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帶刀的姑娘 > 第20章 經年舊事(三)

第20章 經年舊事(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魏琳琅将他扶至石凳上,倒了一杯茶,說道:“陸大人心智無雙,進退維谷都能面不改色,以靜制動,可堪大用哪。”

聽到這番話,陸承禮心知先前一切不過是宸妃的試探,便也不欲隐瞞,坦然回道:“娘娘真喜歡開玩笑,剛剛可是吓壞微臣了。臣頭腦愚鈍,說不出什麼漂亮話,唯有跪地以敬丞相之威罷了。”

魏琳琅久居宮中,聽慣了油腔滑調,了然一笑道:“陸大人過謙了。本宮聽聞,陸大人才剛上任便替聖上解決了不少煩心事,修書撰史、起草诏書,還有……永州考生罷考案,樁樁件件都做得很漂亮。”

年輕臣子聞言,朝皇宮方向拱了拱手,低聲道:“罷考案涉及人命,本應由刑部管轄審定,是聖上憐憫下官,多賜了個差事,讓臣曆練下罷了。”

談到此處,魏琳琅突然不說話了,隻轉過頭去,靜靜地看着池中的鯉魚。鯉魚成群,困于池中,争相撲食卻隻為搶奪養魚人百無聊賴後,施舍下的幾粒糧食。

可憐哪。

許久後,她笑了笑,開口道:“陸大人成日在翰林院修史,博覽天下群書,可曾見過一則宮廷秘聞?”

陸承禮聽到這兒,面露迷茫之色,說道:“既是秘聞,又如何能在史書上得見?求娘娘解惑。”

“先帝在位時,司天台曾夜觀天象,發現有客星現于紫微旁,其光燭地,紫微在其光芒之下,竟如風中之燭,黯淡無光。其後,杜監蔔了一卦,卦象顯示乾坤倒轉,陰陽失衡,有女子為帝之象,乃大兇。這等秘聞,陸大人怎麼看?”

“微臣不懂星象,隻知曉一些意象之理。從其星辰的征象來看,是暗示我朝未來會有一位明君,讓蒙塵珍珠重放輝光。如今聖上以仁愛治國,與周邊各國和睦相處,對外無擴展疆土之野心,對内無大興土木之欲念,百姓不用擔驚受怕,這已是星象預示的盛世。”陸承禮抿了抿唇,淡淡一笑,“至于杜大人的預言,微臣認為卦象随勢而變、憑心而動,吉兇之間本無界限,不可全信。”

魏琳琅長眉一挑,說道:“聽你之言,是覺得先帝在位時,太過勞民傷财了?”

“先帝好戰,是個性情中人。乾元四年,他禦駕親征,成功收服了西域諸國,厥功甚偉。但國家是否繁盛,看的不是疆域大小,而是百姓是否安樂。”

“疆域拓展後,朝廷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進行管轄,賦稅也因此增加,百姓生活更為艱難。臣來自隴西,深知那幾年的戰争給百姓帶來了多大的苦難。當今聖上雖然性格不如先帝強勢果決,但深谙細水長流之道,已是很好了。”

魏琳琅一笑,贊賞道:“看來陸大人深知如今職位來之不易,避重就輕的本領竟這般娴熟,那我就直言了。聖上體弱,不可能再有子嗣,太子也就是個藥罐子,難堪大用。這兩人皆如暗夜殘燭,難與明月争輝。如此,大人可明白?”

陸承禮沉默了一會,問道:“娘娘,請恕微臣直言。本朝并無皇後,陛下對您情意深重、百依百順,宸妃娘娘已是後宮第一人,難道還不滿足嗎?”

聽到這話,魏琳琅咯咯笑了起來,說道:“不管是宸妃還是皇後,都是他一紙诏書就可以廢掉的。何況,我為妃本就被天下人議論,若等太子繼位,我的下場會是什麼,陸大人還要我明說嗎?”

陸承禮思索片刻,忽而想到了在魏瀾門前看到的那一幕,遲疑道:“娘娘如此,可是為了楊小公子?”

他擡眼一看,竟在她臉上看到一絲難以掩飾的厭惡,連忙起身跪了下來,俯首道:“丞相護國幾十載,為大梁鞠躬盡瘁。娘娘深謀遠慮,心有溝壑,确有經世之才。臣,願聽娘娘差遣。”

流水潺潺,蟬鳴聲聲。月夜下的自然聲色裡,她的聲音隔着水霧悠悠傳來:“古人雲,順應天時者,得上天庇佑。楊瑾是男子,絕非天命所歸。”

*

陸承禮剛離開魏府,還未行了幾步,便在街角看到了那個瘋癫的老乞丐。

他的手臂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臉上糊滿了淚水和鼻涕,正瑟縮地躲在牆角。楊文川擋在他面前,正拿着幾錠銀子往魏府侍衛的手裡塞:“這人命賤,不值得你們動手。大家夥兒拿着這些銀子去吃好喝好,我把他帶走,你們就當他死了。”

那領頭的侍衛見楊文川出面,便也不好把事做絕,緩聲道:“楊大人,小的們隻是個看家護院的,怎麼能收您的銀子。隻是這乞丐實在該死,竟在這等盛大的場合胡來,讓丞相大人失了臉面。楊大人既有心救他,咱們也不好拂了您的面子,以後可千萬别讓他再出現了。”

說完,他便帶着其餘侍衛,快步離開了。

陸承禮見狀,緩步走到二人跟前,笑道:“楊大人位高權重,卻能為了一乞丐折腰,真是天下少見的良善人。”

楊文川擡頭一看,擺了擺手歎息道:“陸大人擡舉我了,是因我與他相識一場,不忍見他橫死街頭罷了。”

“他原是個機靈能幹的生意人,平日裡就住在京郊,每天清晨都會挑兩擔豆腐包子來城門口賣。他家的包子好吃,不少官員都記得他,還曾幫他在京城盤下了一個鋪面。可惜,自從他女兒失蹤後,這人便瘋了。”

聽到此處,陸承禮眉頭一皺,上前問道:“失蹤?天子腳下發生此等失蹤案,大理寺沒有接案調查嗎?”

楊文川苦笑一聲,說道:“陸兄,你新來京城,恐怕不知曉這其中的曲折。如今這世道,普通百姓莫說是丢了一個人,就算是死了一個人,大理寺也不會随意接案的。何況一個瘋老頭子的話,又有誰會在意呢?”

說完,楊文川擡頭看了一眼這位新晉的年輕臣子,忽見他的眼眸深處閃過怒焰,一瞬間竟比那燈籠裡的燭火還要亮。

他驚了驚,擡手揉了揉眼,再細看時,那人還是一貫的冷峻樣子,與平日所見并沒有什麼區别。

陸承禮輕笑一聲,漫不經心地說道:“是啊,這人瘋瘋癫癫的,誰又能确認他說的話是真的呢。楊兄,你既與他是舊識,可知他女兒芳齡幾許?”

楊文川撓了撓頭,努力想了想,說道:“隻聽說還未許下人家,大概僅是豆蔻年華吧。”

“如此,真是可惜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