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廳堂。
窗外陰雨綿綿,檀案上擺琉璃七寶杯,壺中盛西域葡萄酒,牆上懸挂古畫寶劍,不遠處翔鶴青花瓶供着一枝翠葉白荷花,富貴雅緻至極。
屋主人正倚坐案上翻書,眼睫垂下,眸光沉靜。
謝重陽推門而入,
“燕世子,大事不好。”
葉無雙眼睫輕顫,擡首問道“何事?”
“朔州廣河水患爆發,死傷慘重,還有,太子遇刺,生死不知。”
謝重陽眉目沉沉,擡手按按額角。
壽豐三年,多事之秋。
先是三州地動,幸有國師術法通神,提前預知災難,救了九十萬餘人性命。
再是棉王逼宮登位,天狗食日。
四日前,國中最大的母親河,廣河于朔州改道,水患成災死傷無算,又碰上太子遇刺的事。
她都有些懷疑人生了:“朔州有三州近半的百姓,莫非當真是天命要亡他們的性命?”
“雪州不是不曾出事嗎?再說,若是天命注定不可改變,那就太令人絕望了。”
葉無雙邊說邊接過謝重陽手上的情報,快速掃過,看着上面非常嚴重的數據思索着,按理來說不應該……。
楚輕夢重生回來,對天災之事自然一清二楚,廣河水患如此嚴重,她不可能不做準備。
就如同三州地動之事,她從紅梅那裡問出消息,又通過楚輕夢儲存糧食的舉動劃定大緻的時間範圍,讓張半仙提前圓通半年告知皇帝,之後還專門叫張半仙找圓通大師去試探更精準的消息,才成功地塑造了張半仙預知災禍、料事如神之能。
如今,怎麼會?
難道真的是劇情糾正?但如她所說,命運真的不可改變,任務者的意義何在?
突然,葉無雙想起什麼,再次翻閱情報,拿出炭筆在上面做記号,令暗衛速度調查負責朔州河堤修築的官員。
謝重陽也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也一起坐下翻找。
半個時辰後,看着總結的結論,兩人都沉默下來。
葉無雙單手撐着側臉,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細細想來,也隻能一聲發出歎息:
日食是天象,山崩是天災,但水患,是人禍。
周國廣河,時常泛濫成災,每年朝廷都會撥下大量的錢款修築河提,這也讓治河官成了一樁美差。
近些年三位皇子奪嫡之争日益激烈,每位都在朝堂各處見縫插針地安插人手,便是不能勝任的職位,也絕不願拱手讓人去資/敵。
于是治河的官員,三年之内換了七任,官員剛做出一點成績就換了另一個人,上邊的命令朝令夕改,下面的人無心做事,熱衷于你争我鬥。
治河款也層層盤剝,朔州之地的河堤竟已四年未修,如此脆弱的屏障自無法擋住洶湧的河水。
系統:
[如果宿主沒來的話,三州地動加上日食,足可除掉太子,早有預料的提前造勢,再配上園通大師的斷言,這種神秘的天命的威力啊,殺傷力會更加巨大。]
[可是如今,一切都亂了套。]
葉無雙颔首,感歎道:
[牽一發而動全身,楚輕夢重生前是太子上位,重生後卻是棉王坐上皇位,我又攪亂了不少劇情,事情變動如此,也不足為奇。]
她看向謝重陽:“宮中那兩位,是打算如何處理?”
謝重陽按了按眉心,“這也正是我要說的,他們打算拖着,拖到太子徹底失敗。”
“哦。”葉無雙點頭。
謝重陽着急地說着:“燕世子,這可如何是好?楚輕夢他們等得,災民可等不得,這些可都是人命啊。”
葉無雙沒有做救世主的愛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坐皇位的又不是我,操這心做什麼?”
