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傾雪看呆了好半晌,才垂下頭來撫摸地上的石階。
明明上次細看的時候,它還是個小小的路頭,現在居然已經長這麼大了!
柳傾雪頗有一種留守兒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外出,過年回家忽然發現少年少女長高了變俊了脫離了孩童時期的幼态模樣似的。
她老母親一般抱着山路的扶手,忍着胸中翻湧的情緒,避免自己“老淚縱橫”。
“姑娘,咱們的前期工程再修有這麼長的路段就好了。”大力熱情地介紹道:“往後越修越順手,山路地面早都清理出來,直接鋪石塊就行了!”
要知道,象蟻村的草木茂盛,尤其是矮木叢非常多,雖然不像大林子裡的高樹根系那麼粗壯,但小小的灌木叢根也不容小觑,必須清理幹淨根系,免得以後從石頭台階重新生長出來,将台階拱得不再牢固。
所以大力說,清理路段也是一項很大的工程。
“真是辛苦你們了,這路修得真好。”
柳傾雪鄭重地點點頭,心裡湧出一絲打工父母賺到錢彙給家裡,聽見孩子們吃得飽穿得暖的喜悅和心安。
石階寬厚且坡度較緩和,這是最開始柳傾雪和李工計劃好的模樣,這麼安排,以後路鋪好了以後,馬匹都可以在上面行走自如,人走起來更是非常方便安全。
一台階一台階往上走,腳底的觸感很牢固。這都是因為石塊打造的時候就保持了原有的粗糙,有的石塊在采石過程中因為外力造成的橫斷面比較光滑,也被後期人工鑿磨成顆粒狀的外表了,就是怕到時候會腳底打滑。
寬寬的台階有的是一整塊石塊直接鋪就的,有的是兩三塊石塊拼接而成的。
真是安排得巧妙!
柳傾雪想起看見李工指揮幫工的時候提到過,遇到拐角處,也就是該段山路不是筆直的時候,一定要用碎裂的石塊找好方位再鋪,全是按部就班的一個模子的标準石塊台階的确美觀,但實際的山路卻是彎彎曲曲的,這是由地底的山土模式決定的,一味追求美觀,就忽略了實用性。
因此山路台階不同于某些全人工大殿的台階,是需要因地制宜,靈活采取石塊鋪設方法。
像這種彎曲路線的石塊,基本可以保持開采出來的石塊的原貌進行鋪設,會讓路段更牢固。
牢固,則是修築山路最重要的原則。
“姑娘,你看,這都結實得很!”大力說着,用腳踢了踢石階的連接處,示意給柳傾雪看,“我爹特意按照柳東家的配料,調制了糊住石頭縫隙的沙泥,這路可結實了。”
莊楚生、方子還有柳傾雪,幾人都紛紛試着用力踩了踩腳底的石頭台階,果然紋風不動。
石塊本身就有一定的重量,可以壓制下面的石塊保持穩固,這樣一層壓一層,埋到土裡更是穩上加穩。
象蟻村的山土因常年受濕雨浸潤,黏性很大,加上柳父和李工的沙泥,穩固的問題就不必擔心了。
柳傾雪摸着山石路剛做了僅有幾個的護欄,問道:“這護欄是特意建造得這麼矮的嗎?”
方子答道:“并不是,姑娘你說過要加上護欄,讓雨天行人行走的時候更方便安心,所以我們就用石料子嘗試做護欄,但實在是做不了太高。”
大力道:“是啊,姑娘,我還想着等去縣城的時候問問你做什麼樣的護欄好,又是怎麼做,再繼續做呢!我們閑着沒事的時候,試着用了好多辦法,也沒想出這個護欄要怎麼弄,我還請教過我爹,我爹也沒有别的法子,他說柳東家在的時候,沒告訴過他護欄怎麼做。”
莊楚生道:“其實不必裝護欄也沒事的。”
柳傾雪點點頭,看來大力和方子都盡力了,莊楚生說的也對,她也聽李工提過,護欄這個東西,在陡峭的山峰山路上,那是必須有的,但象蟻村的山坡度較緩和,柳家現在修的這條山路地基清理得非常到位,不存在裝護欄的需要。
“山路底部已經挖出了很深一段,鋪設上沉重的山石以後,山路還會下沉,兩邊的泥塊石塊青草矮樹就已經構成了天然的‘護欄’,我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了。”莊楚生低頭仔細查看那些矮墩墩的石柱護欄,指着護欄底部跟柳傾雪說道:“你看,這裡都是用開山的鎬頭用力敲打下去的,如果石柱太高,敲擊的時候就很容易碎裂,要想保持不碎裂,護欄露在山土外面的還要高,那就得把石柱加粗,那樣的話,往山土裡敲,可不是一間容易的事。”
大力和方子立刻答應道:“是啊,是啊,我們做了好多種石柱,最後隻有這種敲進山土裡了!”
“莊公子,你真厲害啊,你又沒有親眼看見,怎麼知道我們是這樣做的?”大力驚訝地稱贊道。
莊楚生笑道:“我也是瞎猜的,要是我在這兒,也得一點點嘗試,畢竟想法是一方面,還要親手做才知道行不行。”
柳傾雪看了莊楚生一眼,心中暗笑,書生讀了那麼多書,沒想到還挺注重實踐出真知的。
她對方子和大力說道:“辛苦你們了,之後這樣的護欄就不用再做了,我再想想别的辦法咱們再動手。”
莊楚生問道:“怎麼想起一定要修這個護欄的?”
柳傾雪看着他歎了口氣,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實不相瞞,我上次掉山崖底下造成了點心裡障礙,現在一上這山就有點頭暈,生怕哪天誰走着山路的時候迷迷糊糊不小心就歪到山崖子邊上,再像我一樣掉下去了,所以,這護欄我就想給它裝上。”
“哪兒能啊!姑娘真是想多了,又不是喝醉酒,誰上山還能歪着走路?”
方子和大力都被柳傾雪的匪夷所思震驚了,紛紛表示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