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式涼[快穿] > 第154章 番外

第154章 番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無望的處境,希望太拖累人了。

我的挂念不能讓你在危險中免于受傷,我也無法承擔你親切的回信,安于生活之人的心不需要太劇烈的跳動。

如今阿爾茲海默催促我做這個儀式,括号即寫這封信括回,正式放下,括号這次是真的,而且老早老早就放下了,隻是才倒出空寫括回。

我認不出你,但我一直都挂念着你,以朋友的感情愛你,直到生命盡頭。

願悲傷、疾病和死亡遠離.

翻譯女孩把信拿到他面前。

句尾是一個深深的墨點,随後背面是一片兒童般的作畫,畫的似乎是挂毯的圖案。

“這兒還有一行小字:是我寄出的,希望你不要介意,梅石。”

為他寫完回信,兩人拿錢去買了藥回來,還把店裡的醫師拽了過來。

“沒用了。”

“他死了?”郵差問。

醫師點頭。

“那藥能退嗎?”

翻譯女孩别樣地看着她。

“算了,捐了吧。”

郵差改口,拿起信,看着上面的外國字。

“好短,什麼意思?”

“我也會以朋友的感情記得你,直到時間盡頭。”

……

師涼姥姥去世,農場換了一批管理者,錢萬爵管理的集團也一樣,公有資産不認可世襲。

莊學禮的百歲喜喪過後,她的個人财産莊婧可以繼承,如今也包括電影版權。

如果不是郝阿姨和母親死前都提到了讓它上映,莊婧年歲大了,壓根沒心情跟那些機關單位和發行商去耗。

除了一些配合影院最新放映技術的修複,影片原封未動。

首映過去了好久,熱潮還沒有消退的趨勢。

片子有兩個半小時,看之前莊婧還擔心自己會坐不住或睡過去。

沒想到視聽純熟,節奏明快,十二天大事小情在篇幅内交代得清清楚楚。

主角的悲劇性格在這十二天體現得淋漓盡緻。

常聽人說“電影是時間的藝術”,這就是了。

前半段鏡頭跟随着主角,他肆意舒緩地生活,而每個人,包括銀幕前的觀衆都在他的高壓統治之下的感到神經緊繃的靜谧的恐怖。

中段鎮壓民間起義,朝堂密謀宮變。

代入暴君視角,便會陷入統治被推翻的驚惶焦慮之中;

代入起義一方,哪怕知道他們會赢,曆史如此,也會被推移的鏡頭引領,被真實而聒噪的角色感染,随他們杯弓蛇影戰戰兢兢。

她所在的廳,前座的觀衆中途恐慌症犯了,悄悄跑了出去。

末尾三十分鐘,在美輪美奂的行宮中,暴君召開最後的瘋狂盛宴于一片離奇的安甯中上演。

性與屠殺場面都采用了藝術化處理,畫面依舊美如古畫,佐以古樂器的悠揚曲調。

與《生生》截然相反,生死營救本該讓人緊張激動,電影卻刻意處理得冗長無波,人物内斂沉默,九十分鐘讓人透不過氣。如現實生活一般枯燥瑣碎,讓人想快進而不得。

《天煞星》就像生活的另一面,禍不單行大難臨頭,時間流逝得飛快,手忙腳亂歇斯底裡也抓不住它的尾巴,讓人想暫停而不得。

之所以《生生》對比,除了都是她母親的劇本,還因為兩個主角都在經曆某種時間循環,打破的方法都是死亡。

他困在同一段關系模式中循環反複,他的靈魂在同一個情感囚籠裡打轉。

他想讓事情按理想的走向來,想讓人聽他的話,沒有人聽,起初是不想讓宮人殺他的一隻牛,後來是想聽瀕死的人發出牛吼。

他想方設法地要滿足自己的欲望,那注定受挫。

他說他不明白為什麼攀登上了最尊嚴的位子,還常常恥辱過活。

每次受挫都會讓他變得更加狂暴,充滿仇恨。

最糟糕的是,早期的封建體制對帝王的制約微乎其微,他又無比聰明地爬上了那個位置。

天下生殺大權握于他一人之手。

最高掌權者的欲望膨脹到極緻,自然而然生發出從他人痛苦中得樂的狂熱。

作為男性在母權社會壓抑的惡念一再扭曲,動物性的低劣徹底釋放出來。

他成了智性滑軌的文明之殇、人性之惡的化身。

更确切地說,封建之惡,雄性之惡。

主演完全撐住了這部電影。

難以想象現在還有哪個男演員能演繹出如此未經訓誡的雄心和野蠻,自然而然的威嚴和狂傲。

即使沒有這個演員,劇作本身也不至淪為獵奇博名的三流之作。

把角色和演員混為一談是荒謬。

導演卻是探讨中無法忽略的一環。

她遠離電影很多年了,但自小耳濡目染,聽母親和郝阿姨說了很多業内秘聞。

因為了解,所以更加稀奇,性情沉靜穩重的導演,運鏡柔緩陰森的攝影師,和驕矜拿架子的主演,竟合作出這麼迷幻、亢奮、瘋癫的片子。

有人說電影是造夢機器,至少這部電影,是一場攝住人心髒,令人倍感窒息的噩夢。

無論觀衆對那個煞星是愛,是恨,還是又愛又恨,甚至可能演員和角色,在他沉入湖中時,都會想他總算死了。

折磨結束了。

最後那樣殘忍的場面,僅用了一個平鋪直叙的長鏡頭。

放棄了所有技巧,冷靜到了冷漠的程度。

仿佛告訴所有屏幕外的人,燭芯跳動着的火苗熄滅了,夢要醒了。

銀幕變黑,字幕滾動。

有的立即起身說心髒不舒服要去醫院看看,有的說是想看狗皇帝的報應才捂着眼睛撐到現在,也有的像她一樣,坐在原位,注視着字幕無休無止地在黑暗中呈出一個個死去已久的名字。

莊婧又想起,母親評這部電影“不合時宜”。

内核隽永,宛如一座宏偉的警鐘,但理念和形式還是太超前了。

對她那個年代有些保守的審查和人文環境,還有堪稱群魔亂舞的追星群體也是這樣。

如今看的時候不會想這是一部四五十年前的老電影。

換個角度想想,一群死人制作演繹另一群死得更早的人的故事,活人在觀看。

可能感情豐富的會感動,她隻覺得怪異,瘆得慌,尤其想到這個噩夢結束後的現實。

主演自殺,導演在争議中阻止電影于自己生前上映,轉而過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病死異鄉。

今時的榮譽和贊美擁向兩個死去的名字。

看得出導演非常感恩他的團隊,片尾字幕很細很長。

她有一段時間從事後期制作,還在郝阿姨的片場做過場記,比較注重這個。

露臉的演員都有名字,配樂寫上了參與音樂的所有樂師。

樂師的演員裡,唯獨兩個名字沒有出現在配樂表。

取而代之的是:

古琴——顔式涼

洞箫——祁逐歸

銀幕關閉,燈光亮起。

莊婧撐着扶手起身。

噩夢最好是忘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