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山下的小村莊 > 第140章 撿沙蔥(一)

第140章 撿沙蔥(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姥爺拿針穿線,把紅辣椒的根部一個個穿過針,拉到線尾,将紅辣椒穿成一束,挂在白牆上晾起來。尖椒的紅豔豔,獨屬于秋天的色彩。

龔燕玲又是刷案闆,又是擦桌子,鍋碗瓢碰全拿清水洗一遍,感慨道,“以前一打開場,掃場,誰家都一坨坨人,人多熱鬧嘀就。現在就蹲到個媽家,除了爸和媽也莫啥人能見上咧。”

姥爺開小紅車把我們送到一片沙蔥多的北戈壁,到底當地人最清楚植物長勢地圖。沙蔥是一種類似于多肉的植物,它内有飽滿水分,所以看起來比較壯實。八月下旬真是摘沙蔥的好時候,沙蔥棵棵都肥碩。

我們滿戈壁地找。羊胡子也長得大叢了,有些壯實些的和沙蔥有那麼些相像,羊胡子會細一些。如果你在某處發現了一叢沙蔥,石頭縫裡,沙土邊,或者刺兒草叢裡,那就意味着這附近陸陸續續的還會有沙蔥。如果你走了很多步都沒有發現沙蔥,那就意味着這一片都沒有沙蔥了,沙蔥是一種群居植物。

戈壁上狂風吹得人睜不開眼,吹得人的褲腿和衣服“沙啦啦”地晃。往西去,西斜的太陽散發出無數束光芒,在一片耀眼的光芒裡,在不停歇的大風裡,人往下看,尋一叢叢沙蔥。若是遇到一叢長得高的沙蔥,令人欣喜,若是一米有一叢,那就高興地哈哈大笑了。

風吹得人嘴唇幹裂、涕泗橫流,吹得人硬了臉。太陽已落,踩着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石子,我們走出戈壁,坐小紅車回家。不知是傍晚的緣故,還是院落的緣故,風小了,坐在院裡,耳邊總算靜了一會兒。

鍋裡煮着大豆和苞米。羊肉焖餅子和涼菜、炒菜都上桌。泡椒魚皮坨在一起,挑開後龔燕玲吃了一口,說她最愛吃泡椒魚皮,結果,“嘔”吐了,“咋這麼個瀼瀼兮兮嘀!”姥爺吃了一條,“咋這麼酸……”壞了,泡椒魚皮在路上四十度的高溫裡颠簸了四個小時,吃不得了。

學校臨時通知兩天後到校開會。李亞茹這輕松的心情瞬間沒了。姥爺知道了,“你咋這麼遲才回來麼?十五号就回來麼,多蹲上幾天,跑成個野人咧。”

“那不想回來麼,那就想蹲到内地。”姥姥是李亞茹的嘴替,“明天早上我拔沙蔥去,你們拾騰嘀做早飯去。”

李亞茹,“我們仨兒拔去,我奶熬個糊糊,回來吃咧趕集去。”

龔玲,“你奶那嫌我們拔嘀慢。”

李亞茹,“那我們都拔走,回來到城上吃飯。”

姥爺,“誰請客?”

李亞茹,“我請呗。”一人一碗涼皮還是請得起。

姥爺,“你媽請客啊,我們早早起來都給她收騰錢嘀嗫。”

龔燕玲腼腆地笑笑。

龔貝高中開學了,龔貝、龔晨和小舅媽她們仨兒一齊回哈密了。小舅家就剩小舅。小姨上山巡防,小姨夫去市裡賣辣子,小姨家也沒人。這小山村裡,孤獨到,忽然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逛了。

空氣裡傳來綿糯的香味,一陣一陣的,引得人立馬猜道,“苞米、大豆出鍋了!”一個字,香!

晾了一會兒,知了都迫不及待地叫起來。李亞茹拿了一顆大豆吃進嘴裡,一邊吐皮一邊奇怪,“怎麼都沒人來吃?”

撅着屁股端鍋的姥姥,“人都忙嘀嗫麼,再閑咧你看哈有莫有人吃麼。”

李亞茹邊吃邊尋思:對啊,剛才媽在洗碗,洗完提着水桶出去了……

很快龔燕玲回來了,搬個小凳子坐過來,精挑細選了一根黏苞米棒子,剝了皮,把苞米胡子擇幹淨,吃起來。“嗯……香嘀很,媽,快吃來!肉不吃都行嗫,苞米得吃。”話音未落,姥姥已經提着小桶子出門去給狗倒飯了。很快順便從老院提着一袋辣子回來,“燕玲賣辣子去。”姥姥将辣子袋子放在西棚底下,回來瞧見桌子下層放着馕餅,一把收拾起來,邊往庫房送去邊說,“咋莫人管嫌,一晚上過去全叫貓刨到地下咧。”放好馕餅,又轉悠到西棚底下,開始找明早去拔沙蔥需要用到的大小袋子。

龔燕玲吃完苞米了,“歐呦!你奶再是幹個生意,往半晚上去幹去嗫!”

“幹活嘀人就那麼個,那幹個活心裡實在嘀嗫,不幹個活心裡空囔囔嘀。”2024.08.19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