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你現在都病了,還有空去關心别人。”太後說得不鹹不淡,給福壽了一個不太善意的眼神。
福壽微微欠着身子,退了下去。
在深宮的幽靜中,側殿内燈火閃爍,李洛初靜靜地躺在床上,似乎在沉睡,但那緊閉的雙眸卻透露出一絲不屈的光芒。她的心中,正醞釀着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夜深了,宮中的鐘聲漸漸遠去,一串腳步聲卻在長廊中回響,來人帶着幾分猶豫,幾分決斷,來到了李洛初的寝殿前。門輕輕地被推開,來人的身影出現在了李洛初的床前。
“好大的膽子!”李洛初輕喝一聲。
“殿下,陛下有請。”來人跪伏在地上。
李洛初睜開雙眼,從床上坐了起來,“你且退下等本宮。”
“是。”那人退了出去,将門輕輕關上,李洛初輕歎一聲,她這次,沒有多少把握,但也要背水一戰了。
門被李洛初打開,她擡腳邁了出去,眼神中滿是堅定,步伐更加沉着冷靜。
養心殿門口,侍衛依舊整裝待發的氣勢,小德子也早已等候在了門口,為李洛初撩開了門簾。
養心殿内,李祺瑞并沒有坐在上座,反而是坐在了一旁的客座的位置上,慢慢地品着茶。
“沒想到陛下忙政事忙到這麼晚,還是要注意龍體啊。”李洛初行禮。
李祺瑞低頭笑了笑,“皇姐說笑了,皇姐坐吧。”
說着揮了揮手,李洛初坐在了一旁的客座上,身後小德子也将準備好的茶水拿了上來,遞到了李洛初的面前,李洛初輕輕接過。
“皇姐身體還好?”李祺瑞明知故問。
李洛初也并不生氣,“還好。”
“袁總督的提議,還請皇姐解惑。”李祺瑞這麼晚叫李洛初過來自然不會隻說些家常。
李洛初放下自己手中的茶杯,跪在了李祺瑞的面前。
“臣知陛下對此事多有猶豫,可女官制是大勢所趨,是時候讓女子也能在朝堂後宮上有所作為。”
“皇姐,這件事對于朕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朝野上下還會紛紛上書來煩朕。”李祺瑞把玩着已經空了的茶杯。
李洛初深吸一口氣,“現在朝堂上能為陛下所用之人少之又少,士族派系更是盤根錯節,如若女官制度進行實施,必然會打散他們的布置,而且還能充實陛下的羽翼,維持朝堂上的平衡。”
“哈哈哈哈,還是皇姐通透,既然皇姐和總督極力推薦,那朕試試也無妨,先祖也有此制度,能為我朝添磚加瓦便是好事。”李祺瑞的聲音中帶着一絲疲憊,但也有一絲期待。
李洛初緩緩擡起頭看向他,她的眼神堅定而清澈,仿佛能看透人心。“陛下英明。”
她的聲音平靜而有力,沒有一絲的遲疑。
皇帝沉默了片刻,他深知李洛初的智慧和勇氣,也知道她的話中有着深意。他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不過,朕有條件。”
“陛下請講。”她知道,這一步棋,将會改變整個朝堂的格局。
“皇姐和太後的關系似乎不好,恰巧朕這些時日也與太後生了些悶氣,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句話,想必皇姐應該知道。”
原來李祺瑞是想要她和他在一個陣營裡,讓太後永無翻身的機會。
“臣定與陛下站在一處。”
“哈哈哈哈,好好好,皇姐還是像之前那樣對朕如此了解,朕還沒有多說什麼呢,皇姐就已經想到了。”
李祺瑞站起身來,心情好了不少,“送長公主回去吧,風寒,搭朕的轎子吧。”
看着李祺瑞的背影,李洛初緩緩站起身來,“臣告退。”
李祺瑞在朝堂上提出要實行女官制之後,不出所料朝堂上一片動蕩,議論紛紛,得到這個消息時,李洛初已經坐在了回長公主府的路上。
兩日前,李洛初依舊在宮内養病,蕭錦栖命人傳來了消息,他大概兩日後能夠回到長公主府。
李洛初也就準備踏上了回去的路程。
李洛初剛到府上歇腳,又有消息傳了過來。
“朝堂上,丞相站出來支持陛下實施女官制,并表示自己願意親自舉辦春闱之後的女官應試。”
李洛初點了點頭,對于魏丞相的這個決定,李洛初并不意外,她提前讓袁斐璟對魏丞相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蕭錦栖到哪裡了?”等通傳消息的人退下後,李洛初對着春一詢問了起來,算算時間應該也要到郊外了。
“回殿下,剛剛城門口還沒有傳來消息,想必還要再等些時辰。”
“罷了,本宮不等他了,本宮發了,先去歇息一會兒。”
“是。”
春一跟在李洛初的身後,往寝殿走去。
李洛初再次睜眼是因為春一在她耳旁輕輕地呼喚,“殿下,驸馬進城了,正在往長公主府趕來。”
春一将李洛初扶了起來,并遞過來了一杯水,喝了兩口水,李洛初也漸漸清醒了過來,“可派人去接了?”
“殿下放心,派去了。”
“好,陪本宮去迎一迎吧。”
——
正值午後,街道上大家都在忙碌,蕭錦栖坐在馬上踏入城門,進門後,更是加快了腳步前往長公主府,身後侍衛也是緊緊跟随,諸人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