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造夢人 > 第26章 《我輩孤雛》

第26章 《我輩孤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一點令康杜若料想不到,她作為有切身體會的人,一直認為:不管對走失兒童的家庭,還是被拐賣者本身,這都是一段不想被揭開的傷疤。而這個叫作“我們在找你”的公益組織,居然是由許多受害者組成的。電話那頭的人就是組織的一個負責人,從其他渠道知道了洪老師家的事情,輾轉與簡淵取得了聯系。

簡淵又開了半個多小時的車,最終停到了一家寵物美容店前面。康杜若才知道那位聯絡人還經營着一家小店。

“網站并不盈利,大家都是利用工作之餘維護網站。像我這樣的自由職業者,時間比較靈活,就負責管理和外聯。”這位負責人是個相當年輕的女孩子,大約才20出頭,有着一頭利索的短發和炯炯有神的目光,看起來活力四射。

簡淵把自己的名片遞給這位叫梁夏的女孩子,介紹自己和康杜若都是當事人的學生,與梁夏開始溝通具體的事情。兩人先是再次确認走失孩子的信息及事情經過,梁夏還提出過能否把事情進展寫成文章,發布在他們的内部論壇。論壇成員基本都是走失案的相關人員,那是個讓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溫軟的平台。

在他兩人談話期間,康杜若環視了這個小小的寵物美容店。整個店被粉刷成馬卡龍綠色,看起來非常溫馨;玻璃窗邊有一隻貓,應該是店主養的,正懶洋洋地趴在凳子上睡覺;靠窗的地上還擺着一排月季花和許多多肉……康杜若的視線最終定格在一面留言牆上,令她注意的是,那面留言牆并不是貼着寵物照片或者對店家的好評,而是不同孩子的照片。

她站起身走近那面牆細看,上面貼的居然都是走失孩子的信息和照片。

“雖然店裡的客流量不算很多,但哪怕能起到一點點作用也是好的。”不知何時,梁夏走過來對康杜若解釋道。

“那這些是什麼呢?”簡淵也走了過來,他指着角落裡的一處問道。那不是照片,而是幾張簡筆畫。第一張畫着三間相連的平房,中間主屋,左邊是廚房和豬圈,右邊是間小些的房子,看上去是就尋常的南方農村家庭。第二張畫與第一張畫像是相連的,是由屋子延伸出去的路,通到一條寬些的土路上,土路旁邊毗鄰着一條河,有人正在路上舞龍。第三張圖是單獨的一個場景,像是集市,非常熱鬧,有間院子畫的最醒目,它有兩層樓,院牆上有镂空的雕花窗裝飾,牆上還插着防止翻越的玻璃渣。

最後一張圖上寫着字:南方人,19年前與弟弟和媽媽在集市上走丢,媽媽被壞人抓進了畫中的院子裡,我和弟弟分别被賣到不同的地方。村裡的主幹道邊有一條小河(似乎叫五道河),冬天會有舞龍,家就在主幹道邊上,有三間房子(似乎姓孟)。請對畫面有印象的人與店主聯系,手機号……

原來,這是對走失案的一些回憶信息,這個提供信息的人走失時應該還很小,記不起姓名和家庭住址,隻記得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

康杜若看着筆法十分質樸的畫面,有标識性的信息非常少,幾乎所有南方農村都有類似的場景。可這三幅畫背後牽動的,卻是将近20年對回家的渴望。

然而,梁夏對這三幅畫的解釋卻更令人震驚。

“這是我畫的,”這個滿是活力的女孩子說,“我那時大約三四歲,隻記得這些了……”

回程的路上,車内的氣氛并不比去時輕松多少,甚至梁夏的三幅畫帶給他們的沖擊,比洪老師的案子還要巨大。

良久,還是簡淵先感歎了一句:“那姑娘看着倒一點也不像是被拐賣的兒童。”

康杜若在心裡默默點頭,她正翻開手機,打開“我們在找你”的網站。那個分享心得的内部論壇其中一個置頂貼,就是梁夏對自己走失經曆的詳細内容。

帖子一開頭就貼着他們在牆上看到的三幅圖,下面的信息則更為詳細。包括母親大概的樣貌、趕集時大概的季節天氣、後來買她的家庭……都是非常雞零狗碎的回憶。這些東西很難串聯起一個完整的情節,像是梁夏想到了什麼,就在上面更新什麼。帖子的回帖量也非常大,有各種各樣對她提供信息的猜想和反饋,其中也不乏有人覺得對畫面有印象的。康杜若不知道,這些反饋梁夏是否都去一一驗證過,但從她現在還沒找到兒時的家看,所有的消息應該都是落空了。

可梁夏依然時不時地去翻閱回複;依然像深海勘探一般,拼命壓擠出哪怕微不足道的回憶碎片。她現在已經獨立,有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和安穩的生活。可她說,她永遠不會放棄去尋找弟弟,尋找媽媽的下落,以及找回自己原來的那個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