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解釋一樣,他摸了摸鼻子,“我換了号碼以後,很多人的聯系方式都沒有了。”
唐曉雲聞言擡起頭,盯着顧思遠看了幾秒,眼珠骨碌碌轉:“這個,我可能要征求一下宋蓁的同意才行。”
見顧思遠面露失望,她又忍不住偷笑道:“不過顧學長,我覺得宋蓁應該會同意的,畢竟她剛剛好像很多人都不記得了,但是還記得你诶。”
顧思遠聞言眼底一亮,又像是被唐曉雲的笑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撇開頭,清咳了一聲,“好吧,好吧……恩,我們走吧,他們好像已經到了。”
兩人加快步伐趕上了隊伍,沒有留意到之前同樣放緩了腳步的趙凝此時垂着頭,臉上看不清神色,隻是捏着包的手,用勁到指節都泛起了白色。
---
眼見着電梯門關了,宋蓁舒了口氣,她看看時間,決定去之前那家客來魚坊嘗嘗味道就打道回府。
此時已經接近傍晚,暮色四合,華燈初上,車流如點點星河,街邊招牌琳琅滿目,人行道上人頭攢頭,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宋蓁走了幾步,就到了客來魚坊。
原本還打算在這吃完飯,沒想到剛進去,就有侍者抱歉的過來說已經沒有餐位了,如果下次想要再來,可以提前在網上預約。
沒辦法,宋蓁隻好打道回府,下了地鐵,又去附近的超市買了條草魚,請工作人員殺好,又按着記憶挑好配料,這才回到許家。
趙媽被帶走,雖然臨近晚飯點,大廚房還是空蕩蕩的,想起許承澤說在招聘到新廚師前都會有酒店送餐,宋蓁進了小廚房,開始做起了酥魚。
宮中貴人愛吃魚,卻又嫌魚刺煩人,因此禦膳房想出了各種方法烹制魚肉。
宋蓁最常做的是宮門獻魚,将魚洗淨斬成三段,頭尾兩側花刀,魚身剔骨切片,魚身腌制後再平鋪于蒸好的魚頭魚尾之間,做出彎腰飛躍的模樣,取魚躍宮門的好彩頭。
這道菜因為外觀好看,意頭吉利而成為了宮中大宴的必點菜色,但要宋蓁說,論起好吃,還是酥魚還更好吃。
酥魚的做法就要簡單的多了,将草魚瀝水切片後,下油鍋炸至焦黃,再泡入提前調好的醬汁中浸泡入味撈出既可。
喜歡蔥花的話,還可以再撒上一把青翠小蔥,增添色彩。
制作過程簡單快捷,但味道卻沒得說。
金黃的魚塊在燈光下泛着油光,湯汁挂在魚肉上,一口咬下去,外酥裡嫩,最妙的是還能咬到酥脆的魚骨,嘎吱聲伴着恰到好處的醬汁,香而不膩,回味無窮。
除了需要現殺的草魚,酥魚的靈魂正是浸泡的醬汁。
太後愛吃酥魚,陛下就命内務府在民間搜集醬汁的配方,但要論起來,最受太後喜歡的還是宋蓁調出來的醬汁。
其實說起來,左右都是那幾十種香料,就算配比上有差異,但熟練的大廚都能調制出不錯的料汁。
但宋蓁調出來的醬汁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靠得是宋蓁放入其中的水和黃酒。
葫蘆精萃過的水堪比高山清泉,綿\軟清甜,再配上宋蓁精釀的老黃酒,使得醬汁味道層次豐富,醇厚細膩,魚肉不僅不膩,反而鮮美得恰到好處。
“怎麼樣?你覺得我開店賣酥魚行不行?”
宋蓁倒不是對自己的廚藝沒有自信,而是橘生淮北則為枳,幾百年後的食客食性未變一緻,更何況經過中午宋母為她切實提出的建議,也讓宋蓁不自覺的對宋母多了幾分依賴。
“我覺得挺好的。”
宋母放下筷子,“酥魚算是A市非常普遍的一道菜了,我小時候你奶奶也經常做給我吃,非常有回憶,很多人家裡逢年過節也會做來吃。”
宋蓁歪頭,“那豈不是沒什麼競争力了?”
“恰恰相反,這反而說明你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宋母喝了口水,“傳統的東西,往往意味大家不讨厭,甚至非常符合絕大部分人的食性。就像我們家從前的十全齋,靠賣棗泥酥就能賣好幾代。”
“當然,自己家就能做也說明想要做好并不簡單,我覺得你這個醬汁真的很不錯。”
宋母用勺子舀了一點,放到舌尖細品,“鮮美,細膩,越品越有味。我都好奇,你在哪學的方子了?網上也能學到這個嗎?是不是花錢買的啊?”
花錢是不用花錢的,是她從前根據内務府搜集來的方子自己改良的。
某種程度來說,也能說是宮廷秘方吧。
更别說還有獨家的清泉水了。
宋蓁翹\起唇角,杏眼笑成了月牙,“花錢倒是沒花錢,我自己琢磨着弄的,評價這麼好,我可就有信心了。
酥魚不僅在宋母這大受好評,就連許老太太也贊不絕口,“想把簡單的菜色做出特色可不容易,你不知道,那個醬汁好吃的啊,我都拿來配青菜了。”
“說起來,我年輕的時候,就很愛吃你們宋家十全齋的點心,尤其是棗泥酥,甜而不膩,那個時候還是承澤他爺爺經常買來給我。你廚藝這麼好,肯定是繼承了你\爺爺的天賦。”
提起故去的丈夫,許老太太有些感傷,“看我,年紀大了總愛回憶往事。”
“您想吃,下次我做了再跟您送來,就是不知道還能不能複刻出當年的味道了。”
許老太太拍了拍宋蓁的手,“難得你這個孩子惦記我,連做碗酥魚都給我記得讓我嘗嘗。”
“榮記的菜也不是不好吃,隻是到底是你這碗酥魚更和我胃口。”
宋蓁不好說是因為許承澤的提議,畢竟在許老太太那,她和許承澤應該是素昧平生才對,因此隻好笑着接受了許老太太說的,宋蓁跟她心有靈犀的稱贊。
第二天宋母特意請了假,陪宋蓁去看門面,在她的建議下,兩人打車到了距離許家20分鐘左右車程的一個商業區。
其實宋蓁有心想找個更遠一點的,但宋母還嫌不夠近,想着自己要上班,找個近一點的方便照應女兒。
下了車,宋母一邊給約好的中介打電話,一邊對宋蓁說道,“你也該趕快把駕照考了才行,這樣出行也能方便很多。”
宋母也是應聘上管家以後學的車,隻是今天為了方便,又是處理自己的私人事物,就沒有開許家給下人配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