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迎親隊伍也回道了王家村,鞭炮聲在院門噼裡啪啦的響着,紅碎的鞭炮散落在各地,為婚禮增添了一抹紅色。
羅青芝等人紛紛上去湊熱鬧,旁邊孩子歡樂在周邊歡叫,“看新娘子咯,看新娘子喽。”
就見喜婆扶着新娘,從牛車上下來,車上面還有些被褥嫁妝。一身紅裝真是格外鮮豔,栓子嘴邊的笑都找不到邊了。
這時,唢呐師傅們盡力吹奏,放鞭炮,迎新娘進門。
“新婦進門,佳偶天成。”媒婆大聲說着吉祥話。
羅青芝順着聲音一看,帶着紅花的媒婆分外喜慶,嘴邊那一大痣可真顯眼。
鄉下地方,也沒有蓋個蓋頭,一對新人站在院門中間,任大家打量。
“這新媳婦長得還清秀。”
“旁邊跟着的是娘家舅子,陪着過來的。”
“這些嫁妝還算體面,栓子好福氣啊。”
聽着這些話,栓子兩口子是面帶喜色,一臉潮紅,羞得頭都快落到地上去了。
羅青芝看着兩人在媒婆的主持下拜了天地,一句“禮成,送入洞房”就代表今天的儀式就到此為止。
羅青芝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就這麼一會兒功夫,新娘就成别人家人了?
新房擺着各種幹果,花生、紅棗、桂圓、蓮子。衆人簇擁着一對新人,将家裡堵的嚴嚴實實的,圍着一對新人嬉鬧。
開席,吃着農村的九大碗,幫忙的人端着飯菜上桌,有魚有肉,這可都是好菜色。
周邊的人紛紛開動,滿是吃飯的聲音。
徐常明看着周圍熱鬧的情景,心裡有過一絲動搖,平平淡淡的幸福好像似也不錯。
轉頭便見羅青芝抱着年年哄鬧,看着她溫柔的模樣,眼眸微微閃動。
羅青芝順着眼看過去,問道:“可是飯菜不合口味?你現在隻能吃些清淡的,可不能放縱。”
說完将湯遞在面前,點頭示意他。
徐常明看着懷裡的小年,想着要是自己也有個孩子,估計比他還大了吧?
搖了搖頭,喝着湯,聽周圍人說話。
羅青芝可想不到那麼多,安心的吃着自己的飯。
徐常明見狀,心裡是氣不打一出來,這是那晚的那個人?怎麼不像啊。難不成真如嬸子所說,是個木頭?
眉頭緊縮,一臉沉思。
“嘿,徐大哥,你能來我可是太高興了。”栓子帶着新媳婦前來敬酒,看着徐常明就開心道。
徐常明收起心思,開口道:“栓子,百年好合,共結連理。”
栓子憨笑點頭,挨着倒酒敬酒,場面一時火熱起來。
繁忙的一天終于落下,栓子家的紅燭亮等到天亮才熄滅。
翌日,栓子帶着新婦前來認門,何秀英早早地将徐常明從山上叫了下來。
在一起熱鬧的模樣,也好似是一家人,徐常明的傷也在慢慢好轉,隻要不用力似乎也還沒有什麼大礙。
栓子一臉精神地朝着衆人介紹,“嬸子,嫂子,徐大哥,小英,這是我媳婦,何家村的何杏兒。”
衆人将目光落在何杏兒身上,昨日雖然也見到,但今日算是認親禮。
羅青芝立馬招呼新婦:“弟妹,我就叫你杏兒吧,哎呀,可真是個好姑娘。”說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見面禮遞給她。
就見何杏兒一臉嬌羞模樣,頂着目光點點頭,挨着挨着的叫人。
認完人後,栓子就帶着新婦去了别家,這一大事總算落下帷幕。
羅青芝帶着小英就朝着酒坊走去,教授她和玉玲新的釀造技巧,新的一月供酒要提上日程。
徐常明看着羅青芝的認真的模樣,看着周圍不小的作坊,對羅青芝是再次改觀,看到他為了自己的事業不斷努力,而他也在這耽誤了很長時間,應該走了。
心裡暗暗下了決定,讓人送信前去鎮上。
上午釀酒,下午羅青芝帶着酒坊衆人開啟學習大會,還包括山上的三叔三嬸和成貴他們。
就在院中,讓衆人紛紛坐下,将準備好的小沙盤拿上,打量着坐在下面一臉期待的幫工。
羅青芝在大家安靜下來時,便開始了主題介紹:“大家好,平時我們也很少開大會,但最近的酒坊事宜需要進一步細化,所以今天我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常見的字。今天大家必須完成的任務是,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說完下面一片嘩然,膽子大的王秋問道:“坊主,我們隻能學寫字?”
招娣膽子在酒坊中越來越大,也開口道:“這下可真好,要是我是個男孩子,我也要扭着我爹娘去讀書。”
其他人都笑了起來,看着羅青芝的臉上也是一臉期待。
羅青芝:“學習是平等的,不平等的隻是資源。如果王秋投生大戶人家,可能現在都已經是舉人老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