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的那天上午還有幾個吊瓶,苑維微坐在床邊眼巴巴的瞅着藥水一滴一滴又一滴,透明袋子裡的液體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減少着,數着盼着等回家。
七天時間,她有點想家了。
家這個概念對于苑維微而言,她在哪,家就在哪裡。
初中的時候,她的父母離婚了。
苑維微的母親在那個年代是十分的晚婚,二十六歲才生了她,其實生的也很不情不願。因為跟苑維微的父親,是通過别人介紹認識的。相親在那個年代是十分常見的成家渠道,二十八歲的大齡剩男苑成文幾乎是對郝麗婷一見鐘情,可郝麗婷願意嘗試接觸一下的原因隻是因為母親不斷的催促,畢竟以當時的年代背景,不結婚幾乎是不被允許和接受的。
于是在這樣被動開始的前提條件下,接下來的事情雖然順理成章,但也埋下了隐患的種子。甚至于結婚都是采取旅行的方式而沒有去辦酒席,苑維微就是那段旅行中的非愛情結晶。
所以并不那麼出人意料的,郝麗婷在苑維微十三歲的時候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愛情。
老房子着火,撲是撲不滅的。
苑維微也沒有見過那樣明媚的郝麗婷。
以至于當後來郝麗婷跟苑維微聊她想跟父親離婚的想法時,苑維微想到的隻有從小到大母親不停的叙述當年自己是多麼的不甘願于這段婚姻,而此時,她不想成為那個障礙。
而苑維微的成長過程中,苑成文像很多傳統的父親一般,沉默而隐形。
他沒有那麼愛自己唯一的女兒,忙于工作,很多的加班,偶有空閑買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妻子而不是女兒,甚至會把一些比較貴的零食藏起來,怕苑維微吃的太多。
苑維微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的父親都是這樣,但她确實跟苑成文幾乎沒有什麼感情。
離婚手續辦的很快,也就是那幾年裡,離婚人多了起來,大家對這樣的事情越來越見怪不怪。
苑維微跟郝麗婷一起步入了另外一個家庭。
阮德良為了跟郝麗婷在一起是帶着兒子淨身出戶的,阮沉那個時候已經成年,初中畢業就去念了技校,早工作了。他受夠了父母多年來的吵鬧,對家庭的變化可有可無,在外面租了房子早早搬了出去,這麼多年罕少回來。
這樣的經曆讓苑維微的性格,比很多同年齡的女孩子都要成熟的早一些。
比如她很獨立,青春期的關鍵時期,母親把一部分精力給了新的丈夫,共同的生活很多時候被夾在中間的位置,并不是一味的站在女兒的立場考慮問題,所以苑維微習慣了什麼事情盡量一個人解決。
比如她很沒有安全感,父親一直以來的缺席讓她缺乏那種可以依靠夠得到底的踏實,而一起衍生出來的還有苑維微并不是個膽子很大的人,有的時候甚至會有一些怯懦。
獨立又怯懦,那注定是個擰巴又矛盾的人,遇到事了遭點罪太過理所應當。
性格導緻了後面遇到的所有親密關系中,隻要敏感的察覺到對方态度的變化,苑維微就會逃一般離開,不願意面對别人坦然的說出我不喜歡你這樣直白的結論。
這樣的苑維微,跟隋甯竹甚至談不上彼此之間有個結果。
苑維微坐在沙發上,非常想去徹頭徹尾的洗個徹底的澡,但又深知最好不要招惹自己并沒有恢複徹底的傷口。在醫院好些幾天,讓回到自己住處,輕微潔癖的苑維微有點兒難受。