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明月逐我來 >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殿下,如今朝裡關于嘉獎積極赈災者,有何特别的獎賞嗎?”

這可就有些難為趙奕明了,這方面屬于禮部那邊的事情,雖然他随口給自己編排了禮部那邊的位置,但實際上他幾乎沒有在意過這些。

趙奕明抱手在馬車中冥想了一會:“好像……除了讓禮部那邊随便給點東西,就沒什麼特别的地方了。林大人是想加賞然後各地富商赈災?”

是想讓各地富豪出一份力,但并非用加賞來刺激。

林季安還想向趙奕明再求證一件事:“殿下,你可知此行我們能最主的事大概到什麼程度?”

做主這個不好說,若要調動什麼兵馬之類的趙奕明還可以向太尉那邊要些人,但不知道林季安所要的是什麼。

“林大人,你是想怎麼做?”

林季安垂眸看着馬車的地闆:“如果将賞賜換成其他的,以允諾他們一個小職位……”

幾日後兩人到了江甯,趙奕明在信中速速道出了林季安的想法,而明德帝也快速應允了他們。

很快,繁城傳出新的消息:各地富豪若能每半年赈災糧食超過千石,可授予第一位超過千石的人善仁官一職,位正九品,食朝廷俸祿,可将各地大小災情直接上書朝廷。此位置為流動官職,半年一換。

雖不是多大的官職,但對于行商者而言确實光宗耀祖的事情。想他一介生意人有朝一日居然能直接上書朝廷,還會被人叫做大人,做生意的就是好這樣的面子。

消息一出,大周各富豪都動了起來。為了先一步捐到千石糧食,不惜大砸價錢四處收購。

雖是哪裡都可以捐糧,可也不是處處都能收這麼多。如今最缺糧食的地方便是江甯,所以絕大部分糧食都往江甯湧了去。

一夜之間,不再憂食。

“荷妹。”一位上了年紀的大伯拍了拍一位老嬸肩,“你們家去領米了嗎?就是那個新來的大人,說每個人都能領兩石大米啊!”他伸出兩根手指用力比了比,這可是個不得了的重量。

“诶喲領了!今早去的!”大嬸霎時瞪大了眼睛,像是得到了什麼寶貝。

她湊過去,聲音一下小了下來:“沒想到是按人頭領,還以為每戶兩石!一開始說可以領米的時候還沒人去,又怕被騙什麼,現在官府門口排好長的隊伍!”

“可不是啊!”大伯附和道,“那個林大人剛來的時候我以為是裝裝樣子,沒想到真的能弄到東西。”

想林季安剛到江甯之時,趙骅和徐侍郎才走沒多久,當時他們隻解決了官服欺壓百姓一事,對百姓生活上困苦的幫助最多是讓朝廷送了些糧食,這并不是長期有用的法子。所以在林季安來的時候,基本上所有人都以為他也不會做什麼,對林季安下達的指令也是兩耳不聞。

如今大夥知道了朝廷前無古人的做法源自于林季安的提出,也實打實地得到了好處,對林季安的态度自然是好了不少。

在江甯的人雖然不是流離失所,但這種無事可做的狀态讓他們每日在街上遊走找活,不就像是衣冠楚楚的叫花子?

都說民為邦本,食為民天。現下江甯地旱已經持續将近一年了,雨天也是每每避開了這裡。就算有河流,現在剩下的水也沒多少了。糧食越來越少,買賣連着也越來越難做,那錢兩的變化就更不用說。

林季安到這裡除了要解決吃食,還有用水和買賣的再次活躍。

他看着江甯縣衙門外百姓排的長隊:“現在他們能放心來領糧食,情況算是好了不少了。讓五十人打後的百姓先回去吧,今日天色不早了,衙裡的人也該休息了,讓他們明早再來。”

一名侍從領命出門,讓後面的百姓先一步散去。

趙奕明翻看着手裡江甯百姓的戶籍記錄冊子:“這的人真的多啊,三天前就開始發米了,這會拿到的人也就十之三四而已,沒日沒夜的,看得眼疼。”

林季安看向伏在案上的太子,失聲笑了笑:“這些天也辛苦殿下了,若不是殿下,這事恐怕沒這麼快辦成。”

趙奕明把竹簡蓋在頭上,語氣疲憊道:“還是林大人你能想出這法子,送來江甯的糧食像是天上掉餡餅似的,我也就傳傳信……真不知道之前堂兄是怎麼在這住這麼久的,水也要省着喝,要是秋冬那種天,我已經說不出話了。”

林季安覺得跟趙奕明出來還挺有意思,他明明就是宮中出來的暖玉,并不适合在這種讓他憋屈的環境下常住。可他偏偏就是不服,那股蠻勁兒就喜歡往這處使。

“殿下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我來就好。”

“不行不行。”趙奕明拿開頭上的竹簡,“是我自己要來的,怎麼能說休息就休息。林大人還有什麼要處理的,我幫幫忙。”

此刻林季安正看着往年江甯收入的各類細目,發現這裡的絲織和瓷窯最為厲害。

“殿下,你可知江甯上供到宮裡的東西那些是比較多的?”

趙奕明手指抵着額心:“江甯嘛……倒是不知道有多詳細,隻是知道南部這一帶的各類布匹上供的最多。對了,之前送給竹依的那件衣服的絲織布料就是江甯的!”

果然,林季安心中暗暗道。

第二日,林季安帶人來到當地最大的一家布坊,因種種皆知的原因,這家布坊已經七零八落,沒有多少人在。見是官府的人前來,布坊的主人急忙走了出來。

是一位看似四十出頭的女子。

林季安再怎麼說來了江甯也有十日有餘,雖說起初百姓待他的态度并不好,但經曆放糧之後也是緩和了許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喚他一聲林大人。

“林大人。”坊主見他們前來,恭敬請他們進去,“不知您會前來鄙人這小布坊,有失遠迎了。”

林季安擡手:“坊主言重。”

其實這布坊并沒有坊主說的那樣小,恰恰相反,其實是個很大的地方。門口進去可以看見右方兩個水輪,池子已經幹了,一旁用來種植的土壤也已經幹裂。這裡看起來此前是一小片桑葉地。

左方的大片空地是布匹上色的六個水池,石壁上沾了不少混在一起的染料,不少晾曬的竹竿豎立一旁,而今隻剩下幾塊殘布飄蕩上方。

見林季安觀察了幾番院中的情景,坊主心中不免有些失落,當初這裡又是何等風光?

“讓林大人見笑了,不如我們先進去吧。”

這布坊裡面還有以工序為名的屋子,看到那牌匾就知道這裡是用作什麼的。隻可惜哪怕綠柳新長,那些屋子的門卻關上很久了。

不等坊主把他帶進屋内,林季安問道:“坊主,曾經在這裡幹活的織工可還找得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