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史記節選 > 第23章 汲鄭列傳1

第23章 汲鄭列傳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汲黯字長孺,是濮陽人。他的祖先曾受到過古時衛君的恩寵。到汲黯已是第七代,世代都擔任卿大夫。汲黯靠父親保舉而襲任官位,在孝景帝時擔任太子洗馬,因為莊重嚴肅被人敬畏。孝景帝劉啟駕崩,太子劉徹即位,任命他為谒者(天子傳達)。

東越的閩越人和瓯越人發生攻戰,皇上派汲黯前往視察。他未到達東越,行至吳縣便折返而歸,禀報說:“東越人相攻,是當地民俗本來就如此好鬥,不值得煩勞天子的使臣去過問。”

河内郡發生了火災,綿延燒及一千餘戶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視察。他回來報告說:“那裡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勢便蔓延開去,不必多憂。我路過河南郡時,眼見當地貧民飽受水旱災害之苦,災民多達萬餘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憑所持的符節,下令發放了河南郡官倉的儲糧,赈濟當地災民。現在我請求繳還符節,承受假傳聖旨的罪責。”

皇上認為汲黯賢良,免他無罪,調任為荥陽縣令。汲黯認為當縣令恥辱,便稱病辭官還鄉。皇上聽說這件事後,就召汲黯入朝,任命他為中大夫。由于汲黯多次直言進谏,不得久留朝中,後來被外放當了東海郡太守。汲黯學習并推崇黃老學說,在治理官府和處理民事時,喜好清靜少事。他挑選得力的郡丞和書史來擔任具體事務,他治理郡務,不過是督查下屬按大原則行事罷了,并不苛求小節。他體弱多病,經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出門。一年多的時間,東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們都很稱贊他。皇上得知後,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的待遇。他為政力求無為而治,弘其大要而不拘守法令條文。

汲黯與人相處很傲慢,不講究禮數,當面頂撞人,容不得别人的過錯。與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親近友善;與自己合不來的,就不耐煩相見,士人也因此不願依附他。但是汲黯好學,又好仗義行俠,很注重志氣節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純正;入朝,喜歡直言勸谏,屢次觸犯皇上的面子,時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為人。他與灌夫、鄭當時和宗正劉棄交好。他們也因為多次直谏而不得久居其官位。

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時候,窦太後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來谒見時都行跪拜之禮,田蚡竟然不予還禮。而汲黯求見田蚡時從不下拜,經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這時皇上正在招攬文學之士和崇奉儒學的儒生,說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裡欲望很多,隻在表面上施行仁義,怎麼能真正仿效唐堯虞舜的政績呢!”

皇帝沉默不語,心中惱怒,臉色一變,宣布結束朝會,公卿大臣都替汲黯驚恐擔心。

皇帝退朝後,對身邊的近臣說:“汲黯真是太愚直了!”

群臣中有人責怪汲黯,汲黯說:“天子設置公卿百官這些輔佐之臣,難道是讓他們一味屈從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違背正道的窘境嗎?何況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縱然愛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損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麼辦!”

汲黯身體多病,已經病了三個月,漢武帝多次特别允許他請假養病,但他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最後一次病情嚴重時,莊助替他請假。漢武帝問:“汲黯這個人怎麼樣?”

莊助說:“讓汲黯當官執事,沒有過人之處。然而他能輔佐年少的君主,堅守已成的事業,以利誘之他不會來,以威驅之他不會去,即使有人自稱像孟贲、夏育一樣勇武非常,也不能憾奪他的志節。”

皇上說:“是的。古代有所謂安邦保國的忠臣,像汲黯就很近似他們了。”

大将軍衛青入侍宮中,皇上曾蹲在廁所内接見他(好家夥,你們倆這麼熟嗎)。丞相公孫弘平時有事求見,皇上有時連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進見,皇上不戴好帽子是不會接見他的。皇上曾經坐在威嚴的武帳中,适逢汲黯前來啟奏公事,皇上沒戴帽,望見他就連忙躲避到帳内,派近侍代為批準他的奏議。汲黯被皇上尊敬禮遇到了這種程度。(是因為害怕被叨叨吧,哈哈哈,視汲黯如洪水猛獸,劉徹你和李世民應該是有話聊的)

張湯剛以更改制定刑律法令做了廷尉,汲黯就曾多次在皇上面前質問指責張湯,說:“你身為正卿,卻對上不能弘揚先帝的功業,對下不能遏止天下人的邪惡欲念。安國富民,使監獄空無罪犯,這兩方面你都一事無成。相反,錯事你竭力卻做,大肆破壞律令,以成就自己的事業,尤為甚者,你怎麼竟敢把高祖皇帝定下的規章制度也亂改一氣呢?你這樣做會斷子絕孫的。”(哈哈哈,淬毒的小嘴,難怪劉徹不敢不尊敬你,哈哈哈哈哈哈)

汲黯時常和張湯争辯,張湯辯論起來,總愛故意深究條文,苛求細節喜歡咬文嚼字)。汲黯則出言剛直嚴肅,志氣昂奮,不肯屈服,他怒不可遏地罵張湯說:“天下人都說絕不能讓刀筆之吏身居公卿之位,果真如此。如果非依張湯之法行事不可,必令天下人恐懼得雙足并攏站立而不敢邁步,眼睛也不敢正視了!”

當時,漢朝正對外征讨匈奴,并招撫四方的少數民族。汲黯主張少事,盡量避免戰争,他利用向皇上進谏的機會,經常提出與匈奴和親的建議,反對發動戰争。皇上當時正推崇儒術,尊重公孫弘。随着國家事務日益增多,官吏和百姓開始耍小聰明。皇上為了維護秩序,着重文法,張湯等人多次上奏判決案件,以求皇上賞識。而汲黯經常批評儒生,當面指責公孫弘等人隻是心懷詐謀,裝扮聰明,以迎合皇上,取悅于人,而那些執筆的官吏則擅長深文巧诋,陷害人于罪,使人們不能回歸真實,以取勝為功。皇上越來越重視公孫弘和張湯,而公孫弘、張湯則深恨汲黯,就連皇上也不喜歡他,想借故殺死他。

公孫弘擔任丞相後,對皇上說:“右内史管轄的地區有很多貴人和宗室,難以治理,非重臣不能勝任,請調汲黯擔任右内史。”

汲黯擔任右内史數年,官務并未廢弛。

大将軍衛青已經越發地尊貴了,他的姐姐衛子夫做了皇後,但是汲黯仍與他行平等之禮。

有人勸汲黯說:“從天子那裡就想讓群臣居于大将軍之下,大将軍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顯貴,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禮。”

汲黯答道:“因為大将軍有拱手行禮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