她眼睑微斂,冷漠無比:“等太子死了,楚輕夢他們自會神兵天降去做那救世主。”
“可等到那時候,要死多少人啊。”
謝重陽自言自語地說着,心中感到深深的悲憐。
朔州水災七日,楚輕夢夫妻奉行拖字決,顧左右而言他,謝重陽已經坐不住了。
“世子,基于楚輕夢那無來由之針對,若坐穩皇位我等絕無善終,我們扶持太子上位才是正策。”
葉無雙輕笑,道:“世子妃想去,便去吧。”
——
一月後,朔州。
忙碌了一天,謝重陽走在大街上,看着腳步匆忙卻生氣勃勃的百姓們,有些恍惚。
難以想象,這裡不久之前還是一片人間慘劇,每天都有大批人餓死、疫死、淹死,災情之慘,使人落淚。
而能做到如此快速平息災情,全部有賴兩個人。
——楚輕夢和祝無雙。
她依舊無法原諒楚輕夢,卻也無法全心仇恨——無他,八十日稻和棉花讓太多太多的災民能活下去了,在這樣沉重的、龐大的人命前,一切都無足輕重了。
而祝無雙——
半個月前,她來到朔州,因太子重傷昏迷,她以燕王府使者的身份代理朔州事務,按照《救災活民雜論》裡面所記載的方法,征繳富戶人家、僧人道士多餘的糧米作為救濟糧分予孤老疾弱,調官糧以低價賣給百姓,出錢招雇民工修補城牆,修築溝渠堤防,以官府的名義作為保人,使貧富之家公平借貸……
書中除了常平倉、義倉,以工代赈的具體實施方案,又有鼓勵百姓屋前屋後種植柳樹棗樹榆林,能夠替代谷糧的南瓜、芋頭,桑葚幹,闆栗、葛根粉這些救命雜糧的決策;以及口罩、石灰殺菌、水源衛生防護這些災後治理……
她按照書中所言一一施行,竟然頗有成效,一切恢複得井井有條,蒸蒸日上。
而此書,正是燕世子所著。
三年前,為了感謝燕世子,她整理雲台之策将之刊印發行,燕世子了解後,又往其中添加了不少的知識,并要她大量印刷,大力推廣。
當時不疑有他,如今回想,實在意味深長。
謝重陽看着路上行人,深深地歎一口氣。
此次的《救災活民雜論》,還有被供上神壇的張國師,一個真身隻是坑蒙拐騙的假半仙……
在某種程度上,燕王世子祝無雙,真是個極其可怕的存在,甚至有時會認為,對方是算無遺策全知全能的神仙。
“主人,太子醒了。”朱雀黑衣配劍,守衛在謝重陽身邊,禀告道。
謝重陽正色,點頭示意,“我知道了。”
大半月過去,太子終于醒來了,不知接下來又會發展成如何呢?
半日後,謝重陽強忍着怒火走出太子暫住的城主府,望着城牆下方做工做得熱火朝天的百姓,心情已截然不同。
以工代赈,确實是一道良策,燕世子給出的水泥配方也很是好用,節省了他們不少時間。
——可再好的良策,再優良的水泥,依舊是需要百姓賣力做活才能完成!
太子說:他需要用糧倉糧食養兵,攻回京城奪回皇位,無法顧及災民了。
太子說:他深知災民苦難,可他若不能奪回皇位,最先死的就是他。
太子說:要怪就怪災民命不好,上蒼不給他們活路。
太子說:等他登上皇位,定會大力赈災。
……
謝重陽閉上眼睛,雙手攥拳,快要餓死的人,最好收買,也最不好收買——隻要有糧食。
然而現在,太子抛棄了他未來的子民,堵住了他們的活路。
朱雀問道:“主人,要護送您回京嗎?”
适才,謝重陽苦苦乞求,才勉強讨僅半月的糧食,一旦吃完,饑餓的災民就會失去理智,對她不利。
謝重陽做的,已足夠仁至義盡,她不應該承受災民的怒火。
謝重陽抿唇:“不,還沒有到放棄的時候。”
朱雀深深俯首,恭敬施禮:“但請吩咐。”
謝重陽擡首望向天邊,她全權掌管燕王府内外一幹事務,因此,她得以了解到,燕世子暗中儲存了一批數量驚人的糧食,若能拿到這批糧食……
隻是,連太子猶然如此,燕世子會願意嗎?
——
四日後,榮京燕王府。
葉無雙收到了一封八百裡加急的信。
彼時,她正在謝明月的房中,望着這孩子天真的睡顔,眉間微蹙。
謝明月右眼下方原有三顆小痣,這些天來,竟逐漸合成一朵殷紅小花。
如今一看,明明是極天真無邪的小臉,配上那殷紅印記,頓時生成一種超乎年齡的、逼人的豔氣。
——媚骨天生。
葉無雙眉颦得更深,詢問系統。
[系統,謝明月身上,有什麼不對勁嗎?]
