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烽燧(就是現代所稱的“烽火台”)位于秦國上郡邊境山脈的山坡之上。上郡以南為秦國關中平原,出了上郡往北,就不再是秦國的管轄範圍。出上郡一直往北就是陰山山脈,往西就是賀蘭山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山脈與上郡之間的地域就是當時的“河南地”(“河”指黃河)。嬴政即位時期,河南地由匈奴盤踞。匈奴為遊獵民族,時常會南下騷擾秦北境地區。
“啟禀王上,前面已是山路。騎馬不便,若要上烽燧,恐要徒步上去了。”蒙恬向嬴政彙報道。
“那就下馬,走上去。”嬴政利落下馬,活脫脫一少年郎。
“藍夏公主,請問,您與我們一起上去嗎?”蒙恬詢問青荷。
“回禀蒙将軍,藍夏自幼練習騎射,并不拘泥于深宮閨閣之中。若能一睹秦國北境風光,那是藍夏的榮幸。”青荷有禮有節地說道,眼光始終略微下垂,刻意不看向嬴政。
“那就一起上去吧。”嬴政說道。
烽燧在一個高高的山坡之上。上山的路是小徑碎石路,應該是守衛烽燧的官兵開辟的,實用,但稍顯簡陋。
蒙恬走在最前面,嬴政與青荷走在護衛隊的中間。燕國公主的車隊則在山下等候。
由于山勢陡峭,道路坡度較大,向上行進有些費力。半個時辰之後,一行人已經有些氣喘籲籲。
“公主需要休息一下嗎?”嬴政體貼地詢問青荷。
“謝王上關心。藍夏的體力沒有這麼差,定不會延誤王上行程。”青荷禮貌回應。
這一次,青荷終于擡起了頭,正面看向嬴政的臉。嬴政的眉毛很濃,眼神犀利略帶冷漠,身材挺拔,同時也充滿少年氣息。他看着她的時候,似乎嘴角有些微微上揚。好像又熱情溫柔了一些,但這股溫柔似乎又帶着危險的信号,不如墨竹給她的親切與溫暖......青荷的思緒有些發散了。明明正在走山路,可是一想到墨竹,心裡壓抑的情緒就像潮水一樣似乎一下子就要潰堤而出了。不,她現在不能想他,不能......
“啊!”青荷走路不專心,果然被山路旁邊突出的石塊絆到了。一個重心不穩,青荷就向前方摔倒下去。嬴政眼疾手快,趕緊扶住了青荷的腰,一個順勢,青荷倒在了嬴政的懷裡。兩人四目相對,近在咫尺,似乎可以聞到對方身上的香味。嬴政的身上是貴族公子常用的熏香之味,而青荷身上的味道似乎伴随着夏日荷花的清香......
“咳咳——啟禀王上,烽燧到了。”蒙恬從隊伍前面走過來,看到這一幕,有些尴尬。
嬴政及時放開了青荷。青荷站直身子後依然眼神半垂,看不出心思。
“公主請随本王一起。”嬴政說道,便在蒙恬陪伴下大步走向前去。青荷緊随其後。
“燧長,剛才白錯說,好像看到遠處一群騎馬隊伍有打鬥之勢。可惜太遠了,看不真切。我們要不要點起狼煙預警?”烽燧的一個小士兵正在向燧長彙報。
“未看清是否匈奴人,不能随意點煙。派鹿忠與随陽過去查看一下。”燧長下達命令。
“是,燧長。”小士兵正要轉身傳達命令,突然停下了腳步。
“怎麼還不去?若是延誤了軍情,那可是大事啊——”燧長轉過身催促着,突然看到一群儀表不凡的人出現在眼前,一下子有些反映不過來。
“你是燧長嗎?”蒙恬問道。
“是的,我是。”燧長回答道。
“燧長您好。我是蒙恬,這是我的令牌。”蒙恬将刻有“蒙”字的令牌拿給燧長查看。
蒙恬?燧長有些反映不過來。他看着“蒙”字令牌,再看了看眼前這個氣宇軒昂的少年郎。蒙?啊,他想起來了。
“原來是蒙骜将軍的孫公子。小的拜見蒙少将軍。”燧長趕緊作揖下跪,向蒙恬行禮。烽燧内的小士兵都跟着下跪行禮。
“燧長請起。大家都起來吧。”蒙恬說道,招呼烽燧内的小士兵都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