說道。

“好。”青荷沿着梯子輕輕地走了上去。

嬴政背對着她,說道:“公主,燕國應該就在這個方位了吧。”

青荷緩緩地走到嬴政身邊。“王上,燕國在大秦的東北方。應該就在這個方向。”青荷伸出手,指向了遠處。觀測台上隻有蒙恬陪着嬴政,燧長已經下去了。

“趙國也在這個方向。本王出生于趙國,年幼時與燕丹相識于邯鄲。如今本王已為秦王,而他仍身陷趙國,着實有些牽挂啊。”嬴政忽然說起了燕丹之事。

青荷心中似乎有了警覺,他不會無緣無故提到太子丹。“義兄為了燕趙安甯,身為質子久居邯鄲,的确令人牽挂。王上——”青荷忽然語氣有些激動,雙膝跪地,繼續說道:“王上,青荷此次前來,一為獻禮,二為借糧。請秦王陛下救救燕國的百姓,他們正在遭受饑荒和流離失所。若非情況危機,燕王陛下斷斷不會向秦王提出如此請求。聽說義兄曾在邯鄲照拂過秦王陛下,請陛下念在義兄的善行、念在燕國百姓的千萬生計,借糧于燕國吧。藍夏在此,懇求王上了。”青荷磕頭,誠心請求嬴政。

嬴政低頭看着青荷,眼神變得深不可測,似乎有幾秒鐘的停頓,他正在思考着什麼。然後,他微笑了,恢複了少年的陽光氣質。

“本王說過,公主救了本王,以後無需行此大禮。”嬴政溫和地扶起青荷。“如今本王尚未親政,朝堂之事均由母後與丞相做主。回鹹陽之後,本王會盡力促成此事。公主無需再殚精憂慮。”嬴政安慰青荷。

“拜謝秦王陛下。”青荷慢慢起身,語氣裡充滿了感激與感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