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人。”闫府的馬車在身邊而過,闫楚禛掀起簾子邀請高啟上來。雨勢實在太大,高啟的傘根本就擋不住,褲腳以及衣衫都被淋濕了不少。高啟不忍濕衣服弄髒弄髒了身下舒适幹淨的坐墊,選了馬車裡頭最靠邊的位置坐下。
“高大人還住在迎賓樓?”
“呵呵,那廂房便宜,下屬大部分時間都在河壩邊上治水,孤身寡人一個,有個落腳地方就好。”
高中的進士會從朝廷得到獎賞,高啟入仕的每月俸祿也足以夠他償還在迎賓樓欠下的銀兩,在京中租下一間一進的房子落腳。可高啟隻是給了銀兩給迎賓樓,讓夥計幫忙把他原來住的地方稍微休整了一下,然後就以每月三文錢的價格長期租了下來。每月剩餘的銀兩,不是給高啟送回老家資助村裡的窮苦孩子讀書,就是拿去河道邊為河工改善夥食。已是工部員外郎的高啟除了身上這身官服,唯一的改變就是将迎賓樓已經廢棄的雜物房改成了他的獨屬房間。
“高大人不知今日是否得閑來府上小酌幾杯?”河道邊日子清苦,闫楚禛想也是時候盡地主之誼招待一下高啟吃頓好的晚膳。
因沒有提前告知就說有客人要過來,淩挽馥讓下人把飯菜搬到了院中的涼亭中,又臨時讓廚房多加了兩個涼拌小菜,一個葷菜,外加冰鎮的梅子酒,以及一些夏令的水果以解暑熱。
“多謝夫人,謝謝。”高啟起身接過仆人端過來的飯菜,站在一旁不敢坐下。在迎賓樓長住,高啟已經對淩挽馥和迎賓樓的關系有了幾分猜測。倘若知道今日會過來闫府,哪怕再拮據,高啟也會想辦法備份小禮過來,而不是僅有一聲道謝。
不過是兩人私下飯食,沒有過多禮節講究,闫楚禛讓淩挽馥也坐下來一起進食。高啟酒量不行,不過三巡,就開始自怨至艾地跟夫妻二人訴起了治水之事。
“堤壩需要修補,治水不能單純靠修,還有日常維護。可是我們人不夠,銀子也不夠。就那麼一點點銀子,能支付河工的工錢都難。百姓就想有個好日子過,怎麼就那麼難。為什麼?”堂堂七尺的大男人,拍着胸脯嚎啕大哭。他恨自己沒有拯救百姓于水患之才,恨沒有生财之智。朝廷的修補堤壩的河道能夠準時發放已經是勉強,他的銀子也隻能偶然給河道工人一碗白米飯就沒了。可是堵塞的河道還是無法阻攔那洶湧的河水,良田被淹沒在水下,兩岸的,下遊的居民在洪水面前毫無抵抗,他們一夜間失去家人。因為缺少必要的銀子,導緻他們隻能被動的亡羊補牢。洪水來了,他們帶領百姓躲,帶着河道搶奪時間搶險。洪水走了,他們又得帶領重建家園。
闫楚禛和高啟一樣,畢生所學大多是經世治國的道理,說到如何賺錢銀子,他們真心不在行。但是,淩挽馥就不一樣了。她支着小扇子,嘴角不自覺地彎起,正聽得入迷。闫楚禛知道,她已經有了主意。
陷入思考中的淩挽馥突然感到手被一股溫暖、堅定的力量包圍着,眼眸習慣性地朝着那個方向望去,撞見他的眼裡,瞧見他眼裡寵溺的滿意與驕傲。不管她今日所想為何,他都願意聽見她的聲音。
河道維護困難,歸根到底是因為現在的國庫情況下,朝廷難以為治水提供一個穩定的銀兩支撐。那麼民間呢?假如将河道的航運承包出去,約定每年的租金上繳朝廷,專項用于與河道相關項目,那是不是就可以緩解銀子的缺口。
河道航運承包?高啟可是第一次聽聞此等法子。為保障百姓渡河需要,官府在河道上設有船隻。把航運承包出去,商人從中謀利,惡意擡高渡河的價格那怎麼辦,還有應有怎麼樣的條件才能去承包?高啟從桌子上擡起了頭,猛地從旁邊茶壺裡灌了好幾杯茶水。他此時需要保持清醒,不想錯過淩挽馥的任何一句話。
“那就把渡船的基本價格固定作為第一個基本的條件,約定每年的租金或者上繳的金額作為治水的資金。此外,承擔者還要負責日常河道的疏通義務。現有河工的優先聘用也可以列入其中。朝廷所要做的是把條件列明,至于成本與盈利,就不屬于大人你所需要考慮的事情。”
“可是,會有人願意去承擔嗎?”要知道,官府的渡船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誰又會做虧本的生意。
“生意場的交易講究的是一個願者上鈎,朝廷隻要把條件列明,誠然地跟承包者去談,必然能找到一個雙方共赢的方案。”
“高大人,内子所說不過是一個大概。具體的可行的章法還得有勞大人去細化。”淩挽馥的法子還存在着許多模糊的地方,要拿到朝堂上去讨論尚且不夠,這是高啟的工作。
得到了淩挽馥的啟發,又有了闫相爺的吩咐,高啟茅塞頓開,酒都沒喝完就起身告辭了。
“夫君覺得高大人需要幾天?”
“最快三天,最慢五天。那馥兒你呢,你覺得他要多少天?”
“我才不知道,既然夫君你都這麼認為了,那高大人就能拿出來。希望到時候夫君你能對他高台貴手,别下手太狠了。”闫楚禛對待下屬的嚴格,可是京中聞名。
“那麼人選呢?馥兒也有了合适的候選人?”
“蔣家。”再次被猜到心思的淩挽馥毫不避諱地談起了她後續的想法。蔣家以碼頭起家,有現行的船隊,蔣老大年輕時候有海船上幹過苦力的經曆,對河運之事頗為了解。“現在或許還有些困難,可我還是相信,隻要寶茹願意,蔣家是必然合适,夫君你說對吧。”
“嗯。”他的妻子從來不是一個随意被世俗的陳腐規定所随便定義的女子,他也從未想過要用身份去改變這樣的她。他的每個奇思妙想都有着精彩之處,他信其所想,尊重着她的每個選擇,并樂意地守在她的身旁,看她如何将它們一一實現。
幸得識卿桃花面,從此阡陌多暖春。不管身處何種環境,她始終都是心中的那一樹的繁花,以嬌弱之姿明媚了他人生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