系統離開不久,又回來答道:
【宿主,《嫡女成凰》的作者又新寫了一本書,以謝明月作為主角——】
【——但是,作者寫的是np總受肉/文。】
系統默默貼出一張圖片,上面作者留言寫着:
【雙/性真帶感,嘿嘿嘿。】
“什麼亂七八糟的,”葉無雙按按眉頭。
系統安慰道:[唯一的好消息是,謝明月現在同樣受氣運所鐘,得天道眷顧,畢竟,肉/文主角也是主角啊。]
葉無雙摸一摸謝明月柔軟的頭發,搖搖頭,近乎歎息道:
“阿月啊。”
為他蓋好被子,她輕輕地走到門廊外面,打開信封查看。
看着看着,她兀自沉吟。
——糧食是古今中外絕對的硬通貨,因此來到這裡後,她一直在積攢糧食,但也隻是習慣性的防患未然,對此并無執念。
既是交由謝重陽全權管理,對方想要取用,自然也并無不妥,為何還要征詢于她呢。
思來想去,不解其意,也隻能歸咎于對方的性格。
[這位任務對象性情倒是十分謹慎小心。]
她點頭稱贊,眉尾輕挑,摸摸下巴。
“這件事倒是湊巧了,正好我之前有一個想法。”
在上一個世界,葉無雙曾經研究過改變劇情時出現的力量。
信仰之力——自人類激烈的情緒中産生的力量。
力量駁雜而短暫,一種能輕易得到,也能輕易失去的力量。
葉無雙扣指輕敲欄杆。
[信仰力雖有弊端,但确實是一股龐大的力量,運用得好也能成為助力——比如現在。]
雪魄點頭,白尾輕輕搖動。
[修煉信仰力會自然産生一種清聖之氣,正好壓制謝明月身上那種令人心生邪念的氣質。]
葉無雙輕笑:[不僅如此,信仰之力的短暫,隻是相對于走長生大道的存在而言,此世靈氣稀薄,壽數不過百年,謝明月可以隻享受信仰力的好處,而不必承受它的弊端。]
反派系統激動地點頭。
天啊,主角的命格再加上信仰力加成,可以想見,這個孩子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優秀。
過目不忘、容貌絕頂那是基本技能,習武便是天下第一,學文便是一代大家。無論選擇哪個領域,都能輕易成為獨領風騷數百年的風流人物。
#實不相瞞,我也想有宿主這麼一個好爸爸#
主意已定,那麼,應當如何收集信仰之力呢?
葉無雙想起之前因謝明月雙/性身份而寫的話本。
起初寫的不過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的《聊齋志異》,但寫着寫着,故事的發展越發玄奇,變成了《封神榜》——
《鲛人淚》裡的鲛人族大受歡迎,她聯想到某個神話體系中,神靈是無性别的,男身、女身、獸身化身萬千,結果,就增加了鲛人是海神化身的設定。
再之後,因設定裡鲛人居南海,而觀音亦是居于南海,更巧的是,祂在最初的時候本是男身,隻是在流傳中變成了女身,設定如此相像,幹脆就把觀世音也設定為海神的化身……
如此種種,便虛構出了一位神靈,而這位神靈至今面目模糊,那麼,為何不讓謝明月擁有這個身份呢。
謝明月與衆不同的兩種性别,是生來就有的、客觀存在的,如有一日真相暴露,與其被稱為妖怪低人一等,不如被視作神靈高人一等。
而這一次便是極好的機會,還有什麼比苦難易催生信仰呢?
[那些災民會同意嗎?]反派系統問道。
葉無雙輕笑道:
[各取所需,有何不可?]
[人類的底線可比你想象得要低。]
“白虎。”
“主人。”白虎恭敬一禮。
葉無雙:“紙上得來終覺淺,派往兩位神醫那裡的人學習了三年,是時候開展一次實習了。”*
“朔州水患,之後必有疫病,此事就是給他們的考驗,若是表現不佳的廢物,即刻逐去。此事由你全權負責。”
“對了,南海那邊,是你徒弟白魚負責?”
“正是。”
葉無雙在絹布上寫下調令,加蓋印章。
“南海與廣河相通,魯匠那邊也造了上百艘大船,傳令白魚,讓她将糧倉裡的糧食走水路運送至朔州,連帶捕撈的那些海貨,也一并送去。”
南海那邊,糧食一年三熟,海運方便,早在之前,葉無雙便令人去那邊種植八十日稻,到得如今,能抽調不少的糧食。
白虎回顧南海那邊的情報,微微颦眉,為難道:“海鮮幹貨,魚肉罐頭,海帶、蝦幹倒不成問題,倒是腌魚……”
“這些年,南海那邊不斷造船出海遠航,别的不說,腌魚,我們存儲了五十萬斤,是要全部送過去麼”
“唔?”葉無雙沉吟片刻。
古代鹹魚和鹹菜,被稱為“魚鹽”“菜鹽”,價值隻比鹽稍微低一點,周律有令:販鹽三斤斬首株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