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薇也知道自己這少年模樣很是吃虧,恨不得自己長得老成數倍,但是也知道自己經驗淺,還是要有些經曆,遇事才不會慌了手腳。是以雖然惋惜,但還是很快釋然:“一口吃不成胖子,隻要商隊願意讓我跟着我已經非常知足了。”因着距離出發還有半月多的時間,人員還沒有定死,是以衛薇也隻能拜托吳叔幫自己争取跟随商隊的機會,沒事的時間裡就來商隊幫忙,大小活都很有眼色的幫忙幹。
這一等就是十天,衛薇随着商隊去揚州的事情确定下來的那天,還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傳遍大街小巷,鎮國公府顧世子定親了。
定的姑娘是禮部尚書家的嫡女賀茵,正是五年前顧世子在五皇子手上救下的姑娘,那姑娘因着五年前的事情對顧世子心生感激,後來又聽說顧世子被發配到泉州那等不毛之地,愣是頂着家裡的壓力,等了顧世子五年,如今也有二十歲了,在三十晚上宮裡舉辦的宴會上,禮部尚書家的嫡女做出了一個讓大家瞠目結舌的舉動,當着各府貴眷的面向皇後娘娘請旨賜婚,嫁給鎮國公世子顧之靖,并揚言這輩子非他不嫁。
且不說自古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就算賜婚也大都是男方和女方議親議的差不多了,男方為了給女方體面請旨賜婚。如今這身份調轉過來,一時間賀茵這個京中才女成了官眷口中教育自家女子的活教材;而顧世子走到哪裡都被人調侃幾句諸如“豔福不淺,顧世子魅力無邊”這樣的風涼話。
魅力無邊的顧世子也挺無辜的,賀家這姑娘怎麼沒頭沒腦的就要嫁給自己。是以除夕回家的路上面對小妹那八卦的眼神解釋了一邊,結果顧梅愣是給自家大哥編了個郎情妾意的話本子,賀家姑娘也被她一口一個未來嫂子的叫上了。這還不是最慘的,回到家中,立馬被父親和母親叫到書房問話。是的顧梅心中不靠譜的父母親終于在臘月二十八趕回家中,如今正坐在上首審視着自己這個一向不讓人操心的兒子。
鎮國公顧宴開口道:“說吧,和賀家姑娘來往多久了?”
顧之靖還是很在意父親心中兒子的形象,是以立馬回道:“兒子除了五年前,在宮中和賀家姑娘有過一面之緣再也沒有私下見過,實在不知她為何就要非我不嫁……”後面的四個字聲音明顯小了,鎮國公夫人也看出兒子的窘迫,開口道:“如今聖上都聽說了這件事,更是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表明了隻要你點頭立馬給你賜婚。”
顧之靖不等父親再開口立馬道:“兒子不願意……”
鎮國公問道:“為何?”
顧之靖看了眼父親道:“其一,兒子并沒有心悅賀家姑娘;其二,賀父是文官,而父親是武官,文武官結親還是像咱們這樣的公府之家,自古都會被上位者猜忌,即便父親和陛下君臣相和,還是要避一避嫌。”
顧宴欣慰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長大了,知道權衡利弊是好事,但若确實是你心悅的姑娘,自有父親去給你說項。”
顧之靖立馬反駁道:“兒子真的沒有心悅的姑娘。”
鎮國公夫人發愁道:“如今如何拒絕賀家姑娘這樁婚事,才不傷了賀家還有和賀姑娘的顔面,畢竟是姑娘家。”
鎮國公倒是不愁:“賀大人是聰明人,也不會同意這門婚事,等着瞧吧!”
顧之靖退出書房,擦了擦腦門上不存在的汗,隻覺得姑娘家都是麻煩,以後再也不亂救人尤其是姑娘。
這些衛薇就不知道了,衛薇聽到顧世子定親的消息時真心替為顧世子開心,畢竟賀家姑娘可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尚書府嬌養出來的姑娘,三分長相七分打扮,更何況大家都說顧家嫡女可是才貌雙全。
衛薇在大街小巷的議論中離開了京都……并不知道三天之後,禮部尚書賀大人老子娘家的表少爺拿着一塊玉佩,說是和賀家小姐自小定的娃娃親,前幾年家道中落沒錢置辦聘禮,如今聽說賀家妹妹二十歲尚未許配人家,實在感動,所以厚着臉皮前來提親。受到了阖府上下的熱情招待,唯有賀茵閉門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