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荼還記得,在文武學校的時候,蘭丹木的生活非常規律:早上起來做早飯并喊她起床;去重點班代數學課或偶爾休息;中午回家做午飯;下午帶學生野外訓練;晚上回來做晚飯。
那時候,錢荼還是第一次在一個男生身上看到熱愛勞動、家事萬能的屬性,簡直要驚為天人,哪怕之後發現蘭丹木的好脾氣是裝的,也沒減少他在自己心目中的勤快形象。然而等到同住一個屋檐下後,錢荼發現她好師兄的這項“優點”也快保不住了。
難怪說距離産生美,至理名言!
那還是她搬進來不久,蘭丹木開車帶她去熟悉周圍環境,當時他胳膊的傷并沒痊愈,卻願意陪同自己,讓錢荼很是感動了一把。然後兩人就來到了離蘭丹木家最近的一家家樂福。
錢荼本着親自下廚犒勞房東的意願,猜測着蘭丹木的口味買了很多食材。蘭丹木一直跟在後面幫她推購物車,半路上,像是忍不住似的,問了她一句:“你喜歡自己做飯?”
鬼才喜歡自己做飯呢!在家吃父母在外吃食堂的錢荼心虛地腹诽了一句,但還是斬釘截鐵地點了點頭:“師兄你以後想吃什麼就告訴我,我做。”
蘭丹木态度不明地“哦”了一聲,沉默了一會,猶豫道:“其實不用這麼麻煩。”
錢荼還以後他在客氣,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露一手,從此抓住蘭丹木的胃。不過等到她看見蘭丹木采購的食材時,就明白了那句“其實不用這麼麻煩”真的沒在跟她客氣——蘭丹木将冷藏區和熟食區幾乎無一錯漏地掃蕩了一遍,速度水餃、混沌、意面、面包、鹵菜、各式便當等隻需微波爐一打就能吃的東西堆滿了購物車,最後結賬時還對錢荼說明:“這裡的吃的隻有這些了,别的品種可以去網購。”
于是,蘭丹木家雙開門的西門子冰箱便被各種速食迅速占據了,而錢荼買的那些新鮮食材隻占了一層不到的空間。并且,在這些食材被用完後,那一層也迅速被網購的微波爐食品占滿,再也沒出現過需要二次加工的原材料了。
有過這次經曆後,錢荼就知道了:她師兄“下得廚房”的這項優點,也僅僅局限在蜀山上。在自己家裡,他好逸惡勞的程度一點也不比自己遜色,而且還合理解釋了,為啥他家的廚房幹淨的不像話。
蘭丹木“懶”的第二點,體現在他對全自動電器的喜愛上。
在跟蘭丹木合住前,錢荼着實不知道市場上一家發明了這麼多用途的家用電器:全自動洗碗機、智能壓力鍋自不必提了,蘭丹木還有全自動洗菜機、洗米機、熱水機、早餐機、聲控燈和控制全部家電的遠程智能系統。
如此一來,家裡唯一需要勞他大駕親自動動手指的,估計就是按按鈕了。
但是令錢荼大為不解的是,都已經有了如此舒适便捷的環境,蘭丹木竟然還要雇家政!
他這是連按鈕都懶得按了嗎?
“我在丹木這都做了快6年了,小夥子人挺不錯的。”家政王阿姨是蘭丹木和錢荼的同鄉——S省務工人員,本着老鄉見老鄉的緣故,十分熱情能聊。她每周來三次,家務全包,偶爾蘭丹木泡在實驗室時,她還會把飯菜和換洗衣服送過去。
算一算時間,也就等于蘭丹木剛上大學時,王阿姨就開始為他服務了!
得知這一情況的錢荼,當即就對她師兄産生了嚴重的“人設崩壞”的感覺——什麼勤勞樸素啊!什麼五講四美啊!蘭丹木這種行為,對那些打了四年開水,吃了四年食堂,收拾了四年寝室的芸芸學子們而言,不就是赤裸裸地暴擊嗎!
錢荼曾經委婉地、含蓄地問過蘭丹木:他為什麼不把這些“好習慣”帶到蜀山上去呢?依門派那幾家公司的收入,就算把老校長家從頭到腳翻新一遍也是小菜一碟吧。
蘭丹木認真思索了一下,答了她四個字:“這不太好。”
言簡意赅,根本沒有解釋清楚,可錢荼幾乎不用多想就明白了:緻力于教書育人、辛辛苦苦辦學校的蘭家,怎麼能脫離群衆獨自發家緻富呢!品學兼優孝順懂事的蘭丹木,怎麼能染上好逸惡勞的習氣呢!
“那你為什麼一回到家裡就什麼都不做了,師兄你不覺這種行為有點問題嗎?”這不叫虛僞,那什麼才叫虛僞?
“這些東西不就是賣來給人用的嗎?”蘭丹木一副理所應當的口吻,“在蜀山上,本來就是回去陪老人的,當然多做點事比較好,再說這些東西爺爺他們也不會用。回到自己家裡,那就能省點事就省點事呗,把時間浪費在做家務上,又不能産生什麼社會價值。”
你說的好有道理!錢荼默默地聽完,無言以對。
不過錢荼後來也逐漸明白了,對蘭丹木而言,确實有些事比做家務要更重要。如果說他在衣食住行上極盡便捷之能事的話,那他在另一件事上,就幾乎艱苦到了苦行僧的水平。
每逢沒有課題任務、在家休息時,蘭丹木就會待在他的卧室裡,除了一日三餐,幾乎不邁出房門一步。起初,錢荼還懷疑她師兄是個隐藏很深的宅男,直到有一次蘭丹木的房門沒關嚴,錢荼才從無意的一瞥中,發現對方是在靜坐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