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枝肚子被摸得有點癢了,扭了下,蕭遠山還以為孩子現在就有胎動了。
“不是。”
拉過真是傻掉了的夫君躺下來,白春枝牽着他的大手放在肚子上。
“前些日子農忙,我中午躺着午睡時,是有感覺到寶寶動了,就像小魚吐泡泡那樣,很輕的咕噜咕噜聲。”
“你怎麼沒跟我說……”
隻是聽小娘子這麼描述,蕭遠山就更期待了,手上的動作也更輕了,就怕錯過了一絲一毫。
“我剛開始以為是我腸胃在消化呢!”
白春枝說起這個就好笑,她還想着怪不得自己最近老覺得餓,這消化也太快了。
和白母講了,老娘才又說這是寶寶在動了,每個階段都不一樣,這也說明孩子長得好。
“夫君,你隻有再等等了,寶寶這兒才多大呀,沒多大力氣的。?”
夫妻倆靜待了好一會兒,蕭遠山也沒能感受到是怎麼個吐泡泡法,白春枝怕他失望,把白母講的那些經驗又跟他說了說,這才安撫了下老父親急切想要和孩子互動的心了。
接下來就是忙中秋禮盒的事了,具體大方向有了,原材料也搞定了,這次開局還算順利。
一回生二回熟的,白春枝他們第二天回村,白父和楊老漢那邊都交了作業來,就是白母找的那幾個手巧的大娘也做好兩個籃子。
竹子、稻草和玉米皮,還真的每一種都有自己的風格了,搞得白春枝都有些不好取舍了。
“怎麼樣,你們更喜歡哪種?”
幾個娘子軍在家,也是在左看看右看看,不好抉擇。
但最後發表意見的時候,倒各有各的喜好了。
白大嫂把幾個籃子都拎起來裝了點東西,感覺竹籃更結實。
白二嫂懷裡抱着小毛,覺得玉米皮的摸起來更柔軟細膩,手感好。
白母和白春芽上手了看,稻草的則是介于兩者之間,但看着又粗糙了些。
“這不太符合我們禮盒的要求吧?”
好東西見多了,要求自然就高了,白春芽都有些擔心那些客商能不能看上這稻草樣式的。
“錢包鼓的肯定看不上。”白春枝搖搖頭,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價格低點,錢包微鼓的應該可以吧?”
“哈哈哈哈這也行?”
白春芽想想那場景,覺得也是,他們是應該給人家多點選擇了,要不,想買又要講價的,還挺費神了。
白春枝就決定,除了新鮮菌類必須用竹籃子,這個防撞一點,其他的,山貨幹果、月餅都分三價,最貴的竹籃、其次玉米皮、最後是稻草的。
“你這樣分一分是要好些。”
白母聽白春枝這樣打算的,也跟着送了一口氣,就怕他們飄了硬要是冒尖的要往好的貴的做,還不知道他們這鎮上能不能銷出去了。
“那這回,家裡是像上次泡鹽蛋那樣,隻做一部分,還是要摻一股呢?”
說着就要開幹了,白春枝有些話還是要說在前頭了。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禮盒這門買賣還是挺有賺頭的了,白春枝也相信娘家近來是能出一部分錢的,隻是都分家了,可能就有三個意見,是得先問清楚才行。
不過呢,既然是生意,她也不能保證就絕對的穩賺不賠,畢竟這下半年了,沒準兒就有人跟着學起來了,再一個,還有人家食品廠在前面領頭的。
好在市場那麼大,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當然了,要賠了肯定也賠不了多少。
白春枝一項項給幾人講明白了,她們再做決定。
白母看了兩個兒媳,讓她們先表态,既然是分了家,她也就沒大包大攬的意思。
白大嫂第一個說,她這才賣了豬崽兔子的,錢是還有點,但她不準備都投進來了。
白二嫂也跟着點點頭,白二哥是一直在往家裡彙錢了,隻是他們年後要去的話,估計花銷大,手上得備點錢。
聽明白了,白母清了清嗓,拍闆決定了,是還跟泡鹽蛋一樣,她們把酥皮月餅給包了。
白母這麼做,也是想着盡量把水端平,既能讓老大老二家多賺點,也幫着大女兒家負擔點。
這回連牛肉都敢要了,前期花的錢那絕對是隻多不少。
東西沒賣出去前,一切都還沒定數了。
白春枝不知道白母操着這心了,但老娘這麼為她着想的,她肯定是領情的。
不過也這回白春枝沒準備全自己忙活了。
一來她懷着孕,沒必要為了賺錢完全不顧自己身體,加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安排下去的。
二來也讓村裡都跟賺些錢,雖然這禮盒的聲音不是多大,還得挑日子一年就那麼兩三回,但好歹是個進項了。
姜淑雲要的這類鮮菌子、山貨幹果的,就他們自己來,還得看看怎麼搭配合适。
月餅的制作,就包給村裡做,白春枝準備和吳阿婆談談,請她老人家來當老師傅做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